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难以入睡,只能漫无目的的翻着手机,刚刚放下手机,却会感到一种无尽的恐虚,明明没有发生什么,身心却总是显得疲惫和焦虑,不能集中注意力,有一种哀莫大于心死的迷茫。为什么你会上瘾?我们先来看一个故事。
南海的帝王叫做倏,北海的帝王叫做忽,他们总是会去混沌那里做客,每次混沌都会殷勤的招待他们。于是为了报答混沌,倏和忽就计划为他凿开七窍,也就眼、耳、鼻、舌、口,让混沌体验一下作为人的快乐。此后他们每天为混沌凿开一窍,结果等到七窍接通时,混沌却已然身亡。这个故事我们之前说到过,出自于《庄子》应帝王篇的混沌之死。那混沌到底为何而死了?这就牵扯到了混沌一词的由来。
记得小时候在看盘古传说时,开天第一句就是天地混沌如机子,而盘古生于其中。古人认为在开天辟地之前,世界正处在一个模糊不清的状态中,这种状态就是混沌,也可以理解为是道的源头。
对于倏和忽来说,感官刺激所带来的极致享受乃是人世间最大的快乐,但对混沌来说,这种享受却让他坠落了欲望的漩涡,最终纯净如一的混沌,被耗空心神致死。听到这里,大家可能觉得难以理解,通俗点来说,混沌就像是婴儿一样,虽然身处在混沌之中,没有自己的思想,但内心却纯净如水。
可随着他逐渐长大,逐渐沉入世俗,在获得智巧的同时,也必然要沉溺欲望。这里的欲望不一定是情、爱、财、权,世界上所有让人留恋的东西都可以算作是一种欲望。最终他从一个纯净的人变成了一团复杂的欲望。
暮年不甘的回首半生,望不到头的还是欲望。而他之所以会沉迷欲望,被耗空心神,就是因为两个字——上瘾。
在我们的印象中,心神是一个很有点玄幻的东西,过度思念会损耗心神,心有执念也会费心费神。其实心神就是我们熟知的意识,放在古代就被称为魂魄,一个人太过于关注某件事物,就会产生类似执念的情感,而这种执念就是上瘾的症状。除此之外,还有总是心不在焉,反应迟钝,深夜难以入睡,却又不知道想干什么,特别容易健忘,又时而会感到迷茫。还有在我们普通人身上发生很少的焦虑和抑郁。相反,创业者、明星、网红这类衣食无忧的群体,往往才是抑郁焦虑的重灾区。
有人说什么抑郁焦虑不是这类群体的护身符,当然我们不排除这一点,但按照上瘾的本质来看,发生在他们身上并不奇怪。近几年来,贵圈频繁的出现塌方事件,其实这算是个正常现象,拿个大网一捞,我想90%都会塌方。因为这个群体正处在名利场的中心位置,在短时间内获得了自己难以承受的巨额财富后,就必然要寻求感官上的刺激。要吃得好、穿得好、看得好、听得好,这种由上瘾所带来的感官刺激,对心神来说又是一种无法逆转的损伤。
俗话说,由俭如奢易,由奢入俭难,吃惯了美味佳肴,就很难再接受粗茶淡饭,习惯了夜夜笙歌,就很难再回到孤身自歇。欲壑难填,积重难返。欲望就像是深不见底的峡谷,感官刺激永远填不满这个峡谷,只会让它越来越深,所以他们就要寻求更加离谱的感官刺激,于是就出现了塌方。
习惯了三天换一个伴侣,就很难再与一个人白头偕老,习惯了前呼后拥的生活,一个人独处时就会感到坐立不安,因为这种刺激已经刻进了他的生活。除非遭遇重大变故,他才有可能突然顿悟。但也有可能因为想不开去自行短见,或者是再重新回到循环之中。
那这和抑郁有什么关系呢?这就像是我们越睡越困一样,每一次过度放纵后,换来的都是身心疲惫,从来是想释放压力,反而越释放越感觉迷茫。还有网吧通宵游戏,凌晨混迹酒吧,看似是透支了精力,实则耗费的是心神。此后就会变得郁郁寡欢,直到彻底麻木。
很多人都疑惑,为什么提倡逍遥洒脱的道家,却反而极度的排斥酒乐?因为酒乐所带来的快乐,并不是真正的快乐,它是一种麻痹的快乐,是一种有代价的快乐。所以沉迷于这种快乐,就会变成被执念左右的欲望。只是这么说显得有点空口无凭。我们再来看一下相关的实验资料。
人为什么会上瘾呢?我们前几篇文章中讲纵横家洗脑的时候,提到过一个叫作联结的概念,这个联结就是上瘾的本质。比如我们习惯在紧张的工作后,玩一把游戏来缓解心情,于是久而久之,好心情和游戏之间就出现了一种难以察觉的连接。此后,只要我们感受到疲惫,大脑中的奖励系统就会催促我们打开游戏,以此来缓解这种疲惫。说到底,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联结,可能是连接某件物品,也可能是连接某个人。
接下来我们再延伸一下这个概念。在1956年时,有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实验过程是将一只公鼠和五只发情的母鼠放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然后观察他们的行为轨迹。一开始,公鼠会兴奋地和所有的母鼠进行繁衍,直到精疲力竭为止。此后,尽管母鼠会继续求婚,但公鼠的反应却越来越小。然而,如果将一只新的母鼠放在这个封闭的空间内,那只公鼠就会立马变得容光焕发,然后和这只新的母鼠进行繁衍。这个就是库里奇效应。
那人类会有类似的行为吗?曾经也有心理学家召集了800个年轻人,让他们分别观看几十张异性的照片,再从中挑选十个成为约会对象。然后再将十次约会机会进行分配,结果发现大多数人的都是选择和十个不同的异性发生关系。其实没有这个实验。我们也知道,男性在与异性接触时,也会出现一段时间的不应期,他们不能在短时间内与同一名异性多次发生关系。也就是所谓的“贤者时间”。但是面对不同的异性,这个贤者时间就会缩短,甚至彻底消失。
