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宁夏获批建设全国‘互联网+教育’示范区,今年4月高标准通过国家验收。”6月20日,在2023年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议上,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成峰说。6月19日至20日,2023年全国教育数字化现场推进会议在湖北武汉召开,共同谈论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重要命题。
不少高校带来了数字化探索的最新方案。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介绍,2013年10月,清华大学自主建设了我国首个慕课平台——学堂在线平台。目前学堂在线拥有课程6790门,注册学习者达1.14亿,覆盖192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全球学习者规模第二大的慕课平台。
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校自主研发的智能教学平台“小雅”拥有线上课程空间5.5万个,建设数字化学习资源220余万个,累计用户超过15万人,为备、教、学、测、评、督、管提供全场景支持。“(未来)继续深入推进数字化转型发展之路,不迟疑、不懈怠,以数字化赋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夏立新说。
在武汉理工大学,“校长驾驶舱”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一张大屏围绕学生、学科、教学、科研、人才等关键领域,挑选60余个关键指标形成综合校情“十大指数”。坐在“驾驶舱里”,学校校长办公会、网信领导小组会等重要决策会议均已实现“系统汇报、数据说话”,随时“掌舵”学校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将在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科大讯飞总裁刘庆峰分析,依托AI技术可以在3个方面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能对信息做采集,能对学情做分析,能对学习做推荐。
在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战略部署下,除了高等院校展开的系列探索之外,职业院校也带来了数字化改革的方案。以深圳职业技术大学为例,该校党委书记杨欣斌提到,学校走出了“数字化+制造业”“数字化+国产化”等路径。在“数字化+国产化”的环节上,学校以华为推出的5G、鸿蒙、欧拉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共建IASC支持中心,第一时间转化课程资源,培养适应国产化需求的产业人才。
从一校方案走向一市方案,数字化浪潮带来了省市级教育格局的创新,推动着教学模式、评价模式、学生档案等环节的变革,构建了崭新的学生画像和教育知识图谱。
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孙传贵把信息技术支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方案带到了会场。这一成果曾获评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他提到要细化评价指标体系,搭建大数据收集模块,如在设置定性指标+定量指标的环节中,设立思想品德、艺术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心理健康等一部分为定性指标,学业水平、体质健康等为定量指标。此外,该方案通过打造“人人通空间”分别设计不同的采集模块,全方位、全过程记录学生成长,汇聚成长大数据;在整体环节中构建评价分析模型,引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自教育部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来,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为先手棋和重要抓手,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教育数字化发展道路。平台累计浏览量达260亿次,访客量超19.2亿人次,访问用户覆盖了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动了数字空间中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要坚定信心,大力推进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强调,要不断改进和完善国家智慧教育平台,赋能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学校治理、教育创新和国际交流。要以教育数据资源为要素,加强和夯实应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优秀案例。要以健全管理机制为牵引,开放发展,推进高水平教育国际化。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举报/反馈

中国青年报

2571万获赞 138.6万粉丝
推动社会进步 服务青年成长
中国青年报社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