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捐助的石岐街道蔡继有幼儿园。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鸟瞰张溪村。南方日报记者 叶志文 摄

■编者按

在岭南文化版图中,侨文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山是伟人故里,也是广东著名侨乡,拥有丰富的侨资源与独特的侨文化。知所从来,明将所往。即日起,《南方日报·中山观察》推出“风韵南粤·文化兴城侨村行”系列报道,从中山城市原点出发,深入6个镇街走读15个村居,探寻“侨”足迹,挖掘“侨”故事,梳理“侨”特色,见证“侨”发展,助力广东做好新时代的“侨文章”。敬请垂注!

急鼓声声,岐江翻涌,惊起群龙。

6月22日,粤港澳大湾区(中山)龙舟邀请赛如期而至——岐江河,再现龙舟竞渡盛景。

88岁的苏计成坐在看台上,远望着张溪北龙队激起千层浪,那首常唱的《故乡情》不由在脑海中响起。

苏计成是石岐张溪村的旅港乡亲之一。这个面积仅2.1平方公里的小村庄,走出了4600多名华侨华人、港澳台同胞,遍布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其中,蔡继有、蔡冠深、苏计成、苏继滔、林树棠、杜利威等知名侨领,闪耀大湾区。

从兴医助学到修桥建路,海外乡亲以自己的方式回馈家乡,塑造了张溪村的过去;从早期出海的华侨祖辈到陆续回归的家族后人,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建设着张溪村、中山市和大湾区的未来

南方日报记者 苏芷妍

沧海桑田

从海上小岛到城市中心

夕阳西下,傍晚的张溪村逐渐热闹起来。村中的男女老少聚集到一起,分散在各地的港澳乡亲也赶了回来,参加一场盛大的千人龙舟宴。龙舟宴又称龙船饭,是珠三角地区水乡龙船文化的重要一环,寓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意头。

在张溪村,赛龙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漫步于村中,祠堂、街巷、市场、学校,不同的场景串联起了张溪村的发展史。村内最大的梁氏大宗祠,建于明末,宗祠三进结构保存完好,依稀可见壁画和“百鸟归巢”木雕印记。走出梁氏大宗祠,就是繁华的张溪市场。张溪路两旁商铺林立,烟火气息浓郁,每日晨光熹微,市场就开始热闹起来。

但谁也想不到,这里曾是繁华的“水上市场”。

“金古角,银古角,不怕艄公恶,南风驶唔上,北风驶唔落。”古时,张溪村流传着一首打油诗,形容当时在此处行船困难艰险,最好的艄公都要倍加小心。村史记载,张溪原是海中一个小岛,四面环水,是路过的渔船停泊的天然船坞,明代才逐渐积淤成田。直到近现代,水网密布,阡陌纵横,依然是张溪村独有的地貌特点。

张溪经联社支委成员林家伟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没有张溪路,只有张溪涌。村民划着小船,经过张溪涌,向西到基边涌,向东到岐江河,源源不断地将成熟的水稻、甘蔗运出贩卖。

穿行村中的水网河涌,不仅是张溪村连接外界的交通要道,也是一代代张溪人走向世界的重要通道,让张溪村走出了蔡继有、苏计成等“海产大王”,以及苏继滔、杜利威等名人。

村中人曾记得,蔡继有小小年纪就到一家鱼类批发行做工,经常骑着自行车运送货物。后来,蔡继有赴香港创立新华集团,发展海产捕捞、加工、分销业务,其海产远销世界各地,成为响当当的“海产大王”。

苏计成也在15岁时前往香港,靠经营咸鱼海产生意白手起家,后逐渐拓展商业版图,现已是香港苏氏置业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香港中山石岐联谊会创会会长。

沧海桑田,时移世易。如今的张溪村,已经从海上小岛,演变为中山石岐城区的核心地带。这与村中港澳乡亲、华侨华人的贡献密不可分。这些更早走出去探索世界的族人,在功成名就之后返乡,将先进的科教文化思想带回家乡,照亮了一代代后人的前行道路。

兴教办学

华侨中学的两代传承

从张溪市场骑行12分钟,就到了中山市华侨中学高中部的所在地:石岐街道大沙南路13号。一道气势恢弘的白色拱门内,“穿西装,戴斗笠”的南洋建筑错落成群。红墙白瓦中巧设镂空,阳光穿过窗沿,散落成一地光影。

穿过拱门,迎面就是蔡继有之子、香港中华总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新华集团主席蔡冠深捐资建设的蔡继有科学馆。踏过门前的层叠石阶,“继往开来泽梓里冠盖满华夏”“有教无类育英才深耕振侨乡”两行字随之映入眼帘,巧妙地将蔡继有、蔡冠深父子二人的名字蕴含其中。

