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谭志娟 北京报道
7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1万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出口11.46万亿元,同比增长3.7%;进口8.64万亿元,同比下降0.1%。
海关统计还显示,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在历史同期首次突破20万亿元,其中一季度、二季度分别达到9.76万亿元和10.34万亿元,同比均实现正增长。从环比来看,二季度进出口比一季度增长6%,5月份、6月份均环比增长1.2%。
就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说:“上半年,我国外贸整体表现超预期,外贸韧性足,结构持续优化。”
在周茂华看来,我国外贸出口和总量保持扩张,显示出我国外贸韧性足。同时,我国与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新兴市场经贸关系更加密切,双边经贸潜力逐步释放;机电产品出口占比稳步提升,民营外贸企业成为我国外贸出口主力军,规模不断壮大,外贸模式创新活跃等,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7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总的看,上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规模取得新突破、结构实现新优化,展现了较强的韧性。
外贸结构持续优化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一般贸易进出口13.16万亿元,同比增长4%。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8.9%,占进出口总值的比重提升至52.7%。
值得注意的是,“新三样”产品表现亮眼:上半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同比增长6.3%,占出口总值的58.2%,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增长61.6%,拉动我国出口整体增长1.8个百分点。
东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上半年,我国对东盟进出口3.08万亿元,同比增长5.4%,占进出口总值的15.3%。对欧盟进出口2.75万亿元,同比增长1.9%。此外,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9.8%,高出整体增速7.7个百分点,占进出口总值的34.3%。对《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同比增长1.5%。
不过,上半年我国对美国外贸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上半年对美国进出口2.25万亿元,下降8.4%。
周茂华认为,这主要是美国等经济体高通胀、高利率环境对需求构成抑制。
具体到6月份出口,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以美元计价,2023年6月出口额同比下降12.4%,前值为下降7.5%。
周茂华表示,出口增速放缓,但保持韧性。6月出口增速继续下滑,主要受全球需求趋缓、出口价格影响减弱及去年高基数影响。
虽然部分产品出口降幅进一步扩大,但汽车出口依旧表现亮眼。相关数据显示,汽车(包含底盘)出口“量价齐升”,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10%,出口数量同比增长64.6%。
就此,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静认为,这显示我国汽车产业链出口竞争力仍然较强。
展望全年,周茂华认为:“从全年看,上半年外贸表现略好于预期,全年外贸表现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全球经济仍有望保持低速扩张,加之我国外贸韧性足,预计全年外贸出口仍有望保持适度增长。”
未来进口有望逐渐修复
在进口方面,6月进口额同比下降6.8%,前值为下降5.5%。
周茂华认为:“6月及上半年我国对大宗商品、消费品进口数量增长较快,反映国内需求在逐步复苏;但整体进口金额同比表现低迷,这是因为:一方面,进口的大宗商品价格整体持续回落,降低了进口成本;另一方面,国内对钢材、集成电路等进口增速下滑拖累整体进口表现。”
王静也对记者表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回落,对进口金额形成拖累。”
来自中国银行研究院的统计显示,6月,我国大宗商品进口“量升价跌”,原油、铜、铁进口量分别同比增长45.3%、3.2%、7.4%,但进口金额分别同比下降1.4%、7.6%、15.1%。
东方金诚方面也称,在经济全面转入疫后修复过程的情况下,今年以来进口增速不升反降,主要受价格因素拖累。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前景下,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走低,RJ-CRB商品价格指数均值同比下降7.8%,而去年上半年均值为同比增长50.0%。因此,进口价格走低对进口额名义增速的下拉作用明显。
不过,展望未来,受访专家认为,未来进口有望逐渐修复。
王静对记者表示:“随着国内宏观政策持续发力、房地产市场探底修复、国民经济主体预期和信心持续改善,进口增速有望逐渐修复。”
东方金诚方面也称,由于去年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整体走低,这意味着基数下移会带动今年下半年大宗商品价格同比表现改善,因此价格因素对进口额名义增速的下拉作用会减弱。同时,伴随6月政策性降息落地,政策面再度强调要“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接下来系列稳增长政策有望持续出台,三季度起国内经济复苏动能也有望转强,这将提振进口需求边际回升。由此,综合价格和需求两方面因素,预计下半年进口同比增速有望回正。
(编辑:郝成 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