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与不同的人沟通交流,无论是表达自己的想法,还是说服他人接受我们的建议,我们都希望能够有效地传达我们的信息,让对方对我们有一个好的印象和感受。但是,你是否知道,一个人对他人的印象,并不完全取决于他说了什么,而更多地取决于他如何说和如何表现呢?
这就是梅拉宾法则(The Rule of Mehrabian)所要告诉我们的。
梅拉宾法则是由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宾(Albert Mehrabian)在1971年提出的,他通过实验发现,一个人对他人的印象,约有7%取决于谈话的内容,辅助表达的方法如手势、语气等则占了38%,肢体动作所占的比例则高达55%。
这意味着,在沟通中,我们不仅要注意我们说的话,还要注意我们说话的方式和态度,才能更好地影响和感染对方。
那么,如何运用梅拉宾法则来提高我们的沟通效果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三个简单而有效的步骤:
“空话连篇者必定心虚。” —— 罗曼·罗兰
有时候,在沟通中,我们可能会因为紧张、不自信或想要博得对方的好感而说一些无关紧要或毫无意义的话。这样做不仅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还会让对方觉得我们缺乏专业性和诚信度。因此,在沟通中,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说一些空洞、废话或重复的话,而是要有针对性地表达我们想要传达的信息,让对方清楚地知道我们想要什么,为什么想要什么,以及怎样做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结果。这样做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语言效率和质量,还能够增强我们的信任度和权威度。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就不能在沟通中进行一些闲聊或寒暄。适当地进行一些与对方相关或感兴趣的话题可以增进彼此之间的亲密感和友好感。但是,这些话题应该有度有节,并且要与主题相关或有助于引导主题。否则,就会显得没有重点或敷衍了事。
“倾听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 史蒂芬·柯维
在沟通中,我们不仅要注意自己的说话,还要注意对方的反应。我们要用心地倾听对方的话语,观察对方的表情和肢体语言,从中了解对方的想法和感受,判断对方是否理解和接受我们的信息,以及是否有什么疑问或反馈。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建立与对方的共识和信任,也可以让我们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沟通策略和方式,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和需求。
在倾听对方的时候,我们要保持一个开放和尊重的态度,不要打断对方的话,不要随意地评判或否定对方的观点,不要强加自己的意见或想法给对方。我们要用一些积极的反馈来表示我们在听,如点头、微笑、重复或总结对方的话等。我们也可以用一些提问或引导的方式来激发对方的思考或表达,如“你是怎么想的?”、“你有什么建议?”、“你觉得这样做有什么好处?”等。这样做可以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的关注和尊重,也可以增加沟通的互动性和深度。
“沟通不是一种技巧,而是一种能力。” —— 彼得·德鲁克
在沟通中,我们不能一成不变地套用同一种方式或方法,而是要根据不同的对象、场合、目的和环境来灵活地调整自己的沟通风格和策略。我们要了解对方的性格、喜好、需求和期望,以及与对方之间的关系、角色和权力,并且根据这些因素来选择合适的语言、语气、表情和肢体语言。我们也要考虑沟通的时间、地点、氛围和背景,并且根据这些条件来安排合适的内容、结构、节奏和强度。
例如,在正式的工作场合,我们可能需要使用更加规范、专业、礼貌和严肃的沟通方式;而在私人的生活场合,我们可能需要使用更加随意、亲切、幽默和轻松的沟通方式。在与上级或客户沟通时,我们可能需要使用更加谦虚、尊敬、诚恳和合作的沟通方式;而在与下属或同事沟通时,我们可能需要使用更加自信、指导、鼓励和支持的沟通方式。在面对不同的沟通目标时,我们可能需要使用不同的沟通策略,如说服、咨询、协商、折衷等。
总之,在沟通中,我们要有多面观看和随机应变的能力,以适应不同的情境和需求。
梅拉宾法则告诉我们,在沟通中,除了内容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因素会影响到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印象和感受。如果我们能够运用梅拉宾法则所提供的三个步骤:少说闲话,常听人言,多面观看,那么我们就能够提高我们的沟通效果,让我们的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话语更有说服力。
人际交往中,关系复杂就是互相算计,关系简单就是艺术。
人与人的关系,复杂了就是斗心眼,简单了就是艺术。
文中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