这座科学馆的诞生,源于蔡氏家族父子二人的传承接力。侨中教师胡斯欣推开门,蔡继有先生的铜像映入眼帘。“建设这座科学馆,一直是蔡继有先生的心愿。这个心愿,最终由蔡冠深先生实现了。”胡斯欣感慨道。

1994年,蔡继有捐资千万元支持中山科学馆建设。自此,中山有了向市民普及科学知识的一扇窗。但蔡继有还有一个心愿,就是在侨中建设一座科学馆,然心愿未了。

蔡冠深继承了父亲的遗志,2018年,他捐资千万元支持侨中建设蔡继有科学馆。父子两代延续的善举,让科教之光照进了中山的教育事业。

从某种程度来说,侨中的兴建、改革、停办、复校,也从侧面折射出了中山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沿着楼宇间的连廊,可以从蔡继有科学馆走进教学楼。墙上,为高三学子加油的横幅还没来得及拆下。如今,侨中是中山市办学规模最大的完全中学之一,教学成果曾获赞誉,“清华北大年年有,世界名校届届出”。

近现代以来,受战乱影响,中山的教育事业一度停滞。远在海外的华侨华人,将家乡的教育振兴事业放在心上、扛在肩上。

1954年9月,檀香山归侨陈茂垣牵头发动华侨华人捐资创办学校,时称“石岐市华侨中学”。后来,学校经历了更名、解散、合并、停办等重大变革。1979年,县政府决定复办中山县华侨中学时,学校只余“一幢斜楼,几间平房,椅残桌破”。蔡继有、苏计成、陈泽等人,回乡看到如此情景,心中颇为感慨。于是,一帮港澳乡亲聚在一起,讨论出一个结果:“我们都希望侨中有所改变。”

由此,蔡继有发起了复校号召。他带头捐出巨款,奔走联络海外华侨华人筹集资金,倡议设立“中山县华侨中学教育基金会”。苏计成则与胞弟苏继滔一起,捐资兴建了苏华赞图书馆,设立苏华赞奖学金。苏继滔还率先在香港成立了“中山市华侨中学教育基金会”,为学校筹集港币200多万元。1982年,新校舍建成开学,复名为“中山县华侨中学”,后更名为“中山市华侨中学”。

始建于侨,复兴于侨。跨越数十年时光,两代华侨华人的力量,再次在侨中相遇。中山华侨华人“胸怀天下,心系故里”的精神内核,在时间长河中淬炼,在世代传承中延续,成为中山教育事业生生不息的力量。

以中山市华侨中学为开端,中山华侨华人捐资办学蔚然成风。从1978年至2010年,全市接受旅外乡亲捐资办学金额超3.3亿元,一座座学校、图书馆、教学楼,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全市共有260所大中小学受惠。

桑梓情深

从公益到实业的跨代接力

无论走到多远,华侨的根始终在张溪村。

在蔡冠深先生的办公室里,始终挂着一幅字画——“桑梓情深”。

1975年,蔡继有之子蔡冠深第一次返乡探亲,足足花费了24小时,才从澳门回到中山。那时,家乡的贫困令18岁的蔡冠深震惊。他将带去的油、糖等送给亲戚、乡邻,还把身上穿的多条裤子,一一脱下来送人。

这段返乡经历,深深刻印在蔡冠深心里,让他总想为家乡做更多事情。后来,蔡冠深从父亲手中接掌香港新华集团,也接过了建设家乡的责任。他不遗余力地支持中山的教育事业发展,还曾当选首届“中山教育年度人物”。蔡冠深说,“无论走到哪里,我们都不会忘记桑梓之情,不会忘记我们是中山人。”

如今,反哺家乡的接力棒,历经三代,传到了蔡冠深之子蔡展思的手上。“到了我这一代人,不仅应该做公益,更应该和中山‘谈实业、做生意’。”去年,蔡展思回到中山,代表香港新华集团与中山市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签约。

从蔡继有、苏计成、苏继滔复办华侨中学,到蔡冠深坚持建设家乡教育事业,到蔡展思带着战略合作回归,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接力。

“故乡水,故乡情,肩并肩手携手……”几年前,在张溪第34周年敬老大会上,回到故乡的苏计成心潮澎湃,唱起了《故乡情》这首歌。

“苏计成先生是一个默默付出的人。他不计付出,也不计回报,一心一意地为家乡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已过数年,但张溪经联社党支部书记关沛樟谈起当时的情景,依然记忆犹新:“港澳乡亲、华侨华人对村里的付出实在太多了。所以张溪村每年最重要的两件喜事敬老节和龙舟赛,我们肯定都会邀请他们回来。”

从1983年起,张溪村一直延续着“敬老节”的传统。关沛樟透露,当初,张溪村的老人福利基金会,也是港澳乡亲和华侨带头捐资成立起来的,一直坚持到现在。难能可贵的是,举办了40年的敬老大会,苏计成先生无论多忙都会回村参加,几乎从未缺席。