当然也不只是男性,放在女性身上也是一样,不过相对来没那么明显。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贵圈中一些模范夫妻,明明有一个倾国倾城的伴侣,却还要满世界寻欢作乐。因为这是基因的恶作剧,只不过有人能够控制,有人无法控制。
不过说实话,绝大多数能够控制的人,主要因素都是条件不允许。人类的繁衍行为是一种刻在基因里的本能,同样其他活动也是如此。在我们的大脑中,每天都有数千亿的神经细胞在相互的传递信息,于是我们就产生了思想,有了各种感官上的反馈,这些神经细胞之间是由突触进行连接,再由神经递质进行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而多巴胺就是一种神经递质。
当我们需要食物,需要异性时,大脑就会分泌一定量的多巴胺来促使我们付诸行动,多巴胺释放的越多,我们的需求就愈加强烈。当这种需求被满足后,上瘾者就会对上瘾物出现敏化反应。这里的敏不是过敏,而是敏感。就比如只要压力大,有些人就要喝酒,形成习惯后,可能还没等压力大,一看到酒桌就立马想着喝酒。然而当这种需求被不断满足后,多巴胺的分泌又开始减少。所以为了找回当初的感觉,我们就会寻求更加新鲜的刺激,这个就是敏化反应。
当这种循环被重复成百上千次之后。我们就会变得麻木,逐渐成为了欲望的奴隶,于是这种需求越来越离谱,满足的方法也越来越复杂。之后,在不断的刺激下,我们大脑的前额叶功能开始退化,越来越控制不住自己,开始神经衰弱,三心二意,紧张焦虑,就这么坠落到了深渊之中。
按理来说,讲完了上瘾的危害和本质,下一个话题就是怎么对抗上瘾,但我却并不认为人们能够对抗上瘾,所以我们就来聊一下人们为什么不能对抗上瘾。
对抗上瘾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彻底隔绝,类似于将自己放在一个孤岛上,隔绝一切能让自己成瘾的事物,另外还有兴趣转移,之前压力大的时候喝酒,现在压力大看书,久而久之将成瘾物从酒换成了书。但问题就是,有了方法就能够戒瘾吗?显然不能。其实绝大多数人虽然不知道上瘾的本质,但他明确知道其中的利弊,就像是沉迷酒精损伤身体,沉迷游戏耽误学业一样,这些都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道家思想里,婴儿的状态才是人类存在的最高境界,因为他不依靠感官来与外界交流,所以也就不会产生任何贪欲。我们的感官只需要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这样也就不会损伤心神。道理说得很明白,为什么就是做不到呢?
之前有朋友在私信中对我讲经历的苦难时,我总会告诉他世事无常,但谁不知道世事无常呢?随便从街上找个大妈聊天,说到一些可怜事可怜人的时候,大妈也会感叹一句,真是世事无常啊,这算是什么能够让人茅塞顿开的道理吗?后来才发现,人们都知道世事无常,但却不愿意接受世事无常。我们知道自己一定会变老,但还是要去做保养护肤,经历了亲人的离世之后,做不到起死回生,还是一个劲地哭。就算是那些告诉人们世事无常的人,也大多只是站在局外说说,一旦这件事发生在他的身上,他就要说去你的世事无常。
同样放在戒瘾上,也是一个道理,我觉得自己不算上瘾,我只是想要有个寄托,我不是控制不了,只不过是想对自己好一点。
对于这个现象,心学大师王阳明是这么解释的,未有知之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从来没有人是知道而不去做的,知道了不去做,那就说明他没有知道。这句话听起来像玄学,但其实并没有那么玄。我们在明白一个道理后,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但是这种物说到底只是一种短期记忆,它最多维持几个小时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而如果能将其变成长期记忆,则能够使大脑产生新的蛋白质和突触,这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也就是说,知、行本身就是一体的,如果你真的知道了,那就会立马展现在行动之上。
在后世心学家看来,知与行之间相差两个点。第一点是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这种明白仅限于听过,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思考,也就是说其实并没有理解。
第二点就是你仅仅吸收了部分记忆,并没有看到这个道理的全貌,所以还不能从知过度的行。这么听起来有点像是古人所说的悟道一样,我们大多数人只是在听道、讲道,根本谈不上是悟道。我们总以为自己知道了很多道理,但对于你的大脑来说,这些还远远达不到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