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ther US Epidemic © Fatinha Ramos


前段时间,胡鑫宇事件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反观现在,大家好像对这一事件逐渐淡忘了。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下面这段话:


“你甜美的微笑,不就是父母最值得的骄傲?!你每一个存在的日子,都家庭圆满!你走之后的每一个清晨与傍晚,都是爸妈的暗无天日!”

——《胡鑫宇,请给心理指导师五分钟》

北京市社会心理工作联合会


用这看似“正能量”的文字,试图挽救一个内心敏感、迷茫痛苦、想要结束生命的孩子,真的合适吗?


对此,不少网友发出这样的吐槽:

对于一个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的青春期孩子,这苍白无力的言语,实则是道德绑架,像一把冰冷的、散发着寒气的刀子,插在他炽热的胸口。一个站在悬崖边缘的孩子,希望得到的,是理解、支持和肯定,是被当作一个独特的个体对待,而不是来自成年人“自我感动”式的安慰。


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对他死因的猜测,却很少有人愿意去了解他生前内心的苦楚。

他曾发出如此的求救信号,却没有得到想要的回应,最终仍选择离开了这个世界。这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反思,也将青春期心理健康问题重新拉回大众的视野,需要引起家长们的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




根据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

(2019~2020)

青少年抑郁检出率为24.6%

其中,

轻度抑郁检出率为17.2%

重度抑郁为7.4%




青春期是一个人形成稳定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关键的时期,同时也是充满矛盾的阶段。


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提出,青春期的基本危机是要对不同的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并在这种混乱中找寻身份认同(identity)在青春期,他们会经历找寻自我的过程。所以处于这个阶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和独立感显著增强,更加注重自己的思想认识、情感行为、个性特点以及人际关系。


他们希望自己是与众不同的,对诸多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同时又缺乏成熟的认识。他们会去思考“我是谁”,“生命的意义”以及“世界是怎样的”类似问题,但由于知识的匮乏和经验的不足,往往会陷入苦恼。


而作为成年人的我们,被生活所束缚。车贷、房贷、健康和繁杂的羁绊,让我们很难再有时间和机会去思考那些深刻但飘渺的人生哲理。


同时,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开始产生并感受许多细腻而复杂的感情,这也使得他们的情绪波动容易极端化在这个懵懂的阶段,他们会对异性产生好感、对友情产生依赖,影响他们情绪的并不仅是来自学业的压力。这些特征导致青春期的孩子内心变的敏感,容易迷茫并陷入自我怀疑,出现焦虑、抑郁情绪




作为家长,

应该如何帮助青春期的孩子走出负面情绪呢?

马斯洛认为,动机是驱使人从事各种活动的内部原因,体现了个体的内在需要。


青春期的孩子希望得到关注和认可。他们的行为和想法容易出现许多变化。而家长不能仅仅关注孩子表面的行为,更多的是去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行为。


比如,孩子到家立马将自己关在自己房间,不愿意沟通。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是孩子需要个人空间,或是ta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所以选择将自己封闭起来,从而对家长产生不满。


在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居高临下的管教反而会适得其反。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当作成熟、独特的个体被对待,家长要做到与孩子保持平等的关系。


在他们情绪低落的时候,最不想听到的就是“我是过来人,你那点挫折算什么”,“你一个小孩儿不用想这么多”。


而平等的沟通,与孩子成为朋友,才是他们愿意敞开心扉的开始。


当青春期的孩子陷入迷茫和自我怀疑时,他们有时不会直接向外界展示内心的需要,而是选择使用极端的言语表达自己


当他们出现一些类似“我不明白活着的意义”的极端想法时,他们真正想要表达的是“有一些事情困扰着我,我想不通”,“我最近压力好大,真的很不快乐”,“我需要你们的理解、肯定和支持”。


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和困扰,才能给予正确的安慰和引导。


共情,需要我们做到接受和允许孩子出现情绪和挫折,了解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然后表达出他们的内在感受,并提供陪伴。


“我曾经也经历过这个阶段,所以你也能克服当前的困难”、“想些开心的事情”、“我们为你做了这么多了,你应该振作起来”等等,这些自我感动式的安慰会将孩子推向情绪的低谷。


而真正的共情则是:


“我能感觉到你现在压力很大”

“我刚刚听到你叹气,是心情不好吗”

“你愿意跟我讲讲你的困惑吗”

“我们很在乎你,会一直坚定不移地陪伴着你”。



面对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陷入极端的消极情绪。


这时,他们的精神层面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认可和支持。他们其实是愿意与外界沟通的帮助青春期的孩子保持心理健康,需要家长对孩子的共情。


而中国家庭教育的悲哀,往往就体现在这里。大多家庭给予孩子的,不是换位思考的理解,而是情绪的“绑架”;关注孩子的不是内心感受,而是他们的外在成就;赋予孩子的,不是独立的人格,而是被强加的价值观。


希望社会真正对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产生重视,而不是迎合当前的热点事件。


希望每一个家长都能够理解并支持自己的孩子,与孩子共情,而不是自我感动式的安慰。


祝愿每一个孩子都能身心健康,被世界温柔以待,快乐的成长!


撰稿:张陶钧

编辑:王粤馨 周聪巽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心理知识

欢迎点赞转发

让更多的人关注心理学

举报/反馈

YOULE有乐心理

198获赞 26粉丝
非传统但专业,与你一起生活有乐,常得自在创始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本硕心理学,留美十年亲子教育丨情感丨青少年丨个人成长丨人际关系丨职业发展心理学专业就业规划指导我们不讲流派,以来访者为中心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