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8
学一个动作摔上百次!中山“碗滑少年”备战亚运会
6月18日,父亲节。晚上7时40分左右,陈玩钦照常开摩托车,送儿子到自己修建的室内滑板场训练。陈玩钦笑言:“我们父子,都是7年前从零开始接触滑板,一同成长。”
“我想集中晚上训练4个小时,白天好好上课。”
“这训练强度对身体不利,应该白天一早训练2小时,晚上训练2小时。”
“我不练了!谁爱练谁练!”
数月前,为了备战在阿根廷举行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滑板资格赛”,两人还因为训练时间发生了争吵。
陈烨日常训练。
他们是父子,也是“师徒”。陈烨是中山一中铁城中学初三年级学生,也是一名碗池运动员。陈玩钦是儿子的碗池教练。
“没事,因为训练问题,他们父子俩偶尔会闹情绪,吵完没多久自然会和好。”陈烨母亲吴晓昊,已经“看透”了这对父子。
一个父子之间的“赌约”
右脚站上滑板,左脚在地上向后使力,推动滑板前行,当有速度后,左脚再站上滑板,在空中翻跃,在碗池里飞驰。陈烨酷爱这项极限运动。
滑板训练摔倒后的陈烨依旧笑着面对。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陈玩钦带着陈烨接触过很多体艺类项目,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还有钢琴和吉他,希望儿子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陈烨小时候在钢琴上展现出很高的天赋,陈玩钦抓住这个突破口,对他严加训练。“指法很重要,要标准,就得反复练。”也是这份重视,让陈烨感受到压力,学了几个月就不想学了。
谁能想到,一次逛街,改变了父子俩的成长轨迹。
“酷!爸,我要玩这个。”2016年元旦,陈烨快8岁的时候,父子俩逛商场,陈烨一眼就看中了滑板,试玩后更是爱不释手。“会不会又是三分钟热度?”陈玩钦心想,趁着元旦假期,干脆让儿子玩几天看看。
陈烨日常和小伙伴一起玩滑板。
“你要是能坚持玩滑板半年,我就支持你学滑板。”父子俩拉钩,就这么定下了“赌约”。说干就干,先从买器材开始。
“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发现,中山的专业滑板店太少了。我上网查、线下找,最后给他买的第一个滑板,还不是专业型的。”陈玩钦倒也无所谓,先让孩子玩玩。
由于学钢琴这个“前车之鉴”,陈玩钦对儿子学滑板,没那么严格了。“重在引导,而不是要求。”出乎陈玩钦的意料,这次儿子坚持玩滑板玩了半年,依旧热度不减。
“那就支持!试一试。”没想到这一试,试出了一个国家一级运动员。7年来,陈烨用多项荣誉向父亲证明了自己:
2019年进入广东省滑板队;
2020年全国滑板锦标赛男子碗池第二名;
2021年第十四届全运会男子碗池第二名;
2022年滑板国家集训队选拔赛男子碗池第一名。
这个15岁的少年,近期刚参加完“2024年巴黎奥运会滑板资格赛”回来。这次奥运积分赛,179名世界顶尖滑手同场竞技,陈烨排名第51。
陈烨参加2020年全国滑板锦标赛男子碗池获得第二名。
半路“出道”的碗池教练
自学成才的不只有陈烨,还有陈玩钦。
儿子要学好滑板,就得有人教。当时,中山专业的碗池教练太少。怎么办?陈玩钦决定亲自上阵。他上网搜索,看海量视频,不断研究,学习拆解滑板各项高难度动作,再一一和儿子实操。
在小巷中,陈烨使用滑板穿行。
“成了!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碗池教练。”陈玩钦笑着说:“我从来就不是容易被困难打倒的人!”
