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回避,儿童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家长快来看

——建议关注收藏

很多家长十分回避与孩子谈论有关性的话题,但其实,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性心理的发展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性本能是个性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而人的性心理发展分为5个阶段,如果某一阶段的需要未得到满足,便会产生心理及情绪问题,并影响下一阶段的发展。

一、口腔期(0-1岁)

此期婴儿专注于与口有关的活动,通过吸吮、吞咽、咀嚼等经口的活动来获得快乐与安全感。在这个期间,儿童的世界是“无对象”的,他们还没有现实存在的人和物的概念,仅仅是渴望得到快乐、舒适的感觉。如口部欲望得到满足,则有助于婴儿情绪及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此期发展不顺利,则会造成以后自恋、悲观、退缩、嫉妒、猜疑、苛求等人格特征,有些人会出现咬指甲、吸烟、吸毒、酗酒等不良行为。

二、肛门期(1-3岁)

此期儿童关心与直肠及肛门有关的活动,愉快感主要来自于排泄所带来的快感及自己对排泄的控制。排便环境和氛围对儿童的个性有着深远的影响,如父母在这段时期对儿童的大小便训练恰当,则孩子能与父母产生和谐的关系,养成有秩序的习惯,学会控制自己,并形成日后人际关系的基础。

这一时期儿童在接受排泄训练的时候,母亲的行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母亲过分在意儿童规律排便每天只安排固定的时间让儿童排便的话,可能会造成儿童长大后两种相反的人格:过分守时或严重拖延,同时,如果母亲过分在意儿童排便时的卫生经常训斥儿童弄脏了裤子、卫生间之类的,可能会造成儿童长大后极度吝啬或极度保守.

三、性蕾期(3-6岁)

此期儿童对自己的性器官感兴趣,并察觉到性别差异。男孩经由恋母情结而偏爱母亲,女孩则经恋父情结而偏爱父亲。

这一时期儿童与异性父母的相处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在这一时期开始有了性意识,和异性父母的相处会影响到儿童长大后对伴侣的选择。如果这一时期儿童和异性父母相处是愉快的,那么长大后儿童会倾向于找和异性父母相似的伴侣;如果这一时期儿童和异性父母的相处是不愉快的,那么长大后儿童会倾向于找和异性父母不一样的伴侣。

四、潜伏期(6-12岁)

此期儿童早期的性欲冲动被压抑到潜意识领域,把精力投放到智力及身体的活动上,儿童的兴趣不再限于自己的身体,转而注意自己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愉快感来自于对外界环境的体验喜欢与同性别的伙伴游戏或一起活动。如果发展好,可获得许多人际交往经验,促进自我发展。此期发展不顺利,则会造成强迫性人格。

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步入学校,慢慢有了社会的概念,他突然发现每天都要写作业、要上课、要和小朋友一起玩、还要去妈妈给报的补习班,没有多余的精力去想其他事情,一门心思只想完成当前的任务,这一时期也是儿童比较压抑的时期

五、生殖期(12岁后)

此期深藏于潜意识中的性欲冲动,随青春期的到来开始涌现。儿童对异性发生兴趣,注意力由父母转移到所喜爱的性伴侣,有了与性别有关的职业计划、婚姻理想。

这一时期的性吸引会影响到儿童长大成人后的性取向,同时这一阶段和异性关系建立的顺利与否,也会影响到长大成人后亲密关系的建立。很多人长大后都发现自己无法与异性建立亲密关系,每当关系想要进一步的时候,自己就开始逃避,除了与小时候父母的爱有关外,还和青春期与异性关系的建立有关。

作为家长,要了解并重视不同阶段宝宝性心理的发展,在儿童时期就做好性教育,这对宝宝及其今后的一生,意义重大。

如果觉得今天的内容还不错,不妨点个关注吧

下篇待续:

举报/反馈

咪婴伴侣

3.1万获赞 4655粉丝
母婴互联网科技服务平台~
亲子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