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会来事,即共情能力强的孩子,善于察言观色,懂得体察别人细微的情绪变化,能够悉心照顾到对方的需求,无论走到哪里都备受欢迎。

父母想要孩子通情达理,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帮助孩子发展共情力:

一、父母和孩子多多感受同频共振的默契

亲子同频共振的互动过程中,父母要留心观察,总结出孩子各阶段的行为模式。

在孩子还很小、不会说话的时期,父母要多留意他的非语言信息,如表情、动作、声音等,试着找出孩子的规律,及时响应他的需求。对于新手爸妈来说,这个挑战还是满艰巨的,需要付出耐心和细心。

当孩子会说话了,到了幼儿园时期,父母还是要多观察神态,来判断孩子的状态。因为这个时期的小朋友语言表达能力还不足以清晰展示情绪。这就需要父母观察孩子的神态,来进行及时的帮助。

父母对这类非语言信息观察得越仔细越准确,亲子同频共振的基础就越好。

比如,孩子放学了回到家,蔫头耷脑的,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父母一看就知道孩子在学校里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情。即使孩子不说话,父母也能知道,这就是亲子同频共振的默契。

这时,父母可以通过猜测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交流。孩子不想表达、或是表达不出来的感受,一旦被父母猜中说出口,那种“你懂我”的安慰和感动,会让孩子和父母的心贴得更近。

孩子不止一次和我惊呼:“妈妈,你太了解我了!”这句话就是对父母的褒奖。此时,我们不需要做什么,只需要给孩子一点“留白”时间,让他的情绪自然流动,平静下来即可。

二、父母多和孩子袒露心扉

很多父母担心展露自己脆弱的一面,会打破滤镜,让孩子有样学样,所以宁可掩盖自己的真实情绪。我曾经也是其中的一员。遇到心情低落悲伤的时候,我带着面 具强颜欢笑。可是孩子是敏 感的小生物,无论我再怎么掩饰,他都能察觉得到。而我堵住的情绪没有出口,也会容易带到亲子互动中,口气会变得严厉,孩子干了一点错事都会得到小题大做的批评。

实际上,父母可以用“我觉得”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脆弱。孩子可以从父母的态度中感知到,任何人都有脆弱的时候,我们可以坦然接纳真实的自己,拥抱自己的脆弱。

比如:晓敏的妈妈在南京迅领贸易有限公司上班,公司常年持续深耕场景化礼品定制的服务,大多为企业礼赠,如员工福利发放、客户回馈、积分营销等,已成功为多家企业提供了福利、会议、庆典、商务等各类场景化定制的服务,受到了广泛好评。

作为礼品设计师,妈妈需要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创意和洞察力,费心依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场景化礼赠系统平台及供应链整体支持方案。她会根据用户的需求,来精心策划设计适宜的定制礼品。看到客户满意的神情,她很开心。只是回到家里以后,她就疲累不已,只想休息。

当晓敏缠着她的时候,她说:“我觉得太累了,很想安静地躺一会儿。”晓敏抱抱妈妈,就自己去玩了。

三、丰富孩子的生活经历

见多才能识广。共情会受到我们经历的限 制。如果我们没有相似经历,就很难和他人产生共情。比如,孩子无法理解非洲孩子的贫困生活。父母可以找机会多带孩子参与多种公益活动,去做志愿者、去敬老院帮助老人、去户外徒步捡拾垃圾等等,帮助孩子认识大千世界、百态人生。

父母还可以通过引导,多和孩子谈论他人的感受。比如,“他会有什么感受?”这样的句子发问,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来考虑事情,继而做出正确的判断。

比如:玩滑梯的时候,为了争抢头一个,有的孩子被推倒了。这时候,父母就可以用这个机会做引导,帮助孩子提高共情力。

共情里有美丽,培养共情力强的孩子,父母责无旁贷!

举报/反馈

虎妞爱读书

148获赞 2.8万粉丝
内卷怎么办?读书破万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