这话,不假。谁能想到,一个带出优秀碗池运动员的教练,大学学的是音乐专业。陈玩钦大学毕业后,曾做过一年音乐老师,后辞职到北京学舞蹈。因为没找到和舞蹈相关的合适工作,回到中山后他又去了一所大学当起了图书管理员。由于在图书馆经常接触电脑,爱学习的陈玩钦,又自学了3D电脑设计,学会了编程和影视制作。离开图书馆,他开始从事影视制作工作,后面还与人合伙开起了工作室。
“就是单纯喜欢。想学什么就学什么。”陈玩钦笑着说,自己是一个闲不下来的人。
儿子陈烨刚学滑板半年后,陈玩钦的工作室散了伙。“我应该做什么工作好?儿子喜欢滑板,要不开个滑板店吧!”陈玩钦开店的初衷,只是因为拿货便宜,而且可以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但现实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2016年,陈玩钦在西区开店卖滑板,他一个月要付1400元左右的租金。小店的收入,主要来自销售商品和授课费用。但滑板毕竟是小众运动,生源只有零星几人。但是身为教师的妻子吴晓昊给了丈夫莫大的鼓励和支持,陈玩钦对此很感动。
在父亲的滑板店里,陈烨正在学习。
随着滑板运动的不断普及,玩的人越来越多,再加上培养出陈烨这样优秀的运动员,陈玩钦的滑板店渐入正轨,目前已基本能维持运营。陈玩钦带的十几个学生中,也有几人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和儿子一起摸索,一起打比赛,一起积累经验,共同成长。
一个自制的“超级工程”
刚开始学习时,陈烨还是个小学生,学业压力不大。陈玩钦在家附近的一个废弃商场内,自制了一些简易道具,比如一个带弧度的斜面,用几块滑板成障碍物等。
陈玩钦和儿子一起,制作一些小道具。
下午放学后,陈烨就来到这里练习。“商场漏水,尤其是雨天,我和孩子他爸总要先扫水,擦干了再让孩子去练习。”吴晓昊说,孩子很自觉,每次都是写完作业再去练习。每当放寒暑假,父子俩会去香港滑板场训练,那边滑板氛围好,设施完善。
陈玩钦和80岁的老父亲、姐夫以及一位滑板教练,一起开动建设“超级工程”。
2019年,11岁的陈烨加入广东省滑板队。简易的场地已经无法满足儿子的训练需求,必须寻找更专业的训练场。出于这个考虑,没做过一天木工的陈玩钦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制碗池。此前自学和从事的工作,看似和现在的碗池教练工作毫不相关,却成为他自制碗池的基础。
2019年9月,陈玩钦在东区街道租下了一个200多平方米、高约4米的仓库,运用自己学过的3D电脑设计知识,将碗池从电脑上的建模图纸上还原到了这个场地中。耗时半年,这项“工程”终于在2020年3月份完工了。
陈玩钦制作第二个碗池场地的3D设计图。
陈烨踩上滑板,滑入碗池,高兴地欢呼雀跃着。
随着儿子长高,技术也不断提升,眼看着,这个碗池又“不够用”了。每当陈烨飞跃起来,总是容易撞到天花板。陈玩钦又开始重新找场地,计划打造一个更大的碗池。
第二个碗池场地建设中的场景。
一番寻找后,他看上了南区一个面积900平方米、高9米的厂房。2022年9月,他叫上80岁的老父亲、姐夫以及一位滑板教练,一起开始建设这个“超级工程”。又历经半年,今年3月,工程终于完工。除了最高2.7米的碗池,还有3.4米的垂直大U池,以及两个基础小U池和街式道具。
第二个碗池场地建设中的场景。
“租金不便宜,加上其他支出,一个月要2万左右。”陈玩钦说,只要能给儿子一个好的训练场地,一切都值得。
一两个星期穿坏一双鞋
碗池里,也不只是潇洒飞跃,也有跌倒和伤痛。
陈玩钦看着儿子摔倒后又站起,一次又一次,有时也会十分心疼。每次训练,陈玩钦反复强调儿子要穿戴好护膝、护臀等多样防护设备,要注意训练强度和动作。但儿子不断失败,依然坚持不断尝试,让他十分感动。
“学会一个新动作,摔100—200次,都算少的。”作为“粉丝”,吴晓昊将父子俩的坚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做滑板运动,鞋子的磨损速度非常快。由于经常摔跤,裤子也总是容易扯破。吴晓昊估计,开始学滑板的那几年,磨坏了三四十双鞋子。
陈玩钦给儿子缝补裤子。
“儿子怀旧,有些鞋子和裤子,儿子不舍得扔,觉得还是旧鞋穿着舒服。”吴晓昊说,陈玩钦还专门买了台缝纫机,鞋子坏了、裤子破了,就自己在家补。
“大概一两个星期,就会磨坏一双鞋。”陈玩钦买了一些翻毛皮和胶水,自己上网找资料学简单的缝纫,在家里帮孩子补鞋、补裤子。
陈玩钦购买了缝纫机,为儿子缝补裤子。
每次陈烨出去比赛,长则3个星期,短则两三天。每次儿子比赛,吴晓昊总是不敢在电视、在直播视频里观看赛况。“怕孩子摔跤,怕他临场发挥失误。”吴晓昊说,比赛的结果,总是由丈夫陈玩钦通知她。她表面淡定,心里还是十分开心,会把儿子比赛的新闻报道、获奖照片、成绩单等发到朋友圈,接受亲友的点赞。
“今年9月,儿子将全心迎战杭州亚运会,希望他能为国争光。”正如陈玩钦在给儿子剪辑的训练视频里说的:“滑板是勇敢者的冒险,只有坚强不屈,才能获取胜利。”
陈烨玩滑板,路人纷纷围观。
陈烨说:“我要和父亲一起,成为更厉害的人。”
【采写】南方+记者 廖冰莹
【剪辑】南方+记者 陈少宏
视频素材、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者】 廖冰莹;陈少宏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举报/反馈

南方Plus

124万获赞 17.6万粉丝
广东热门新闻资讯平台
南方日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