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关于本文“《心经》感悟篇”内容,跟以往篇章不一样。试图从科学角度来揭示其本貌和奥秘所在;从科学角度去阐述佛学的内涵,试图将传说中为佛学披上的神秘面纱完全揭去;采用单刀直入的方式,试图用打开窗子说亮话、说真话的办法,将佛陀大道直指人心的本意奉献出来;运用抛砖引玉的模式,试图将打开佛学大门的金钥匙直接交到每个读者手中,让读者从《心经》中获得无穷的智慧。
本文约60000字通解;在阅读时可能会消耗读者很长时间,建议:喜欢此内容的读者可以先点赞、评论或者收藏,感谢您的支持。(注:更具体,更深度的《心经》其它内容,可了解本篇所在的合集专栏)
《心经》的宗旨可以归纳为两句话:宇宙真相大白,人生原来如此。换句话也可以说讲的是:世界观和人生观。《心经》是整个佛学的缩影、中枢、精髓、心要和核心,可以说:“一经通,一切经通”。《心经》是总结千百年来全人类智慧的结晶。其中了悟生命、劝恶行善、淡薄名利、涤除烦恼等教理对我们来说,有着重要的启迪。佛陀那充满智慧灵光的一言一行,更是抚平、慰藉生活在浮华喧闹尘世中人们心灵的一剂良药。
一、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心经》原文的标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意为掌握运用大智慧,到达彼岸而觉悟的核心根本经典。即指出,漫长的人生旅途犹如无边的苦海,人若想脱离苦海,就必须乘上大智慧(般若)之船而度脱之(包括自然渡、师渡、自渡、渡人等)。已经觉悟了的佛,把他亲身的实践经验总结成规律、可遵循的理论(佛经)作为导航明灯,用来指引众生航海摆渡的方向。这样,欲达修炼而觉悟的众生,既有了方法、步骤和途径(获得大智慧),又有了准确的目标和标准(到达觉悟的彼岸),这便是经文标题“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本貌和涵义。
修行者,只有以大智慧(佛经)为导航明灯,才能最终脱离苦海、到达觉悟的彼岸。而大智慧(佛经)则是佛陀亲身的经验总结。同样,生活中我们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到达理想的彼岸,除了需要自身不懈的努力之外,也应学会借鉴别人的成功秘诀。
借鉴别人的成功秘诀:
成功最重要的秘诀,就是采用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有些人之所以能达到目标,乃是穷多年之功,历经无数的挫折和失败,才找出一套特别之道。你只要借鉴使他们成功的经验,也许不久就可以取得像他们那样的成就。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可以先从模仿开始。
一说起模仿,有人就会援引“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例子,把模仿贬得一无是处,他们说:“为什么要模仿别人、借鉴别人呢?要干就要拿出自己的一套来!”这话听起来很豪壮,殊不知,如果没有东施效颦的勇气,没有邯郸学步的追求,连模仿也没有,更谈不上借鉴了,而离开了模仿和借鉴,又何来创造呢?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模仿也是一种进步。当然,一味地模仿也是不行的。没有自己的东西,你将永远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始终无法赶上别人,更不用说超越了。一味地模仿只能是毫无变通的“鹦鹉学舌”。
有一天,韩愈去拜访宝通禅师,问道:“你春秋多少?”
宝通禅师举起念珠,反问道:“知道了吗?”
韩愈答道:“不知道。”
宝通禅师说:“昼夜一百零八。”
韩愈听完更是不解,于是便回去了。
第二天,韩愈又去拜见禅师,到了院门前面见到首座,于是提起前一天的事来询问其中的意思,首座叩齿三下作答。等见到宝通禅师,又提出同一问题,宝通禅师也是叩齿三下作答。
韩愈见此情况说道:“原来佛法没有两样。”
宝通禅师听了,问他的话是何意。
韩愈答道:“刚才请教首座,他也是如此。”
于是,宝通禅师急忙招呼首座道:“你也是这样回答的吗?”首座笑着点了点头。宝通禅师立即决定把首座逐出院去。
宝通禅师常以叩齿来回答别人的提问,表示禅不能开口讲,一讲就失去了禅意。而首座却依样画葫芦,还自以为得意,最终只会被禅师逐出院去。
禅要讲创造性,鹦鹉学舌就是典型的没有创造性,也就失去了禅的生命,因此首座才会遭到宝通禅师的反对。我们在借鉴别人的成功秘诀时,要切忌鹦鹉学舌、随波逐流,必须不断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如此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到达自己理想的彼岸。
断章取义:借鉴是从模仿通向创造的桥梁。把别人的东西拿过来,结合自己的实情作一番比较,以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或从中吸取教训。这就比单纯的模仿要高明得多了。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标题,还有两个陌生的名词:
