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不挣钱?别骗人了!——来自一个职业心理师对现实的剖析

#心理咨询#

做为一名心理咨询师,不是你的老师说你过关了你就过关了,而是来访者说你的咨询做的好,才是真的好。

前些天浏览网页看到了下面的这一段话:

“心理咨询师不是一个挣钱的行业,很多人觉得心理咨询师动动嘴,每小时的费用就是几百,这一天工作8小时下来,岂不是发家致富的捷径,于是勇敢入行。结果发现一个月都不一定能接到一个个案,好不容易接到一个,人家做了一次咨询就再也不来了。

心理咨询真心不挣钱!

首先你没有那个力量,每天做8小时咨询。个人能力极限是5个小时,而且说真的最后一个个案已经让我没法好好听来访者说什么。再多的咨询也能做,但效果大打折扣。第二,你的咨询费不只是自己收起来的,除了房租水电等费用,最大头的就是督导和个人成长。市面上有各种培训班,好的心理咨询师需要不停的去了解自己,尽量让自己的问题不去打扰咨询(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你只能做到尽量)。心理咨询师和其他人的重大区别就是,他们需要终生被治疗。”

看完这段话,我也只能的“呵呵”了。如果心理咨询像这位仁兄说的这样,我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活到今天的。

但是持这种观点的人还真的不在少数,其中包括很多心理咨询专业人员竟然也这么认为。这无疑会给很多心理学毕业的学生以及想从事心理咨询的非专业人士带来很大的误导。

那么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目前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局面呢?且听一个职业心理咨询师慢慢道来。

本人是心理学专业毕业,做过心理咨询培训师,现在从事职业心理咨询,只做个案,没有第二职业。所以在下对与中国心理咨询行业的各个环节还都比较了解。

中国心理咨询发展到今天,早已不再是刚起步阶段了。

心理咨询可以说已经被认可,虽说没有被广泛认可,但是咨客量已经不小了。而且从客观角度讲,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就和吃饭一样,是社会刚需,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很多人是对这个行业没有信心,说从事心理咨询养不活自己,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大家,这完全是一种误导性的认识。

市场那么大,问题那么多,你就说孩子厌学不找心理咨询怎么办?我们就看着这个孩子慢慢颓废掉?再看神经症,每天就让自己在焦虑恐惧中生活吗?

去医院,医生就只给开药。吃完,好了,过段时间再犯。而且药物也带来了很大的副作用。

现在国家对心理健康的关注也越来越大,现在孩子厌学、网瘾等问题越来越多发,夫妻情感问题,神经症问题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比我们想象的要多。

所以这个行业,这个市场目前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既然市场很大,那么养不活自己的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

说来说去,是职业咨询师咨询理念出了问题,所以他们做不成疗程。

疗程,是心理咨询的一个基本的特点,一个心理问题,没有疗程治疗,根本不可能治好。做不成疗程,有多少咨客也养不活一个咨询师。

如果做不成疗程,一个咨询师一天工作8小时,8个咨客一个做1小时,总共才做8小时,那得需要多少咨客才够?这其实是一种极大的资源的浪费。

我和我身边的同事,一个月的咨客也就在4到5个左右,一个月的收入也可以突破一万,甚至有时候能突破2万。

在今天,中国的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中国大多数心理咨询师成长之路大致分为两条:

第一条是在学校里学习心理学,本科、硕士、博士一路学过来。

但是说句实话,中国学校里的心理学教育应用性并不强,学校里学的理论和现实有巨大的差距,甚至有些就是与现实背道而驰的。

这还不算,目前中国高校的心理学教育更多的是一种应试性教育,本科阶段的学习怎么看都是一种为考研服务的教育模式,一些真正对心理咨询有用的,但是考研不考的科目被设置为选修或者直接不教。而研究生阶段,主要任务又变成了翻译和项目研究,这期间职业心理咨询经历少之又少。

