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分享的:【2023碳中和时代下氢能产业链发展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如下:

氢能产业链各环节概况

从制氢市场规模来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制氢国,总规模保持快速增长。2022 年中国制氢产值规模达到 4833 亿元,随着国家对制氢产业的不断支持及投入,预计到 2026 年我国制氢产值规模将达到 7825 亿元。依托化石能源资源优势,西北和华北地区是制氢生产主要区域。其中,内蒙和山东产量超过 400 万吨,达到最大;新疆、陕西和山西产量超过 300 万吨,而长三角、珠三角制氢产量较少。

从制氢结构来看,我国制氢以化石原料和工业副产氢为主,电解水制氢规模小,可再生能源制氢将成主导。2022 年化石能源制氢、工业副产制氢、电解水制氢的产值规模分别为 3271 亿元、1120 亿元、435亿元;占比分别为 68% 、23%、9%。根据相关数据预测,中短期中国氢气来源仍以化石能源制氢为主,以工业副产氢作为补充,可再生能源绿氢制取占比将逐年升高;到2050 年,由可再生能源绿氢约占 70%、化石能源制氢占 20%、生物制氢等占 10%。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制氢规模市场格局分散,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石化是国内氢气产量最大的两家企业,合计占比 30%,其他多为中小企业,制氢规模小。企业主要集中在化石能源等灰氢领域,绿色制氢领域企业布局较少,宝丰能源等绿氢制造企业具有先发优势。宝丰能源是我国首家实现规模化生产绿氢的企业,目前已形成全球最大的3 亿标方绿氢/年、1.5 亿标方绿氢/年产能,计划将通过以新能源制氢代替化石燃料制氢。

从制氢技术来看,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等核心技术尚未突破,高速率制氢设备还在研发阶段。目前国内电解水制氢路线以碱性电解槽为主,主要是碱性电解槽技术路线成熟,成本具有显著优势。PEM 电解相由于成本高,商业推广依然需要时间,且技术优势不明显。固体氧化物水电解槽采用水蒸气电解,高温环境下工作,能效最高,但尚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目前,电催化剂、质子交换膜、膜电极、双极板等核心组件技术国内外差距较大,大量依赖外国进口。其中,质子交换膜作为 PEM制氢技术的核心材料被国外企业占据主导,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 90%。国内的质子交换膜制造企业面临技术、市场、人才和资金的四大壁垒,目前山东东岳集团已研制出接近杜邦Nafon 性能的产品,阳光电源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合作推出 SEP5OPEM电解槽,功率为 250kw,是目前国内具备量产能力的 PEM 电解相。

来源:火石创造

关注公众【科技学派】获得完整PDF电子版

免责声明:以上报告均系本平台通过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料为推荐阅读,仅供参考学习,如对内容存疑,请与原撰写/发布机构联系。

举报/反馈

行业报告数策

2604获赞 1660粉丝
提供有价值的全球行业调研报告和数据服务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