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们既渴望孤独,又需要社交。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难以真正将自己孤立。尤其对于成年人而言,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踏入职场,进入商场,谈判合作。家人、亲朋好友,无一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为了更顺畅地融入人群,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积累人脉资源,我们采取了招待饭局、馈赠礼物等方式,以此来体现自己的诚意。
然而,诚如现实所表现的,我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邀人饮酒共餐或送礼的方式已经不再具备过去的影响力。要想维护长期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寻找新的策略。
1971年,梅拉宾博士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观点:他认为,一个人给他人留下的印象中,仅有7%来自于对话内容;而非语言的表达,如手势、语调等占据了38%,最重要的还是体态行为,占据了高达55%的份额。
这就是所谓的"梅拉宾法则(7/38/55定律)"。它告诉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学会言少,观察多,听得更多。只要我们持续并严格地执行,无论与谁交往,我们都能保持良好的关系。
记住,在人际交往中,少说并不意味着沉默无言。
战国时期,列子去见关尹子,希望学习射箭技艺。关尹子向列子提问:“你知道为何能射中目标吗?”听完之后,列子深思并修炼射箭,探寻其中的道理。
三年后,列子再次见到关尹子,宣称他已经明白了。关尹子笑了,他只是简单地回应:“只需记住就行。”
究竟为何能射中目标,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两个智者都猜到了对方的心思,即使未言明,也心照不宣。
实际上,他们对此的理解可能并不完全相同,因此保持沉默,反而避免了可能的冲突。
同样的结果,并不一定由同样的过程或起点产生。以考取清华大学为例,学生们分布在五湖四海,他们可能出身贫寒,也可能出自富贵之家,甚至可能是来自外国的学生。
哲学家蒙田曾经说过:“与那些不由衷的话相比,沉默更能助于社交。”
要想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你需要学会闭口不言,切莫滔滔不绝。即便是一些显而易见的道理,也不必硬要说出。尊重他人的价值观,同时坚持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最好的方法。
在聚会上,你可能滔滔不绝,甚至劝人喝酒,这看似热情洋溢,实则可能让人反感。保持安静,不强求任何事情,这样大家都会感到轻松愉快。正如那句老话说的,客人的喜好顺应主人,而主人的行为也应顺应客人的意愿。
诗人白居易初次来到长安求学,他参加了一次科考,但是并未得奖。
为了能在长安留下来,他带着自己的诗稿去拜访了官员顾况。
顾况深情地告诉他:“居易,不是我不愿意帮助你,只是长安的生活成本高昂,要在这里生活,你需要足够的资金。”
白居易没有失去勇气,而是谨慎地递出了自己的诗稿。
顾况在读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句诗时,深受触动,他说:“就凭这一句诗,你在长安也能生存。”
说完这句话后,顾况便开始设法帮助白居易留在长安。
后来,顾况不仅自己成为了诗人和画家,还成为了一位鉴赏家。这正好证明了,他真的有着识别英雄的慧眼。
从正面观察,白居易可能被视为一个失败者,尽管他被誉为才高八斗,但连进士资格都没有获得。
然而,如果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白居易只是时运未至,他的才华并不能被埋没,他还有机会展现自己。
人生具有多种面貌,我们无法看清全部,因此我们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反复观察。我们需要观察外表,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并投入大量时间进行观察。
古人教导我们,“冷庙烧香”,核心就是看长期,而不是追求短期利益。
当你看到有人跌倒时,你伸出援手,不求回报;当你看到有人炫耀自己时,你选择不揭穿,给他们留面子;当你看到有人穿着破旧的衣服时,你给予鼓励的眼神……仔细观察后,你会发现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都能学会发挥长处,避免短处。
一旦你了解了周围的人,你就能精确地找到值得依赖和帮助的人,从而为自己积累人脉。即便你组织一次聚餐,被邀请的人也会是可靠的。
常听人言,了解他们的内心声音。
我读过作家黄蓓佳写的一篇文章。
文章中有个叫京京的男孩,他希望能够朗诵《万卡》。因为他觉得万卡的经历跟自己一样,同样充满了苦难。
他从小就没有父母的疼爱,是由爷爷抚养长大的。他进城读书后,就再也没有见过爷爷。
程老师拒绝了京京的请求,因为接下来是公开课,会有很多的老师、校长来听课。京京的声音沙哑,没有所需的温柔和美感。
然而当课开始,几个经过排练的同学由于紧张,都不敢举手朗读。
出人预料的是,京京站了起来,他朗诵起来——亲爱的爷爷康司坦丁·玛卡里奇!我在给您写信。祝您过一个快乐的圣诞节,求上帝保佑您……
泪水滑落,晶莹剔透地凝聚在课桌上——京京的心中充满了对爷爷的思念,深深的思念。正因为如此,他的朗诵充满了深情,而他那沙哑的声音,仿佛一道亮光,震惊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你是否曾经静静地听过他人的心声?是否曾深深地倾听过自己的内心呼唤?
请允许身边的人向你倾诉心里的话;请你成为一个懂得倾听的人,而不是对他人漠不关心,更不是无尽的烦躁。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生活的压力如山重。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心灵的出口,而分享心声正是最好的释放方式。给别人一个敞开心扉的机会,你可能会成为他们的朋友,同时也可能遇见自己的贵人。
有人曾向雕塑大师罗丹询问:“什么是艺术?”
罗丹回答说:“是减去多余的部分。”
人与人的交往,如果关系过于复杂,就可能充满勾心斗角;如果关系保持简单,就更接近艺术。
如果我们试图用物质利益去束缚他人,用琐碎的餐局和礼物去讨好他人,这其实是一种强制的关系。只有当我们用心去打动他人,用眼神、拥抱、手势、姿态、语气、温度和柔情去影响他人,我们才能建立最好的关系。
在人生困顿之时,有人静静地陪伴在你身边,什么也不说,此时,你可能会感到一种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