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7月12日,微博、豆瓣平台的登录页面和相关表述中将“帐号”改为“账号”,引发网友对于互联网语言文字使用规范的热议。(据7月13日长江日报)
互联网错字泛滥,已是多年的老问题,而且从BBS时代到社交媒体时代再到短视频时代,可以说是愈演愈烈。去年就有媒体聚焦过“‘短视频错别字太多’逼疯语文老师”的问题,指出应该对一些错字连篇的网络用语加强正向引导,鼓励创新包容的同时,也要守护汉字的书写规范、文化内涵和审美意趣。然而,如今看来,情况并没有太多好转,社交平台和短视频依然是错字频出的“重灾区”。不少网民为了追潮流、“玩梗”,故意用谐音、随意缩略,甚至刻意“媚俗”的方式,达到“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而这种“不好好说话”的习惯,往往因为显得有趣、自由、好玩,而具有强大的传播力和感染力,以至于在错字上太较真,反而显得死板老派,跟不上潮流。
“账号”和“帐号”的区别
语言文字本身就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在应用场景极其丰富的网络环境中,谈汉字的规范,会显得很复杂、很吃力。同样一个字,有人觉得是错别字,必须改,有人觉得看得懂就行,没必要上纲上线;同样一个词,平常聊天的时候用一用还挺活泼诙谐,但是用于发通报,写声明就不太合适,很难有“一刀切”的规范方法。
再加上,网络对现实生活的渗透和影响无处不在,且越来越低龄化,已经有不少小学生开始在作文中“玩梗”,将错字怪词当成新潮的表达,这就是有点失去了分寸,让人很担忧了。少年儿童正处于学习阶段,语言基础并不牢固,喜欢模仿而不擅鉴别,如果任由他们在错字连篇的网络海洋里的“冲浪”,会对他们的语言文字学习习惯和整个表达系统的构造产生不良影响。
孩子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孩子学不会好好说话,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历史文化,如何实现良好的社会交流和国际传播?这看上去是一个宏大的命题,其实就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重视语言文字的学习和传承,提高语言文字的规范性和精准度,和鼓励语言文字创新、丰富语言文字内涵,从来都是不相矛盾、不可偏废的。合理甄别,去芜存菁,才能保持汉字的纯洁性和多元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所以,像微博、豆瓣这种主流平台,一方面,在登录、操作页面或其他说明性、引导性强的文案中,规范正确地使用汉字,不写错别字,是一个最基本的守法要求,也是必要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在公共传播中,对于流行的一些网络“错字”、“不规范”用词,平台也要注意分类处理,不用过度严苛地上纲上线,但是一些明显违背公序良俗,情绪宣泄、容易形成错误引导的字词,还是应该最大程度地予以规范。
将“帐号”改为“账号”,是一个开始,更是一种态度。规范使用汉字,弘扬中华文化,每个人都有责任,也都应有自律意识,不对明显的错字放任不理,自觉提升文字应用的标准和能力,需要各方各面,尤其是主管部门、媒体平台和语言文字工作者,去发挥积极的导向示范作用,有错就改,持续警示,让“互联网改错字”成为一种日常自觉,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净化汉语言文字这股“活水”,让更多人感知和守护汉字之美。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