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上小学后,让他们完成作业成为了令许多家长头疼的问题。有句俗语说得好:“不做作业母慈子孝,一做作业鸡飞狗跳”。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放学后,许多孩子总是想先玩一会儿;即使他们玩够了,坐到书桌前,可能会先去上厕所,或者想喝水。
家长们常常忍不住要出言相劝,甚至有时会咆哮不止。
然而,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起作用,还可能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使他们更加抗拒写作业!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养成主动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呢?以下是四种方法与您分享。
方法一:确立规则
在一个周末,与孩子一起举行一个家庭会议,约定每天写作业的起止时间,而其他时间则由孩子自己支配,他们可以自己决定是玩玩具、画画,还是看绘本。
例如:“每天晚上7点到9点是写作业的时间。9点之后无论是否完成,都不再写作业。”;“写作业时,每25分钟为一个时间单位,到时候无论作业做到哪,都可以休息10-15分钟”。
为了让孩子遵守规则,我们还可以设立相应的奖励机制。具体的奖励可以根据家庭情况来确定,也可以鼓励孩子制定自己的心愿清单。这不仅对孩子更有吸引力,还能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方法二:设置缓冲期
如果到了写作业的时间,孩子想再玩一会儿,或者再看几页绘本。这个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个缓冲期,比如提醒他“再玩10分钟,就要写作业了”或者“看完绘本就要写作业了”。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也能提前做好心理准备。
在缓冲期内,您还可以引导孩子提前喝水、上厕所,并准备好写作业所需的文具用品,将桌面上可能分散注意力的物品移开,帮助孩子排除干扰。
方法三:坚定执行,适当引导
如果缓冲期结束后,孩子仍然拖延,您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候很容易发火,但请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脾气。正确的做法是,您要温柔而坚定地告诉孩子我们之前的约定,无论孩子的行为让您多么不满。
很多时候,孩子在缓冲期结束后还不能开始写作业,可能是因为觉得作业太多而产生了畏难情绪。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您可以帮助孩子先规划当天的任务。将所有的作业逐项列在纸上,变成一个个小任务,然后与孩子一起预估完成每项作业所需的时间。最后,请孩子自己决定完成作业的先后顺序。
一旦孩子开始行动,及时给予鼓励。每完成一项作业,可以在任务后打个勾,这样不仅会增加孩子的成就感,还会激励他们完成剩下的作业。
如果孩子在做作业过程中又开始磨蹭,很可能是遇到了难题。
这时候,您可以先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可以说:“先试着自己解决,过5分钟我们再一起讨论。”如果孩子无法独立解决,您可以在5分钟后引导他思考:“如果A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那么你试试B的方法呢?”。
解决难题时,不要急于一步到位,而是让孩子在您的启发下自己找出答案。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孩子面对困难的能力,还会增强他们在写作业时的自信心。
同时要提醒您,当陪孩子写作业时,您可以静静地待在他们身边,看一本书或者做自己的工作。但不要过分关注孩子的正确性和速度,太过关注这些反而会让孩子感到紧张和焦虑。
方法四:适当让孩子承担后果
如果孩子想试探家长的底线,故意拖延,过了约定的时间仍未完成作业,不要让孩子熬夜,也不要代替他们完成作业。让他们自己带着未完成的作业去学校,自己承担后果。
要让规矩发挥最好的作用,最关键的是要坚定执行规则,并让孩子承担相关后果。千万不要因为心软而随意废弃规定。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和孩子事先约定了未完成作业的惩罚措施,就不能擅自改变惩罚方式。例如,如果您和孩子约定了"未完成作业就取消第二天的电子游戏时间",就不能临时改成"取消这周的零花钱",因为这样只会引起孩子的负面情绪和逆反心理。
方法五:创造有趣的学习环境
为了帮助孩子养成好的写作业习惯,您可以创造一个有趣的学习环境。尝试以下方法:
设计一个专属的学习角落:为孩子打造一个专属的学习角落,让他们在一个舒适、有趣的环境中完成作业。可以使用明亮的灯光、彩色的桌椅、可爱的书架和装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制作有趣的学习工具:将学习变成游戏,制作一些有趣的学习工具。例如,用卡片制作记忆卡游戏,用贴纸制作奖励图表,让孩子在完成作业后贴上小奖章或涂鸦。
总结一下,孩子在写作业这件事上习惯性拖延,家长不仅需要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还要逐渐培养他们适应年龄的规则感。通过建立规则、设置缓冲期、坚定执行并适当引导,以及让孩子承担后果,可以帮助孩子养成主动完成作业的好习惯。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对孩子更具吸引力,也有助于他们培养良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