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被别人尾随的经历吗?
去年出差,和客户聊得太晚,对方喝醉了,我拒绝了他们的护送,一个人从餐厅返回酒店,路程虽不远,但要转过两个街口。
当时已过了凌晨,路上人不多,才出酒店门口没多远,就碰上了两个男子,一个喝得醉醺醺的,另一个在旁边扶着他往前走。
醉酒的男子远远地看到我,就朝我挥手打招呼,接着就说些乱七八糟的话,甚至还朝我伸出了手。
我吓得要死,赶紧往前跑,对方看我要逃跑的动作,居然还追了上来。
庆幸的是遇到了正在打扫的环卫工,才将我解救了出来。
现实社会,危险无处不在,尤其是女孩子,自我保护能力比较弱,如果从小没有清晰的安全意识就很容易受到伤害。
教会女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内容,我有一个警察朋友,让他的青春期女孩从小就背下8条保命法则,家有女儿的,快来替孩子收藏。
1、不要因为好奇而开门。
尤其是一个人在家时,千万不要随意给陌生人开门,这一点可能很多孩子都知道。
可很多骗子的手段总是防不胜防,之前就有这样的消息。
独居女孩,听到门外有婴儿的啼哭声,最终经不住好奇,开了门,之后就落入了坏人的手中。
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一个人在家时,绝对不要开门,哪怕是听到婴儿哭声,熟人敲门等。
这些有可能是录音带造成的音效,或者坏人使用的手段,切不可掉以轻心。
可以的话,立刻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或者报警,让爸爸妈妈和警察来处理。
2、拒绝成年人的求助。
有些女孩天性比较善良,充满怜悯和善意,但外面的世界比较复杂,我们不能盲目地去消耗自己的善良。
有些成年人就会利用女孩的善良,将自己说得很可怜,甚至表现出有残疾的样子,这些都可能会让女孩面临危险。
父母一定要告诉孩子,连成年人自己都无法解决问题,你一个小孩能够做些什么呢?
帮助别人的前提,首先要学会保护自己,盲目帮忙,只会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
3、喊救火而不是救命。
遇到危险,有人追踪或被人挟持的情况时,很多人下意识地就会去喊救命,殊不知,一些胆小怕事,不愿惹上是非之人,压根就不会帮忙,甚至会躲得更远。
试着教会孩子喊救火,火灾会让大家下意识地感到害怕,也更容易引发大家的关注,获得帮助的可能性也更大。
当然,进入险境时,也可以试着捣乱,比如砸坏别人的手机,掀翻别人的摊子,暴力攻击别人等,这些都会引发对方的愤怒,让坏人无法下手,也可以找到获救的机会。
4、外卖信息要注意。
假期期间孩子一个人在家,有时候会让孩子自己点外卖,记住筷子一定要两双,登记的信息显示性别为男。
这些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安全隐患,起码会让坏人有所顾忌。
5、回家有告知。
教给孩子放学回家,一定要养成说“我回来”的习惯。
假装家里有人的方式,不仅给自己增加安全感,也能让那些意图不轨的人知道,家里并不是你一个人住,减少威胁。
6、听从内心的警告。
从小被灌输安全知识的女孩,她的警惕性往往比其他人更强。
有时遇到危险,可能她并没有意识到具体内容,但心里面对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还是有明确的规则。
面对危险,内心也会感到紧张,意识到不对,这就是潜意识里给自己敲警钟。
家长要告诉孩子,当他的内心觉得这样做不对,或者感到紧张焦虑不安的情绪时,一定要及时远离。
这样能大大降低女孩被骗的概率。
同时,家长也要教会女孩,如果对方让你感到特别不适,或者是害怕恐惧等等,不要考虑礼貌问题,一定要赶紧逃跑,越快越好。
这种情况下,讲道理压根就没用,甚至还可能激怒对方,受到更严重的伤害。
7、安全信息要记牢。
这一点至关重要,有时甚至会成为自己保命的手段。
家庭住址,父母姓名及电话,各类报警求助电话等等,一定要让孩子牢牢地记在心里,有时可能会成为自己的保命稻草。
8、善良要有底线。
善良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但如果一味善良而没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这份善良就会变得盲目且不安全。
生活中,有些孩子会被朋友同学怂恿,去做一些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哪怕孩子心里觉得这样的事情是不对的,甚至有可能是违法的,但因为不好意思拒绝,不想伤朋友的心等等原因,最终违背心意,参与了行动,可能结局会让自己后悔莫及。
作为家长,一定要告诉孩子,危险的事情坚决不干,不和坏人同流合污,更不要帮坏人保守秘密等等规则,让孩子内心保有真正的善良,但也有自己的原则,降低受伤的风险。
安全意识,永远是孩子放在第1位的法则,尤其是对女孩来说,个人安全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呢?
推荐一套非常适合10-16岁孩子看的自我保护书,家有女孩的可以让女儿看《女孩,你要学会爱护生命》、家有男孩的可以让孩子看《男孩,你要学会保护自己》。
这套书分为男孩女孩两册,书中用60多个真实案例,告诉孩子生活中真实遇到的危险事件,教给孩子120多个实用的自我保护技巧,让孩子懂得保护自己、保护生命。
这套书主要教给孩子以下安全知识:
天大的事情都不如自己的生命重要;
校园里跟异性相处哪些地方要注意和当心;
面对校园暴力应该如何保护自己;
为什么要远离黑车、酒吧等复杂场所;
如何面对“陌生人”、如何识别“陌生人”的“善意”;
面对早恋自己应如何对待;
青春期的友情和爱情应该如何处理;
如何面对性萌动、爱情不需要关系来证明;
如何面对网络这把“双刃剑”;
如何识别网络诈骗;
自尊自爱是保护自己的基本原则;
求救信号有哪些,应该如何使用......
家有青春期孩子,强烈建议家长给孩子备一套,安全能力源于安全意识,及早培养孩子的安全意识,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也会随之增长,链接放在这里,点击即可购买!
我们永远无法预测危险会在何时何地出现,与其不断担忧,倒不如趁孩子年龄较小的时候,就不断给孩子灌输正确且有效的保命法则,让孩子真正刻在骨子里。
只有这样,这些安全意识才会为孩子的安全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等风来
两个孩子的职场妈妈,左手执笔右手带娃,喜欢读书、写作、画画、坚信即便生活一地鸡毛,内心也要拥有自己向往的诗和远方,关注我,持续给您提供更多育儿干货。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