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漫步在兴义市马岭河峡谷湿地公园河畔,河水清澈、潺潺水流、虫鸣鸟语,呈现一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的生态风景画卷。
峡谷湿地 张德厚 摄
近年来,黔西南州为维护河湖健康,完善水治理体系,以河湖长制为工作抓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全力打造“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黔西南州河多湖广,全州境内共有长度10公里以上的河流106条,河流总长度3033.4公里,其中南盘江、北盘江和红水河是州内最大的三条河,是珠江三角洲的重要水源地。维护好一湖清水,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不折不扣落实好河湖长制,建立以党政主要领导为主体的责任体系,健全一级带一级、一级督一级,上下贯通、层层落实的州县乡村四级河湖管护责任链,全州实行河湖长制河流(水库)共518条(座),设置河长1947名,实现河库全覆盖,确保河有人管、湖有人护。
万峰湖 邢贵龙 摄
万峰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地处贵州、云南、广西三省(区)交界处,属典型的跨区域河湖。五年前,由于湖区无证养殖泛滥、管理无序、过量投饵加重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生态环境恶化。黔西南州高度重视,部署开展“清源、清网、清岸、清违”专项行动,最高检启动检察一体化对万峰湖办案模式,三省(区)联防联动机制重拳整治万峰湖,推动万峰湖综合治理,拆除湖面1367户网箱养殖户104.4万口467万平米养殖网箱,依法取缔钓鱼棚、水上餐厅、水上加油站等,1463艘船舶安装“两污”收集处理设施。为保证保护法制化,我州颁布了《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万峰湖保护条例》,从202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治理,重现了昔日山青水净的美景。
跨界河库管理保护涉及上下游、左右岸、不同行政区域和行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为打好碧水保卫战,黔西南州坚持问题导向,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跨界河道联合河长制工作机制。与云南省曲靖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联合建立跨界河湖保护协同监督工作机制、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对跨行政区域的界河湖明晰管理责任,实行联防联控,通过建立联合巡河、联合监测、联合保洁、联合治理“四位一体”的水域联防联治协同机制,形成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新态势。
南盘江 戴仙羚 摄
黄泥河、红水河作为跨省河流,流域面积广,流域人口众多,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流经云南、贵州两省四县,兴义市境内河长76.8公里(滇黔界河段长58.6公里),从兴义市三江口镇汇入南盘江,有“云贵两省绿色生态走廊”之称。自2017年全面实施河长制工作以来,黔西南州、六盘水市、曲靖市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根据黄泥河流域特点,全面贯彻全局“一盘棋”思想,坚持流域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以有效工作机制汇聚各方力量,持续完善共管共治工作机制,全力推进黄泥河流域生态环境整治,使河道水质得到有效提升,各项治理工作均取得明显成效。
“以前河水腥臭,村民苦不堪言,现在除了雨水季节,河水长期清澈透明。水清了,岸绿了,饭后就喜欢在河边走一走。”在兴义市威舍镇树嘎村村民张芳的记忆中,过去黄泥河水乌黑发臭,近两年水清岸绿,河里的生态鱼也变多了。
贞丰北盘江大峡谷景区 刘朝富 摄
创建美丽河湖是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重要目标,全州各县市把美丽河湖建设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相结合,突出河湖沿线自然、人文要素特点,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安龙县在普坪镇香车河打造民族文化长廊,营造寨美河畅、水清、产业旺之美;招堤街道疏通双龙滩至陂塘河水系补水工程,建设半水广场、文化公园提升周边居民及各地游客游玩休息设施。册亨县实施高峰河山洪沟治理工程,通过河道清淤疏浚、新建堤防等方式治理后实现区内山洪灾害防御,为做好“美河”文章,打造特色田园乡村振兴示范点,在者楼街道高峰村启动新农村特色民居建设项目,集成示范试点区域面积273.2公顷。各县市在美丽河湖创建中,沿线设置滨水步道、亲水平台、人行便桥等亲水便民设施,使“河畅、岸绿、景美、人和”的目标在逐步实现。
安龙县普坪镇香车河村 刘朝富 摄
为营造全民爱水、护水、治水的良好氛围,全州还积极引导各村(社区)将河湖长制工作内容纳入村规民约,让河湖长制工作进村进户,通过召开广场会、院坝会、村民小组会等群众会议对河湖长制工作及河道保护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全面宣传,着力提高群众生态环保意识及法律意识,积极营造水生态保护浓厚氛围。
一池清水入画来,碧水清流润民心。在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的河湖长管理机制下,一个个水环境重点难点问题迎刃而解,一条条生态河流镶嵌在黔西南大地,一幅“河畅、水清、堤固、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正在绘就……
文/ 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 唐蓉
举报/反馈

贵州综合广播

12.5万获赞 2万粉丝
行走在新闻的路上,做有责任的媒体。
贵州综合广播官方账号
关注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