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山市政协专职常委胡波认为,尊老敬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也是凝聚海外华侨华人的重要纽带。

不断兴建的学校、医院、项目,源远流长的家乡民俗、传统文化,成为华侨华人家族与故乡的情感纽带。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穿越时空,从个体传承到家族,成为不断延续深化的中山华侨史。

■特写

从张溪龙舟到大湾区龙舟赛

为家乡链接更宽广的世界

张溪村依山傍水,阡陌纵横,河网交错。

每逢端午,张溪人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赛。

穿越时光,赛龙舟在中山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明嘉靖版《香山县志》中记载:“端午为粽祀神或采画龙舟,水中竞渡……”

其中尤以紧邻岐江河的石岐街道最有代表性,其中员峰牛根、员峰长龙、基边康龙、张溪祖庙、南下城南武侯庙,以及大墩北龙、上基康龙等龙舟队,时间最长远的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2012年,石岐赛龙舟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随后,石岐龙舟赛拓展为大湾区龙舟邀请赛。其中,来自港澳同乡会、乡亲的支持,是大湾区龙舟赛必不可少的支撑力量。至今年,中山已举办三届粤港澳大湾区龙舟邀请赛。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中山端午节庆以龙舟赛为开端,将带动一系列文旅活动向湾区发出邀约:据统计,端午节期间,中山策划举办了140余项、330多场次的文旅活动,平均每天上百场次。

规格提升了,港澳乡亲、华侨华人的家国情不变。就在端午的前一天,苏计成专门从香港坐船回到了中山。翌日,他早早来到了赛场。岐江河畔的微风轻轻拂过他花白的头发,传来熟悉的故乡味道。在苏计成的记忆中,村里人主要依靠捕鱼务农为生,造就了高超的“扒龙舟”技术。在他看来,赛龙舟起码有两层含义:祈求风调雨顺;同舟共济、团结一心。

这也是中山华侨精神的缩影——“爱国爱乡,血脉相连”。近代以来,临海而居的中山人,更早感受到了西学东渐的风潮。下南洋、渡重洋,他们踏出了探索世界的先行足音。但无论走到多远,故土乡情始终萦绕在中山华侨华人心中。

正因得风气之先,中山华侨华人意识到,只要发展教育才能从根本改变家乡落后的面貌。早在民国时期,先施公司创办人马应彪就联合马永灿、郭乐、郭泉等人,在石岐开办女子学校。在孙中山先生的授意下,杨仙逸夫人程度纯也在石岐办起了仙逸学校。美国归侨陈述尧为了创办张家边朗尾小学,甚至付出了生命。新中国成立后,以中山市华侨中学为开端,中山华侨华人掀起了捐资办学的热潮。他们为中山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只希望以己身为纽带,为家乡链接更宽广的世界。

一场龙舟赛,承载的是张溪人的习俗,容纳的是湾区视野,链接的是儿时记忆、是故乡深情,也是社会责任、是家国情怀。

龙舟赛结束后,张溪村摆起了上百围的龙舟宴。台下的苏计成,笑容满面地和老朋友们坐在了一起。

■声音

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山市政协专职常委胡波:

以侨为桥

打造链接海内外的情感纽带

“虽然在中山生活了30多年,但还是第一次深入观察张溪村的村容村貌、历史文化。”6月12日,广东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山市政协专职常委胡波走进张溪村,凝望这个历经数百年风雨的石岐小村。

拾级而上,穿过窄巷,一路走过梁氏大宗祠、蔡继有幼儿园、张溪郑二小学……胡波对港澳乡亲、华侨华人所作出的贡献感慨颇深。“张溪村的蔡氏家族、苏氏家族等港澳乡亲,为中山的教育、医疗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这种爱国爱乡的精神传承,值得广而告之。”

胡波认为,张溪村华侨华人“世代传承,反哺家乡”,是属于岭南地区的代表性现象,也是中华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的力证。“张溪村虽然是个小村,但是很早就走出了大批华侨华人,他们至今仍与家乡保持较为紧密的联系,持续关注家乡的建设发展,这非常难得。无论他们走到哪里,根始终在这个地方。

这些年来,张溪村积极邀请华侨华人回乡参加龙舟赛、敬老节等传统活动,主动与港澳乡亲、海外华侨华人保持联络。“张溪村应以侨为桥,打造链接海内外的情感纽带。我们既要把华侨华人请回来,也要走出去和华侨华人交流。过去,他们更多是帮助家乡发展;将来,我们要合力发展,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共同奋斗。”胡波表示。

■足迹

张溪村的港澳台同胞有4000多人、华侨华人600多人,主要分布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

曾走出蔡继有、蔡冠深、苏计成、苏继滔、林树棠、杜利威等知名侨领。

举报/反馈

南方日报

9.7万获赞 2.6万粉丝
《南方日报》,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
南方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