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团队正在为中学生团体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受访者供图
近日,汕头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接入一个电话。一名刚刚查询到高考成绩的学生,通过心理援助电话诉说起高考失利的沮丧,甚至一度情绪失控在电话的另一端大哭一场。
客观来说,这名考生的成绩并不差,他进行心理求助的原因是未能考到可以填报985/211高校的理想分数。这个案例折射的是,青少年群体遭受心理挫折的原因各有不同,亟需通过科学引导驱散心理阴霾。
暑假作为青少年群体调整身心的一个黄金窗口,可以怎样调适心理呢?日前,记者走访了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邀请专家为青少年群体和家长们支招。
●南方日报记者 彭深
良好家庭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基石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心身医学科副主任、汕头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负责人赵颖琳告诉记者,每年该院都会针对全市学生心理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心理电子档案,关注儿童青少年群体的心理健康状况。
赵颖琳介绍,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困扰主要体现为焦虑、抑郁、睡眠问题、厌学、亲子关系紧张、社交困难等。引起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与同学关系不合造成的人际关系摩擦;二是来源于学业上的压力,特别是中考、高考等升学考试;三是源自处理不当的家庭关系,如亲子关系或父母间的矛盾冲突对孩子造成的影响。
“我们在接诊过程中发现,大多数时候孩子出现心理困扰并不只是孩子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庭内部结构和关系问题的外在呈现。”赵颖琳介绍,家庭氛围对孩子健康成长的影响应该引起重视,有时家长在处理跟孩子的关系时采取了不太恰当的方式,比如过于严苛或者没有随着孩子的成长适时调整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自我”缺少尊重,过多干涉,也容易阻碍孩子心理调适能力的养成。
最近,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接诊一例初二级学生小A的父母就是遇到了这样的难题。此前,小A学习成绩不错,但从去年暑期开始沉迷网络游戏,日夜颠倒。在父母的“严管”下小A出现了强烈的抵触情绪,拒绝与家长沟通,隔三岔五地请假,与同学之间也格格不入,缺乏互动交流,近期甚至连续两三个月没去上学,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只能由小A爸爸每天固定送餐进屋,这让父母头疼不已。
原来,从小A小学六年级开始,即我们所说的青春早期时,就很有自己的主见,多次与“严管”的母亲发生意见冲突乃至争吵。在孩子出现厌学后,小A父母也未能注意好沟通方式,言语过激甚至动手打小A,让双方关系降到冰点。
“解铃还需系铃人。”赵颖琳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随着“自我”的萌发,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这是我们每个人成长的必经阶段,但有时候这些想法会被父母认为是“不成熟的”“不懂事的”,而被家长所否定。但其实孩子进入青春期后他们渴望被理解、被尊重,希望父母将自己当作一名成年人平等地沟通对待。她建议小A父母及时调整与孩子的沟通方式,了解孩子的内心想法,重新获得孩子的信任后,改善孩子的心理状态与抵触情绪,跟孩子一起沟通解决他在现实中遇到的难题。
赵颖琳建议,家长也需要不断学习,开拓自己的视野,保持耐心,给予孩子改变的时间。“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教育孩子,作为一名‘新手’不知不觉中会有些不恰当的教育行为,而这些不恰当的教育行为往往都会酿成我们不愿见到的苦果,修复起来相当艰难。”她说,父母要联合起来,激活家庭功能,才能从根本上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应对外界事件的能力。
增进亲子沟通,积极面对挫折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暑期开始后,汕头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接到咨询学生心理问题的电话比之前多了起来。由于今年暑期较长,部分家长担心孩子沉迷网络、作息不规律,于是致电热线进行求助。
赵颖琳介绍,保持良好的睡眠和作息规律有利于促进心理健康。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与其向孩子强调早睡早起的观念,不如与孩子一同商量制定适当宽松的作息。在制定暑期计划时,建议家长也应多倾听孩子的想法,避免设定过高目标或一厢情愿地为孩子报名多个课程导致孩子厌烦情绪滋生等情况的发生。
她提醒,在制定假期计划时,应该注意适当设置弹性时间,以应对临时出游或亲友到访等突发情况的发生,确保在被打乱计划时孩子还能正常完成计划,以形成正向激励机制,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作息习惯。
除了接到暑期学生作息调整和心理引导的咨询外,近期汕头市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还接到不少关于中高考考后心理调适的电话。文章开头介绍的这位高考考生,便是属于这一类型的求助者。
“有些考生很重视高考,认为这一关决定了以后的人生,考砸以后既对未来感到迷茫,又对父母感到愧疚。”赵颖琳介绍,接到成绩不理想考生的咨询电话,热线解答团队往往会深入地了解失意考生的情况,引导考生积极、主动地去接纳高考结果,劝慰他们科学选择专业和学校,通过各种渠道积极提升自己,实现“弯道超车”。
“人生有很多个路口,一场考试并不能决定一辈子就是怎样的!”赵颖琳说道,解答团队会与失意考生探讨人生的本质,引导他们调整状态重新出发。
健康TIPS
用好暑期积极调适心理
1.家长应建立良好沟通渠道,了解孩子的天性,充分理解尊重孩子。
2.在良好沟通的前提下,制定合理、弹性、可执行的学习作息计划。
3.毕业班学生可利用暑期做好规划,提前进入角色,合理安排时间。
4.在与孩子发生摩擦时,建议家长尝试用欣赏而非批判的态度对待孩子。
5.利用假期多陪伴孩子,劳逸结合,适当安排户外活动,增进亲子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