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族,是中国最重要的少数民族,曾建立了渤海、金、清等民族政权或者王朝。而关于女真的族源,历史上也是争议颇多。
传统史学家一般认为东北主要有三大民族,分别是大兴安岭—西辽河流域的东胡系,松花江流域的肃慎系以及辽东到长白山一带的濊貊系。但这种归类显得太过于简单,而且充满争议。从分子人类学的角度来说,东北的各部族基本是同源的,在父系方面的单倍群以C2为主,此类人群便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源头。
肃慎系民族是女真族的直接族源。清朝阿桂的《满洲源流考》从文字发音上对“肃慎”和“女真”二词的关系做了阐释,其中写道:“宋刘忠恕称金之姓为朱里真,夫北音读肃为须,须朱同韵,里真二字合呼之音近慎,盖即肃慎之转音,而不知者遂以为姓,国初旧称所属曰珠申,亦即肃慎转音,汉人不知原委,遂歧而二之,犹之或为稷慎,或为息慎,其实一也”可见,“肃慎”和“女真”都是对同一词的不同翻译方式。
肃慎民族的主体除了肃慎之外,还有挹娄、勿吉、靺鞨等。古代中原对东北的民族分布缺乏深入的了解,因此历代史书上记载的民族分布都十分简略,甚至会出现偏差。
例如《后汉书·地理志》记载“挹娄,古肃慎之国也。”《魏书·勿吉传》记载:“勿吉国在高句骊北,旧肃慎国也”。按照《后汉书》和《魏书》的记载,挹娄、勿吉就是肃慎的后裔。但是《三国志》又将肃慎和挹娄并列,显然和《后汉书》的记载有些矛盾。
这些名字可能就是一个部族在不同时代的称呼,也有可能是同一个部族不同的分支。根据历代史书的记载,我们能够发现肃慎系民族有许多相同、相近的特征。肃慎系民族主要生活在牡丹江流域一带,在扶余以北。这里气候寒冷,农业难以取得较大的突破。这里在8000年前就已经进入到了新石器时代,但是农业长期落后,难以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因此,肃慎系的部族都依赖于渔猎,也十分擅长射箭。
肃慎曾将“楛矢石砮”作为贡品进献周武王,由于肃慎距离中原甚远,西周对于这次朝贡事件非常重视。自此以后,中原王朝就将肃慎朝贡“楛矢石砮”作为声教远迈北荒的象征。考古学者在牡丹江领域发现了莺歌岭文化,已经基本被确认为肃慎先民创造的文化。而莺歌岭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石镞。这些石镞上往往抹上了毒药,《后汉书·地理志》载“矢用楛,长一尺八寸,青石为镞,镞皆施毒,中人即死。”
在饮食方面,肃慎系民族喜欢吃猪肉。牡丹江地区气候严寒,人们需要补充高脂肪的食品,猪肉恰恰能够提供丰富的脂肪。《晋书》记载肃慎“多畜猪,食其肉”。整个黑龙江流域的民族都有养猪的习俗,历史上的雅库特人将女真族的一支——鄂温克族称呼为“通古斯”,意思就是养猪的人。当俄国东来之后,就以“通古斯”来称呼肃慎系的所有民族,而语言学家通过对肃慎系民族的语言进行对比也提出了“通古斯语系”的概念。
在发型方面,肃慎系民族有辫发的习俗。东北大部分民族都有辫发的习俗,不过每个民族的发型不太一样,古代史书将这些辫发的民族称为“索虏”“索国”。
除了肃慎系民族之外,东北还有一个重要的民族——濊貊系民族。濊貊系民族原本生活在辽东半岛到松花江上游一带。由于生活的地理位置稍微靠南,濊貊民族的农耕经济相对要发达,社会相对先进。早在汉代,濊貊之中的扶余民族就建立了扶余、高句丽等王国,并长期控制了肃慎等民族。
从古代文献记载来看,濊貊系民族和肃慎系民族在文化习俗上具有较大的差距。《三国志·魏书》记载“挹娄在夫馀东北千馀里……言语不与夫馀、句丽同。”考古学者在松花江流域发现了西团山文化,已经基本被确认为扶余文化,该文化的墓葬是“有椁无棺”、“积石为封”相合,而肃慎系民族的墓葬则是土葬木椁,并在木椁上放上猪肉。
濊貊系民族建立的扶余、高句丽等政权最终灭亡了,其民族也基本融入了附近的各大民族。濊貊系民族虽然不是女真的支系族源,但是其中许多部落融入了肃慎系,因此可以算作是女真的旁源。
扶余衰落后,肃慎系民族纷纷脱离其控制,并南迁到了松嫩平原,占据了扶余故地。而高句丽也趁机向北扩张,435年,高句丽已经“北至旧夫余”。494年,“夫余王及妻孥以国来降”,投奔高句丽。扶余王投奔高句丽的原因就是扶余被“勿吉所逐”,可见肃慎系民族也已经南迁到松嫩平原。
随后,高句丽和勿吉为了争夺松嫩平原而经常开战,史称勿吉“其国先破高句丽十落,密共百济谋从水道并力取高句丽”,《隋书》也记载靺鞨“每寇高丽”。与此同时,迁居到松花江一带的粟末靺鞨也接触到了更为先进的文明,逐渐和扶余民族融合起来。
高句丽灭亡后,粟末部被束缚于唐朝,其贵族被大量强制南迁于辽东半岛。到武则天时期,后突厥复国,契丹叛乱,东北失控。粟末部的首领大祚荣就趁机带领族人回归故土,建立了“震国”。大祚荣东迁时,许多高句丽人跟随迁徙,濊貊系民族也就融入到了靺鞨之中。开元年间,唐玄宗册封震国为渤海都督府,于是震国改用“渤海”国号。渤海国不断在东北扩张,最后形成了一个南到渤海,北到三江平原的“海东盛国”。
