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飞快成长的孩子,父母总是忍不住各种担心:
“宝宝发育落后了没?”
“各种能力发展有没有跟上?”
“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而且认知能力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感知觉能力、思维力、推理能力等,同时与孩子的智力发展也是息息相关,需要家长格外重视。
那么,儿童的认知能力是如何发展的?每个年龄段有什么表现?家长又该怎么帮助孩子发展认知?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
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认知发展理论,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这一阶段孩子主要通过感觉和动作来学习和理解他们的环境,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结构。孩子对知识的获得,来自于吮吸、抓、抚摸、咬和其他对环境物体的外在反应。
比如在这个阶段的孩子都喜欢扔东西、敲敲打打,手抓到什么都往嘴里送。坐、滚、爬、站、走都是在这时候学会的。
在这个阶段父母可以多和孩子说话,这样对孩子后面的语言能力发展有很好的帮助。
比如穿衣服的时候,可以告诉他这件衣服的颜色、摸起来的感觉、还有告诉他们身体每个部位的名字。或者告诉他们一些日常见到的事物的名称,像杯子、汽车、玩偶等。
(但要注意不要用太幼儿化的语言,像杯子不要说成“小杯杯”。)
这个阶段孩子会有很多幻想,认为万事万物都有他们的意识。比如不小心把布娃娃弄到了地上,会问娃娃疼不疼。
孩子在这个阶段慢慢学会了语言,能知道语言或者一个动作代表的意思,比如他想要你抱抱他,会对你展开双臂。
而且这个时期的孩子什么都想知道,是个好奇宝宝;还会喜欢玩假装游戏。比如:假装警察抓坏人、假装医生给娃娃看病,来学习和模仿他所见到的东西。但还不具备后面两个阶段的逻辑性。
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展现出了逻辑运算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推理能力。
比如问:小七有没有姐姐,他说有,问姐姐叫什么,他回答叫小米,再问小米有没有妹妹时,他能回答出有是小七。
且这个阶段孩子已经有了守恒观念的形成。比如:桌上倒两杯水,再把水倒入到高一点的杯子中时,他能理解水是一样多的;也会理解如果1+2=3,那么3-1=2。
这阶段的孩子迅速获得了认知操作能力,会对自己的认知进行重新组合。思维具有可逆性但不具备抽象思考的能力。
这个阶段孩子学会了独立思考,具备了抽象概念,摆脱了具体事物的束缚,形成了完整的认知结构系统,智力发展趋于成熟。
孩子们不仅能从逻辑上考虑现实情境,也具备推理假设和抽象可能性的能力。同时感情也在不断地丰富,比如能理解成功或失败,爱和恨,具有多重视角,具备同情心;有道德感。
这个阶段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开始非常关注自己,而且觉得他人也同样关注自己。
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四个发展阶段,每经历一个阶段,孩子就会对世界的理解更近一步。
但随着环境的变化,儿童认知水平的发展并不是千篇一律,有快有慢也是正常现象,家长不必太过焦虑。
但是对孩子的教育一定要适应儿童的认知发展规律。家长要做的就是:不要过度保护孩子,要学会放手,鼓励孩子自己去动手,去探索。
比如:在感知运动阶段,家长就可以根据不同情境和孩子玩藏猫猫的游戏,帮助孩子获得客体永恒性。在前运算阶段,家长可以运用孩子所认为的万物有灵心理告诉孩子保护花草树木,爱护生活用品、桌椅板凳等,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和同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