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 (记者 吴婷婷)十三陵水库、怀柔水库是燕山脚下耀眼的明珠。
65年前,有数以万计的群众先后到十三陵水库、怀柔水库工地参加义务劳动。原计划两年多时间完工的十三陵水库仅用160天建成,堪称中国水利史上的奇迹,怀柔水库主坝也仅仅用了130余天就实现竣工。
65年来,十三陵水库、怀柔水库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作用。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显著提升,近年来,黑天鹅、秋沙鸭、桃花水母等珍稀生物纷纷现身。
龙山远眺怀柔水库美景。本版图片/北京市水务局供图
十三陵水库全景。
十三陵水库
承载悠久红色基因
十三陵水库位于北运河水系、温榆河北支东沙河之上,水库上游有德胜口沟、锥石口沟、上下口沟和老君堂沟四条天然河道,水库总库容7450万立方米,相当于20个昆明湖,水库以上流域面积223平方公里,是一座集防洪、保障十三陵蓄能电厂发电用水为一身的多年调节的综合水利设施。走过风风雨雨几十年的十三陵水库,留给后人的不仅是物质上的财富,更给后人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
1958年1月21日,十三陵水库破土动工,在条件非常简陋的情况下,水库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先后有40万劳动者到工地义务劳动,使得原计划两年多时间完工的水库实际仅用160天建成。十三陵水库在汛前建成,当年实现蓄水,堪称中国水利史上的奇迹。
水库修建过程中,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来到水库劳动,与劳动者一起挑土、运石,并为水库题词。至今在水库大坝上毛泽东题写的“十三陵水库”,引无数游人追忆昔日领袖风采。满是苍松翠柏,绿草鲜花的水库纪念碑公园,是为缅怀共和国领袖们的丰功伟绩,纪念当年数十万水库建设者移山造海、众志成城的光辉业绩而修建的。园内有我国唯一一座同时镌刻着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四位伟人题词的大型纪念碑。
保障城市安全重任
65年间,十三陵水库发挥着拦蓄洪水的重要作用。水库在建成当年便拦蓄了第一场洪水,之后流域内经历了1974年、1998年、2008年、2012年等多次洪水。水库充分发挥了防洪调蓄功能,保护了周边及下游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水库成为首都发展重要功能区——昌平生命科学园的防洪屏障,是城市副中心“通州堰”防洪体系中“上蓄”关键工程设施。
1997年,以十三陵水库为下池的十三陵抽水蓄能电厂投入运行,装机总容量80万千瓦。在用电低谷时,电厂利用多余的电能把水抽到山上的蓄水池中,上池能容纳445万立方米的水,在用电高峰期,利用上下库430米的落差,将势能转化为电能,提供给华北电网。截至去年年底,十三陵抽水蓄能电厂已累计发电167亿千瓦时。
提升流域生态环境
在岁月的长河中,十三陵水库早已成为首都生态涵养重要承载地和弘扬爱国主义的示范教育基地。2019年重启白河堡水库跨流域补水以来,对十三陵水库流域内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的提升作用,如今环十三陵水库滨河森林公园已经成为广大市民“短途放松身心”“转角拥抱自然”的好去处。
记者从十三陵水库管理处了解到,2022年,十三陵水库水利风景区入选水利部《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名录》,这也是北京市唯一入选的国家级红色基因水利风景区。
65年来,一代代水务人在防洪排涝、水生态治理、保障水库安全运行中前赴后继,未来他们将围绕贯彻落实“两山”理念、“十六字”治水思路和“四水四定”原则要求,坚持不懈推动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多样化水务新需求,开拓共治共享的社会治水新局面,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怀柔水库
6万多名群众参与建设
1958年3月9日,怀柔水库开工大会召开,输水隧洞工程正式开工。当时,来自12个区县的6万多名群众以忘我的劳动精神投入到建设中。修建怀柔水库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诸多领导、学者、参观团前来视察指导。1958年6月26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到怀柔水库工地视察,并到当时的怀柔县委亲笔题写了“怀柔水库”四个大字。
1958年7月19日,仅仅用了130余天,怀柔水库主坝竣工,怀柔水库开始发挥调节灌渠来水、拦蓄怀河径流,增加水量,削减洪峰等重要作用。建库以来,怀柔水库成功拦蓄上游河道来水45.24亿立方米,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京密引水渠建成初期,沿渠有46个农业引水口,灌溉了面积多达百万亩的农田,直到2000年才开始停止农业供水。如今,京密引水供水系统将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北台上水库、唐指山水库、十三陵水库、桃峪口水库、怀柔地下水源、马池口地下水源、南水北调来水和张坊水源全部贯通,构成了地表水、地下水、境外水联合供水体系。通过自来水九厂取水口、燕化泵站取水口、城子水厂取水口、南闸及颐和闸,向北京城市工业、生活、环境等用户供水。截至2022年底,京密引水管理处实现安全供水281亿立方米,大大缓解了首都城市用水压力,为首都的城市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承担南水北调供水任务
通过几辈人努力,2015年7月,长江水通过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调入怀柔水库。北京市投入资金在京密引水渠建成9个泵站,在雁栖至溪翁庄段铺设22公里输水管线,完成团城湖至怀柔水库段引水渠道整修和渠系建筑物改造等,使京密引水渠具备了反向输水条件,把长江水安全输送到密云水库。怀柔水库已成为南水北调来水调入密云水库调蓄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下水源的平稳有序也得到重视。1994年,北京市地矿局、北京市水利局联合向市政府申报提出在北京周边建立备用水源地的设想。地处冲积扇,水量极为丰沛,在丰水年利于回补、水质无污染且水量稳定的怀柔水源地应运而生。
根据北京市水资源形势,北京市水务局统一调度,怀柔水源地于2015年9月6日起进入涵养状态,且时刻做好供水准备。
珍稀水生生物纷纷现身
为了以自然之力保护怀柔水库、涵养引渠水源,北京市京密引水管理处共养护水源防护林758.6公顷,各类树木93万余株,分布在怀柔水库库区、京密引水渠、潮河总干渠两侧,营造了“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绿色盛景。
北京市京密引水管理处以2014年北京市平原百万亩造林工程为契机,组织实施了京密引水通道绿化建设工程,建设总面积744亩,贯穿密云、怀柔、顺义、昌平、海淀5个区,栽植各类乔灌木35万株、地被17万平方米。同时,京密引水管理处会同相关部门完成了面积255亩的调蓄工程绿化恢复。2016-2020年,完成了总面积469亩的绿化提升工程,成为北京名副其实的“绿色长廊”。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提升,近两年,黑天鹅、秋沙鸭等更多珍稀动物出现在水面,2022年,怀柔水库中更是发现了号称“水中大熊猫”的桃花水母,充分体现了水生态质量的不断提高。
新京报记者 吴婷婷
编辑 邓淑红
举报/反馈

新京报

6489万获赞 681.3万粉丝
新京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主管主办,2003年11月11日创刊。新京报社已经发展成为兼具新闻采编、社会调查、舆情分析、政务服务、金融信息、智库研究、教育培训、品牌推广、公益文创、活动会展等功能,集“报、刊、网、端、微、屏”传播于一体、媒体融合转型下的现代综合性主流传媒机构。
新京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