在我看来,心理学教育应该像医学一样,本科至少5年,学完理论,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实习和见习,这样,心理学学生毕业之后才能成为真正可用之才。

第二条路,在社会上自己看书,上各种培训班。

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心理学有了一种崇洋媚外的色彩,仿佛国外的心理学就代表着心理学的前沿。所以无论是看的书,还是上的课,很多都是直接来自于外籍书的译制。

心理咨询在中国的起步比国外要晚的多,所以心理咨询在西方的普及率要比我们高太多了,这就使得很多西方的理念、理论、技术并不能拿过来就直接用,既不符合东方文化,也不符合中国国情。

在这几年的心理咨询实践工作中我发现,大多中国的来访者有两个特点:

一,他们“病入膏肓”了才会想起做心理咨询,他们的主动性要比西方来访者低的多。对于西方人来讲,心理咨询也许是他们的第一选择,但是对于众多中国来访者来讲,心理咨询也许是他们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第二,大多数来访者对于心理学根本就不感兴趣,他们根本就不想知道心理学、心理咨询是个什么东西,有时候对自己的问题是怎么形成的也不太想知道,更多的就一句话:“老师,你告诉我我该怎么办?”

中国人还是比较穷的,虽然一部分人很有钱,但是大多数人的消费商并没有得到提升,他们可以花几万买衣服,但花几万块钱做个心理咨询却很难,所以这就要求每一次的咨询都需要让他们感觉到有用,有效果。

作为一个职业心理咨询师,我们是为来访者服务的,既然我们选择以此吃饭,就要根据中国来访者的特点去做咨询,做好这个服务。

“拿人钱财,与人消灾”这种连最普通的小商小贩都明白的道理,难道受过高等教育的心理咨询师不懂吗?甚至有的心理咨询师到今天仍然持有:“你来做咨询,给我钱,就是为了让我听你倾诉的”或者是“心理咨询不解决现实问题,只解决心理问题”这样浅层的咨询理念。

要改变一个人谈何容易,所以我们就需要遵从来访者的特点,深谙先跟后代的原则去一步步地帮助来访者进步

而不是自命不凡,以“我是心理师”自居,天天坐在老板椅上,以各种理论流派的理论框架去规范来访者,心理咨询师你不能做你的理论的捍卫者,理论要服务于人。

否则不仅不能帮助来访者成长,就连最基本的咨访关系都建立不起来。那不叫心理咨询,那是在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世界里意淫。

心理咨询师是将心理学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的人,而不是心理学知识的搬运工,任何一门学科都应该为人,为生活服务的。

所以咨询理念至关重要,技术不纯熟,理论不扎实只是效果会打折扣,但是理念错了,方向也就错了,不但帮别人解决不了问题,耽误了来访者的时间,更可怕的是让来访者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当然对咨询师来说也丧失了帮助他和增加收入的机会,我就遇到了一个来访者,说之前的咨询师10年没有给他治好一个强迫症,现在又出现了抑郁,使得她都不知道信谁了。

学习心理咨询,不能只是跟着书本学,也不能只是跟着老师学,更主要的还要跟着你的来访者学,学习怎么做心理咨询。

所以做一名心理咨询师,不是你的老师说你过关了你就过关了,而是来访者说你的咨询做的好,才是真的好。

作者简介:

马承宁,聆听安宁心理咨询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实用主义催眠师,是来访者忠实的陪伴者和心灵守护者。专注个案心理治疗心理咨询10余年,致力于做适合中国来访者的心理咨询师。 现有心理咨询师系统成长课,有意者详细了解。

注:(承宁原创,版权归“聆听安宁心理咨询”机构所有,未经允许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转载需注明出处。)


聆听安宁心理咨询|心理专家马承宁老师的个人介绍
举报/反馈

聆听安宁心理领域

1.1万获赞 3414粉丝
心理咨询师培训|亲子教育|婚恋情感咨询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