宋然 来源:时代周报
内斗看不到和解曙光。
石榴集团的内斗还在继续。石榴集团6月21日发布一份致全体员工的通知,通知表示桑春华因个人原因,于6月21日中午12时离职,不再担任集团的全部职务。李广田、丁庆蔚、杨玉凤等三人同样不在担任集团职务。
该通知签盖了石榴置业集团有限公司的章印,法定代表人崔巍也予以签字确认。石榴集团要求自离职日起,禁止上述人员进入集团各公司的所有办公场所,停止上述人员的全部工作权限。上述人员在集团内的全部职务、负责事项等都由崔巍接任和安排。这份通知还称,如了解上述人员损害公司权益,可向石榴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举报。
石榴集团总部位于北京,连续多年位列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100强。据石榴集团今年4月披露的公司债券年报,崔巍和桑春华分别担任石榴集团董事长、副董事长。
6月24日,桑春华出手反击,以个人名义回函崔巍。桑春华称,自石榴集团成立以来,他长期负责整体运营及主要决策,为石榴集团高速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崔巍无权以个人单方通知的方式免去其职务,应遵循《公司法》《公司章程》规定由股东会或董事会决定,上述通知不具有法律效力,涉嫌违法。
桑春华还指责崔巍捏造事实,构成污蔑和诽谤。桑春华强调,他将保留追究相关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的权利。双方你来我往,核心目标是石榴集团的经营主导权。上述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桑春华一直有“分家”想法,但崔巍并不这么认为,“本来盘子就不大,分家之后就更小。”
石榴集团内斗已白热化,双方依然未能握手言和。7月中旬,一名接近石榴集团的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披露,“桑春华目前依然无法进入公司。”崔桑二人的矛盾由来已久。从石榴集团布局下沉市场以来,二人之间的矛盾渐有恶化之势。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进入深水区,石榴集团内外交困,矛盾终于公开化。
矛盾由来已久
据石榴集团2021年向港交所提交的招股书,当时崔巍与桑春华分别持股57.42%和41.58%,合计持股99%。
崔巍和桑春华两人合作多年。早在2001年,崔巍和桑春华两人就联手组建华美地产,专注房产代理销售业务。华美地产凭借地推模式,多次创造营销佳绩,在业内小有名气。六年后,崔桑二人决定更进一步,进入房地产开发市场,华美地产变身K2地产。K2地产接连推出一系列地产项目,包括K2海棠湾、K2清水湾、K2红树湾、M5郎峰、K2百合湾等。这一阶段,K2地产集中在北京通州发力,打开市场。
不过,崔桑二人之间并无明确分工,这为日后矛盾爆发留下隐患。
投资与营销是房地产企业最为重要的两大环节。多年来,“投资”这一重要权限在二人之间多次流转更替。石榴集团全国化布局阶段,权力流转更加明显。上述接近石榴集团的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石榴集团成立早期,崔巍的决策权更大;全国化扩张期间,桑春华占据主导地位;后来市场下行,崔巍又再次接手。”
2016年,K2地产更名石榴集团。向来处事低调的桑春华出席了更名仪式,并喊出“石榴集团要成为房地产行业的苹果”。同时,石榴集团也开启多元化征程,宣布将由单一的地产业务扩展至“科技+金融+地产”等业务。在桑春华看来,“科技改变未来,我们在做布局未来的事情。”
这一时期,多家区域房地产企业加快全国布局节奏,石榴集团也加快发力,四处出击。2016年,石榴集团首次现身郑州土拍市场,以近80%的高溢价拿下72号地块,同时还参与竞逐相邻的73、74号地块,大大抬高地块价格,被当地房企视为“野蛮人”。
石榴集团以此为开端,一路南下,在南京、苏州、宁波等地均有所斩获。在加快全国布局阶段,石榴集团依然有所侧重,更看重蚌埠、滁州、盐城、湖州等低能级城市。熟悉石榴集团的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解释,“当时的石榴集团很看好碧桂园的发展道路,因此专注下沉市场,三四线城市是当时主攻的重点区域。”
时代周报记者从石榴集团内部人士处了解到,桑春华即是这一战略的主导者。“碧桂园不是谁都能学得会,石榴集团在这些三四线城市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该人士透露,随着房地产市场转冷、调控升级,石榴集团在下沉市场的开拓愈加艰难,桑春华主导的这一战略逐渐退出舞台。
下沉市场战略难言成功,这放大了崔巍和桑春华两人之间的矛盾。这时,崔巍站了出来,开始主导石榴集团此后的投资方向。
市场下行,矛盾加剧
战略定位失误、投资失利,石榴集团逐渐陷入困境。2020年下半年房企监管新规“三道红线”出台,房地产调控进入深水区,石榴集团的经营状况更为艰难。
根据公司债券年报,石榴集团2021年实现营收219.83亿元,2022年营收缩减至167.85亿元。该集团的盈利能力下滑更为明显,净利润由2021年的7.52亿元骤降至2022年的4884.13万元。
净利润大幅萎缩至千万级规模,石榴集团下一步如何调整自然成为重中之重。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桑春华等高层均认为石榴集团要提高布局城市能级。然而,这一策略却难以落地。“以北京为例,一宗地块动辄几十亿元,像石榴集团这样规模的房企没有能力在北京土地市场拼抢。”上述人士评价道。
布局高能级城市似乎只停留在口号层面,石榴集团内部对未来走向未能达成一致。“崔巍虽然表面上仍然尊重桑春华的决策,但实际行动没有任何表示。”了解石榴集团的人士认为,这进一步加剧了崔桑二人之间的矛盾。
“近几年,桑春华一直有分家想法,但是崔巍却不这么认为。”在前述了解石榴集团的人士看来,两人经营理念出现分歧,再发展至分家发展争执,矛盾变得不可调和。
房地产企业不乏“双老板制”,富力地产即是典型代表。李思廉、张力在富力地产的持股比例相当,两人分工却有不同,多年来一直维持着微妙的平衡和博弈。李思廉主管销售和财务,张力负责投资拿地、开发建设等。石榴集团却难以复制富力模式,高层权力流转影响公司治理、内部管控,成为石榴集团进一步发展的桎梏。
接近石榴集团的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石榴集团的战略和战术不匹配,日常管理权责不对等。”以转向高能级城市这一战略目标为例,虽然这已是行业共识,但是集团规模较小、资金实力不够,很难转向,“单纯的随大流没有实际意义。”
“石榴集团内部也经常出现由职能中心担责,但却不给职能中心匹配相应权力的情况。有些需要项目总或区域总做的决策,往往要上报高层,高层却对基层的情况不了解。”上述人士说。
高层内斗或让石榴集团雪上加霜。桑春华已经意识到危机,他在回函表示,崔巍以非法手段强行控制公司,将重创石榴集团的正常经营秩序,给合作伙伴造成恐慌,甚至可能引发合作银行抽贷断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