粟末靺鞨只是靺鞨七部之一,其他的部落还有伯咄部、安车骨部、拂涅部、号室部、黑水、白山部。其中黑水部处于黑龙江下游,其经济落后,总体处于渔猎阶段。考古学者曾经在黑龙江绥滨县发现了隋唐时期的同仁遗址,其文化特征和附近发现的挹娄文化遗址十分相似,学者认为该遗址就是黑水靺鞨的文化遗址。
黑水靺鞨,便是女真民族的直系祖先。《新唐书·北狄传》记载:“黑水靺鞨……俗编发,缀野豕牙,插雉尾为冠饰,自别于诸部。”可见肃慎、黑水靺鞨和后来的女真在习俗上是一脉相承的。
唐朝灭亡后,契丹崛起,建立了辽国。926年,辽国灭渤海国,将渤海之民编户齐民,置于管理之下,此后的靺鞨民族就有了一个的新的名字——女真。辽国将靺鞨民族称为“女真”,其中辽东半岛和松花江上游的女真被称为“熟女真”,其原因是这里开发较为成熟,黑水靺鞨自然就是生女真了。熟女真被编入户籍,归辽国南面官管辖。
生女真主要由黑水靺鞨发展而来,生活在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地区,其经济水平较低。生女真也是后来金元明清女真的源头,因为熟女真在辽国被称为渤海人,此后文献中的女真就基本特指生女真了。《三朝北盟会编》载:“女真,古肃慎国也,本名朱理真,番语讹为女真……《三国志》所谓挹娄,元魏所谓勿吉,隋谓之黑水部,唐谓之黑水靺鞨,盖其地也”。
辽国并未直接管辖生女真,只要求其部落臣服和缴纳贡赋。辽国在松花江和嫩江交汇一带设置春季捺钵,也就是辽国皇帝春季的行营。每年春季,辽国皇帝会带领百官公卿和军队到此围猎、打渔和会见女真各部首领,接受女真的朝贡。辽国还在此设置了长春州,“长春”一词正式作为地名出现于东北。
辽国末期,契丹皇帝经常在长春州会盟各女真进行围猎,并索取女真族的贡品。契丹族的长期索取引发了生女真的不满,各部纷纷反叛。辽国皇帝则扶持完颜部以对付其他女真部落,实行“以夷制夷”。没想到完颜部依靠辽国为靠山竟然壮大起来,并走上了统一女真的道路。
完颜部于1114年起兵反辽,并于第二年建立了金国。金国贡献了辽东之后,就以“女直、渤海本同一家”的名义招抚渤海人,并将之编织在了“猛安谋克制”的组织下。于是乎原本的“渤海人”之名走向了消失,渤海人又重新融入了女真族。随着金国不断扩张,东北越来越多有着相似习俗的民族融入了女真族,女真族也成为了东北各大民族的共同称呼了。
金国迁都燕京之后,大批女真贵族也南迁中原,并最终融入到了汉族之中。随着女真的大量南迁,松花江一带就显得比较空虚,金国又不得不从更偏远的地区迁居更落后的女真人来填补松花江一带的空白。金国的这项措施导致了东北的经济出现了严重的退化,原本已经开发成熟的农耕经济逐渐退回到了半农半猎的经济状态。
蒙古灭金后,在东北设置了五个路以管辖女真各部。这些女真部落的社会状态和组织已经基本退回到金国建立之前的局面,各部“各仍旧俗,无市井城郭,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另外,东北经济的退化也不完全是女真南迁造成的,气候的变迁也非常重要。
在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三个温暖时期,由于气温提高,东北的土地也就更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渤海国也就能够发展成为了“海东盛国”。但是唐末开始,中国进入了第三个低温期,东北的许多土地不再适合耕种,土地荒芜,并逐渐恢复为森林,这是非常正常的波动。即使如此,东北依然还是存在一些农业生产,只是生产并不稳定,人们需要射猎来进行了补充。
而气候变冷,也是女真族南迁的一个重要原因。到了明朝气候还在不断变冷,直到明末“小冰期”的出现。在元明时期,女真各部纷纷南迁,引发了一次民族南迁的潮流,这是需要注意的。其中原本位于松花江下游胡里改一带的女真南迁到了辽河上游,成为了“建州女真”。迁居辽河后,建州女真的社会和经济也迅速进步,从渔猎转为“居有室庐,善耕种纺织,饮食衣服颇有华风”。而迁居到松嫩平原的海西女真也是“略事耕种”,而还活动在黑龙江下游的女真则被称为“野人女真”,他们还停留下渔猎经济阶段。
明朝时期的女真部落“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战杀,甚且骨肉相残,强凌弱,众暴寡”。明朝则利用女真各部互不统一的现状进行了分化利用,以防止女真的统一。可当明朝走向衰落的时候,女真最终还是再次完成了统一,实现了“金国”的复兴。1636年,皇太极将女真之名改为了“满洲”,从此女真一词也就不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