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指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接近于成人。

中学生抑郁了
高中生抑郁,学习太痛苦,人生意义何在
高中生抑郁了,想到高考就烦死了!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戴锦华认为:“越来越在富裕的年代成长的、越来越在完备的教育和丰裕的物质生活当中长大的孩子,他们好像有越来越严重的精神问题、心理问题、越来越普遍的焦虑抑郁的状态。那是一种对于未来人生的某一种消极状态。”



作为一介草民,我对这个观点是不认同的,咱们的专家称:所谓的完备的教育造成了青少年抑郁症的增加。



要我来说,是变态了的教育造就了青少年抑郁症的增加。学校教育,尤其是面向中考与高考的应试教育,绝对难辞其咎。



前几天,我发表了一篇《高考满分183,我决定带儿子去吃海鲜自助餐》,受到不少网民的吐槽,认为我对孩子高考失利后的态度是草率的,对孩子的教育是失败的,我们作为父母难辞其咎。

今天,我想针对这件事情正面谈谈我的看法。我80年上小学,93年上大学。在此期间,从小到大,大人们对于读书的看法大概有如下几种:

1,读书也没啥用,能不读就不读,早点出来挣钱更好

2,能读书就读,父母高兴;不能读书也不勉强,父母也可以接受

3,必须读书,不读书就没有未来,父母也无脸见人,孩子愧对列祖列宗。

在我小的时候,1和3很少人选择,大部分人选2;现在1和2很少人选择,大部分人选3,家长们都逼着孩子去挤那个独木桥。

笔者认为,孩子们在巨大的成绩压力和枯燥的学习面前,产生抑郁的几率成倍增加是关键因素。而且现在的小,初,高教育也缺少心理健康教育这块内容。人生不只有读书这条路的,北大清华也只能容纳那么多数量的孩子。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讲究的也是“耕读传家”,“耕”字是放在前面的,何况当今社会所谓的成功如果以金钱的多寡来衡量,并不是界定人生幸福与否的关键。

所以,笔者认为,孩子们的教育,首先应该是心理阳光,积极向善,健康快乐!望子成人!

顺便说说成年人的抑郁症。

当下成年人的抑郁症也是与日俱增。7月 2日李玟因抑郁症自杀结束了自己的48岁的生命。此前已经有很多演艺圈娱乐圈明星因为抑郁症去世了,最出名的莫过于2003年去世的张国荣。

李玟生前照片
张国荣生前照片

对于成年人抑郁症产生的根本原因,我倒是比较认可丰裕的物质生活和所谓的精神文明生活影响比较大。

穷人基本上不会得抑郁症。

当然话说回来了,物质生活提升了,就一定影响抑郁症的多发吗?

这个事情得看当事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事业观。成年人抑郁症的产生多与爱情,家庭,事业分不开。说白了就是想不开。

成年人患抑郁症,都是心中执念太深,心病没有药可医,唯有自渡。来自最亲最爱的人的伤害最能摧毁一个人的生存意志。但是来人间一趟,不会有下次了,无论受到多大伤害,务必要好好活下去。

这个时候,“活着”在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去接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但愿世间再无抑郁!

攀岩高帆于7月11日深夜书

举报/反馈

攀岩高帆

1146获赞 51粉丝
世间一凡夫,后山一静人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