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氏脉学是朱氏脉祖师刘易非先生创立的,分为脉学和人学两部分。脉学又分为生理病理脉;人学分为25种场的五龙脉和电磁气场的波云脉,是揭示场环境的变化和影响。
朱氏脉祖在笔记中记录了“自修心、场治灵”六个字,这也充分说明了朱氏脉学的核心是学习者自修本原真、善、美,其精华是人学。朱氏脉学是从传统的脏腑、经络、阴阳五行推理定位回到《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所介绍的朴素的人体解剖定位,而立体解剖脉学定位是由扁鹊创立的。
刘易非生于1926年,本名叫朱仲彦,号浭水俗子,别号逸仙,是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县人。
刘易费在1938年于唐山中药馆当学徒,自学了中西医,后在解放区挂牌行医,从医40多年,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行医经验,在1979年创立了朱氏脉学。
1988年由吕炳奎司长(是中国第一任卫生部中医司司长)推荐到了北京中医研究院门诊部工作,由于朱氏脉法针法独特,救人无数,被吕炳奎司长称为“扁鹊神脉”。
朱氏脉学之所以独特,是因为定位非常细,是根据“脉管螺旋式信息波传递方式”来划分的脉体定位,不仅能以寸口脉法诊断人体三腔、五脏、六腑、头面、躯体和四肢,还能诊断出家族电场、气场以及庭院磁场、气场,其定位非常准确,并与我之“人学”结合,所以称为“朱氏脉”。
朱氏脉的自体场核心在右尺的小肠区,右尺脉分为神阙和命门。如果右尺脉弱,说明气场不足。中医讲小肠是具有备化能力的,而刘易非认为小肠承载自体场和免疫力以及正负之间转换的能量。
自修心是要求我们去修行原本真善美的内心世界,内心不改变,一切都不会变;内心只要改变了,一切皆可能改变。
双手六部脉,包含六部场,这就是所说的场治灵。现代很多人都把注意力放在是不是吃的健康,而不去想身体是否需要;总是计算事情的结果,却不去想事情既然发生了,那就是本来就会发生;总是计较得失,但从不考虑自己的欲望是否有一个度……
朱氏脉学在修行自己的心理脉,还要和谐共处六部脉里面的六部脉场环境,再加上五龙脉学(宇宙万物场)和波云脉学(磁场),然后通过改变场环境以及和谐场环境,从而达到全民身心健康的目的。
朱氏脉学三维定位法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精确的定位、定性,使定位更细、更精准,这让学脉者好像有了展翅高飞的翅膀,能更快更好地学习脉学,更快地提高自己的脉诊技艺。
刘易非晚年时分在自己的家乡丰润县,开办了朱氏脉诊所,悬壶济世。 从医几十年,他最擅长的就是切脉望神,独特的三到八种药配合朱氏脉学,随脉而变,药到病自除。
《我之脉学观——医之梦·脉之神》是刘易非将朱氏脉学进行了全面整理,并在1996年出版发行的。这本书非常详细介绍了朱氏脉学的理论基础、详细特征以及使用方法,是中医脉诊学的大成之作,在业界内具有非常高的学术参考价值。
此外,还有一本书是非常适合学习脉学的小白或者入门者学习和参考的书籍,那就是通俗易懂的《脉诊一学就会》,可以帮助你了解脉学,提高脉诊能力。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