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7月6日至8日在上海举行。5万平方米世博主展览涵盖核心技术、智能终端、应用赋能、前沿技术四大板块,涉及大模型、芯片、机器人、智能驾驶等领域,参展企业超400家,优秀初创企业超50家,首发首展新品30余款,参展企业数量、展览面积均创历届之最。
布局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大模型纷纷亮相
在电脑中输入作品关键词,如“厚涂、插画、少女、可爱”,再选择不同绘画风格,短短十几秒,就可以生成一幅精美的绘画作品。在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记者体验了这一由网易伏羲、上海市团市委及东浩兰生推出的首届AI绘画体验活动,该技术依托的正是网易伏羲自研的图片生成模型——“丹青”,这也是100%的国产大模型。
图片生成模型 “丹青”,网易伏羲供图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大模型基于原生中文语料数据及网易自有高质量图片数据训练,经过严格的文本及图片审核,在确保数据来源合规、生成内容合规的同时,使得模型拥有较好的中文理解能力,创作出的作品能更好满足中式审美。此外,大模型还支持用户跨文字、图片等多模态给予多轮修改建议,直到生成满意的图片效果为止。
“大模型不是‘烟花秀’,而是要成为先进生产力,这一波AGI的革命是一场全新的‘元革命’。大模型对于产业发展来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了大模型之后企业迎来了一个新的机会,实现了一种‘端到端’的价值变现。” 7日7日,在上海市浦东新区青年联合会、达观数据、优刻得联合主办“AI生成与垂直大语言模型的无限魅力”主题论坛,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教授肖仰华如是说。
达观数据“曹植”大模型发布。达观数据供图
论坛上,达观数据董事长兼CEO陈运文正式发布达观数据“曹植”大模型。该大模型作为垂直专用的国产大语言模型,具有长文本、垂直化和多语言的特点,通过并联多种模型和知识图谱,支持多种语言长文本的自动化写作和多语种翻译等功能,全方位赋能长文档写作、机器翻译、语义分析审核、知识问答、text-to-SQL等场景,可针对不同行业、领域的文案需求,进行深度优化和个性化定制。无论是金融、政务还是工业,曹植大模型都能提供精准、有效的文案创作解决方案。
作为曹植大模型国产战略合作伙伴,UCloud优刻得AIGC算力底座也精彩亮相,优刻得董事长兼CEO季昕华发表了“中立安全云计算助力大模型发展”主题演讲,介绍其在AIGC领域的技术产品、工程能力和生态建设等发展情况。
优刻得AIGC解决方案全景图精彩亮相。优刻得供图
优刻得本次亮相的AIGC解决方案全景图,通过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全面的系统工程能力,推出涵盖了数据中心、计算平台、管理平台、网络服务、应用服务、生态接口的一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开放、安全、定制的AIGC解决方案让客户既能利旧已有服务器资源,又可以便捷享受公有云的弹性扩容,实现IT层面的降本增效。并可通过数据中心托管专区,为用户提供完全物理隔离的独享机柜、服务器、网络、存储资源,结合完整的安全方案和专家服务,确保了用户的大模型平稳运行。
季昕华表示,将继续通过中立安全的算力底座,与“曹植”大语言模型共同探索AIGC更大的发展前景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共同提升企业私有化应用大模型能力,促进大模型企业级落地进程。
机器人+AI:迈向具身智能新时代
当前业内普遍认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是具身智能。作为人工智能进入物理世界交互的载体,具身智能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机器人实体相结合,让“大脑”有了可支配、可感知、可交互、可行动的“身体”,作为人类的重要伙伴和助手,带来巨大便利和效益。
在本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傅利叶智能在重大创新成果首秀环节发布的一款通用人形机器人GR-1,引发了业内普遍关注。该机器人身高1.65米,体重55公斤,全身自由度达40个,最大关节模组峰值扭矩可达300NM,步行速度可达到5KM/h,负重50公斤。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有高度仿生的躯干构型、拟人的运动控制,具备快速行走、敏捷避障、稳健上下坡、抗冲击干扰等运动功能,结合认知智能,能够与人协同完成动作,在工业、康复、居家、科研等多应用场景潜能巨大。
傅利叶智能GR-1通用人形机器人首秀。傅利叶智能供图
作为AI具身智能的下一代本体,用人形机器人有望引领AI进入“具身智能时代”,同时也将推动专用机器人向通用机器人方向发展。傅利叶智能创始人顾捷认为,就像从台式电脑到个人电脑,再到手机的发展趋势一样,通用人形机器人未来会逐渐成为行业的主流。目前通用人形机器人硬件基础基本奠定,大模型推动的应用浪潮即将来临。
无人装载机器人。网易伏羲供图
“在工程机械领域,这款无人装载机器人能快速适配不同车型,可自动执行移动、加减速、铲卸料等动作,铲料作业满斗率达到95%以上,卸料料斗残余率在5%以下,铲运效率接近老师傅。” 在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展区,工作人员提到这款无人装载机器人由网易伏羲和中建八局联合研发,是一款基于拌和站场景研发的高智能化、全自动化的一款主力工程机械。
“混凝土搅拌站是工地的基础供给,需要24小时不间断运行,而且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颗粒物。因此,搅拌站往往面临招工难的问题。”工作人员表示,以双机180机组拌和站为例,标准配置为2台装载机+4个司机。而采用无人装载机替换后,现场仅需1名司机处理1%的特殊状况,其他99%的情况下都可以实现无人全自动上料操作。
目前,该无人装载机器人已应用于沪通铁路智能混凝土搅拌站,今年内将实现批量交付,让建筑工人告别危险的作业环境,实现高安全、高质量工作。
加速AI在产业的创新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如何助力减碳,推动高质量发展?