“般若”(bō rě),是修炼中的专用名词,在汉语中大致相当于智慧二字。然而,汉语中智慧一词的用法广而杂,有时与“般若”相关联,有时又与“般若”的内涵相去甚远。如聪明有才能、做事有办法、事业上取得成功、科研方面取得成果等等,均可称作为智慧。而“般若”主要指了解自我、修正自我的差错、战胜自我的脆弱等思想程度,其与意识形态方面觉悟的境界是统一的。为了便于区别,故译作“大智慧”。
“波罗蜜多”,译成汉语是到达彼岸。生活中,我们写文章常常会写“到达理想的彼岸”、“到达成功的彼岸”、“到达辉煌的彼岸”等等,“到达彼岸”这一名词正是源于佛学。“波罗蜜多”(到达彼岸)与“般若”(大智慧)这两个名词是互为依存的。其一,讲的是到达彼岸需要的条件:大智慧;其二,讲的是运用大智慧达到的目的:到达彼岸。“到达彼岸”即为“到达觉悟的彼岸”,此为修行的最终目标。
“伟大的目标可以产生强大的动力,强大的动力导致伟大的行动,伟大的行动必然会成就一个人伟大的事业。”修行有了伟大的目标,才能终成正果;而生活中,我们若想“到达理想的彼岸”,也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
明确自己的目标:
生活中,有些人活着没有任何目标,他们在世间行走,就像河中的一棵小草,他们不是在行走,而是随波逐流。随波逐流的人随大流,绕圈子,瞎忙空耗,终其一生。这种人既不会成功,也不会真正快乐。正如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庄周所说:“哀莫大于心死,愁莫大于无志。”没有目标的人,最大的缺点就在于不能专注。专注就是把意识集中在某个特定的欲望上的行为,并要一直坚持到已经找出实现这个欲望的方法,而且成功地将之付诸实际行动。你可能还意识不到专注的力量,但它的力量的确是无穷的。
一日,怀海禅师带着他的弟子在田里插秧。但是弟子们插的秧总是歪歪斜斜的,禅师所插的却是整齐得很,仿佛用尺子量过一般。
弟子们见此情景,十分疑惑,怎么自己与师父同是插秧,而整齐度有如此大的差别呢?便请教禅师如何才能把秧苗插直。
禅师回答道:“非常简单,只要你们在插秧时,眼睛盯着一样东西,自然秧苗就能插直了。”听完师父的教诲,弟子们很快就插完一排秧苗,但此次所插秧苗还是成了一道弯曲的弧线。
这时,弟子们更为不解了,都在琢磨着到底是什么原因。
过了一会,禅师便问弟子们刚才是否盯住了一样东西。
“是啊,那东西就是吃草的那头水牛,我们就是以它为目标的。”弟子们回答得异常干脆。
禅师听了,继而笑着说道:“水牛是移动的,你们插的秧苗也跟随水牛移动,自然就弯曲了。”
弟子们听后猛然醒悟,于是选了远处一棵大树作为目标,后来所插的秧苗都十分整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确立一个固定的目标,并且踏踏实实地去付出。朝着确定的目标前进,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
断章取义:目标是成功的起点,有了目标你才不会随波逐流;专注目标,你才能离目越来越近;远大的目标能使你发挥无穷的潜力,获得最大的成功。
二、观自在菩萨
正文的第一句“观自在菩萨”,大致有以下三方面的含意:其一,“观自在菩萨”是《心经》的作者释迦牟尼佛的自称,是作者以主人公姿态为自己找到一个真实而平易近人的称呼;其二,“观自在菩萨”的意思是能自由自在、得心应手地观照查看众生佛性和宇宙一切自然规律及物质变化现象。这位菩萨对万事万物的生灭变化过程及其原理的认知,已达到随心所欲的自在程度;其三,“观自在菩萨”这五个字标明《心经》作者本身,首先是一个能够观察自我佛性存在和其演化的觉悟者。能看清自身佛性的来源、发展、变化等特性,这属于最高层次的“观”。对于前面两种含意,我们不必多言。然而,对于这后一种含意,有必要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在学习佛法时,怎样做才最适宜呢?当然应该以佛陀为榜样,采用反观内照、观想、检查、修正自身心性中的弱点的方法,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可以获得良好收益的科学方法。反观内照,更明白地说,就是认识你自己。对我们而言,是对自己做人的形象,及自己的身体外观、品德才能、优点和缺点、特长和不足、过去和现状等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是我们在学习“观自在菩萨”一词中所得到的启示。
认识你自己:
也许人生最大的难题,就是“认识你自己”。生活中,有些人容易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有些人看到自己的很多问题,但却看不到自己的主要问题;也有些人看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却看不到自己的一点长处。可见人对自己的认识,也和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一样,需要一个了解和学习的过程,并不像照镜子那样简单。客观地、透明地、正确地认识自己虽并非易事,但却至关重要。正确认识自己,挖掘自己的潜力,是获得进步和成功的重要心理因素。
大慧禅师座下弟子众多,道谦和尚已经跟他参禅二十年了,但还是没有悟道,心中着急得很。
一次,禅师让他出去办事,大概需要一年时间。道谦一想到自己参禅还没什么进展,而又要浪费这么长时间,道谦心里愈发愁闷。于是,他便向朋友宗之和尚诉说了这些苦恼,宗之答应可以陪他一起去,并且愿意在路上帮他参禅。
但是,自从出发后,宗之似乎忘记了原先的承诺。道谦异常失望,宗之就对他说:“不是我不帮你,实在是我帮不了你!这一路上你必须自己做五件事,即吃、喝、拉、撒、睡。”