Q-Truck,2023WAIC"镇馆之宝"。人民网记者葛俊俊摄
在世博展览馆,西井科技展示的智能换电无人驾驶商用车Q-Truck,是2023WAIC"镇馆之宝"。工作人员介绍:“在减碳方面,经过测算,Q-Truck在实际生产作业场景下,完全使用绿电,单车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50吨,相当于单车每年植树4545棵,单车每年植树面积11.34万平米。”
Q-Tractor。西井科技供图
今年,西井科技新能源无人驾驶牵引车Q-Tractor在2023WAIC全球首发。该产品可适配空港、工厂、物流中心等多元场景,以更深度的场景互联、更人性的驾驶体验、高衍生的应用场景、更高阶的自动驾驶,用于小型货物运输、行李牵引等物流运输领域。Q-Tractor最大载重40吨,可实现7x24小时全天候运输,更平稳、顺畅和便捷,“零污染、无排放”。西井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助WAIC这一大舞台,与更多用户并肩助力全球生产要素高效降本的流转和传递,共创一个绿色、智慧、韧性的全球智慧大物流。
“智助双碳,有迹可循”2023智能趋势论坛。施耐德电气供图
当前,数字经济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如何借助关键技术加快数实融合、走向绿色低碳,已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议题。在“智助双碳,有迹可循”2023智能趋势论坛上,施耐德电气副总裁、数字化服务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磊表示:“人工智能技术是推动科技跨越式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驱动力量,然而在数实融合的大趋势下,AI等新技术发挥潜力的关键在于其产业化与规模化应用。”
为加速AI在产业的创新应用,近日,施耐德电气在北京设立AI创新实验室,位于上海的AI创新实验室也即将挂牌成立。
张磊表示,除了先进模型和算法,AI技术的关键价值还在于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满足产业需求。为此,施耐德电气正加快打造AI创新应用的孵化器,其AI创新实验室致力于开拓“实体产业+技术生态+AI”的应用创新,探索AI技术在资产和工艺优化、基础设施管理、需量管理以及新能源管理上的应用,为各大产业的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赋能。
“未来车”即将驶向商业化“快车道”
从上海市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申涛路出发,左转至轲桥路……全程2.8公里,耗时约15分钟。7月8日,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上海金桥示范区“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展示活动”正向全球观众开放自动驾驶体验。
这是浦东新区首批获得“无驾驶人测试牌照”企业的首次车辆上路测试亮相。AutoX安途、新石器无人车等成为首批获得浦东新区政府发放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牌照的“无人车”企业。
“每天每台车平均要行驶80-100公里,进行无驾驶人模式安全行驶测试。”浦东金桥的上海首个中心城区自动驾驶开放示范应用道路,拥有丰富的特大型城市中心城区应用场景,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最佳试验场。AutoX副总裁林泰来表示:“我们需要通过规模化实现完全无人驾驶出租车在城市级大区域的商业化,通过规模化的量产来降低汽车智能化升级的成本,实现商业化、市场化的可持续发展。”
“在解决物流配送环节中成本最高、效率最低的‘最后一公里’上,每辆无人配送车可降本比例均达60%以上。”新石器中研(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政府事务部总监黄涵韬表示: “在拿到创新应用测试通知书后,我们可以在浦东加快测试,开拓无人零售、无人配送、无人城市服务三大商业模式。相信,在未来的生活场景中,在路上像新石器无人车这样的无人驾驶装备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