听完宗之的一席话,道谦顿悟了,从中认识了真正的“自我”。从而也就独自踏上了行程。
参禅悟法的根本在于反观内照,其实质在于自我审视、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升华。做人的道理也在于此。总之,只有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才能找回缺失的自我。否则,只会陷入浑噩的窘境而无法自拔。
那又该如何正确地认识自己呢?下面几点建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孤独地面对自己:
许多人总是陷于无穷无尽的日常事务和人际关系中,这使他们根本无暇去了解自己。在纷繁复杂的高速运转中,你不妨给自己放个假,让自己引退,孤独地只有自己,让内心的真我有一个表现的时间和机会。
试着改变某些习惯:
每个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一些习惯。比如你可能经常待在家里看电视,以打发你的剩余时间;你可能习惯于用打麻将的方法排遣孤独;你可能在郁闷之时习惯把自己关在家里……这些习惯很多并不是你的最佳选择,而仅仅是习惯,你不妨改变这些习惯,发展更多爱好。冲破习惯的牢笼,或许你会发现一个“完全不同的我”,可能更适合于自己。
不过分压抑自己:
个性是需要发现和发展的,人本身具有非常丰富的个性基因,我们要尽可能地挖掘它、发展它、丰富它。不过分压抑自己,可能会帮助你发现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成为一个丰富多彩、魅力四射的人。
与自己良好对话:
要真正了解自己,必须养成与自己“对话”的良好习惯。你需要每天抽出一点时间留给自己。当你一个人独处时,你可以把自己那刻的感觉、感情、想法等在心中一一过滤,审视一下自己的心态是否平衡?了解自己真正在想些什么?怎样做才能使自己心安理得?出现障碍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知道自己待人处世的缺憾等等。
通过别人了解自己:
设法了解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你可以向亲人或较亲近的朋友询问在他们心中的印象,听听他们对自己各方面的看法。你甚至可以通过你身边的每一个人对你的态度、评价,扪心自问:“我做错了什么?”“我做对了什么?”“我什么做得还不够?”……但需切记,对于别人的批评,应该冷静地予以接受。
断章取义:伊壁鸠鲁说:“认识自己是拯救自己的第一步。”的确,认识自己正如修炼佛法时对自己进行反观内照一样,这样才能使自己夜以继日地精进。其实道理很简单:倘若一个人尚未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他是不会有改正的愿望的。
三、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意即在运用大智慧深入研究生命是如何到达光辉彼岸的过程时。说“深般若”,可见般若的层次有深有浅。具体说来,般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文字般若,是对佛学理论而言,在经文中体现为文字经文和口头经文两种形式;其二,观照般若,是指在禅定中显现出的大智慧(修炼要求苦练禅定,修行到一定程度时,便可以用慧眼观察到肉眼所看不到的事物的真相和内部联系,这便称为观照);其三,实相般若,在达到了文字和观照的深般若时,实相般若必然会同时出现。
文字般若,标明理论和实践已在有机结合,远离了空头理论和口头禅,更不是一知半解和肤浅的认知;观照般若,标明修炼已达炉火纯青,能准确地洞悉宇宙、生物界万事万物的缘起、因果及生灭等变化规律;实相般若,标明理论、实践和大自然规律的高度统一,从理论到实践都已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这三个般若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循序渐进的。具备了这三个条件,才能构成“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否则,无法进行到般若的深层次。由此可知,修炼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就像樵夫每日到山上打柴一样,把千日所打来的柴薪垛在一起,数量和体积已相当可观了,可以说用辛勤劳动换来了显而易见的巨大成果。
《心经》的内涵深远由此可窥一斑。成功没有捷径可寻,修炼佛法如此,欲取得学业、事业的成功也是如此。惟“勤”,才能让你离成功更近。
成功没有捷径可寻:
何谓捷径?简单地说即为较快地达到目的的巧妙手段。但并非事事都有捷径可言,更不要轻易相信捷径,有时捷径甚至会是致命的陷阱。
很久很久以前,一位僧人非常想知道何为修行最重要的名言及要诀。
一天,他特意带着这个问题去请教石头禅师。禅师听了,仅以五字作答,“莫错下名言”。修行道路漫长,在没有走到尽头之前,切莫自以为是,错下名言,否则会害人害己的。
僧人听完,感觉太简单,便继续问禅师是否还有方便的法门。
禅师心想他不懂得自己去参悟,就随便答了一句,以期断其妄想。
“黑黑的发髻被鸟雀误以为是鸟窝,便养雀其中。”
僧人如果不听劝诫,依旧寻找修炼的捷径,那么可以肯定他永远也不可能修成正果。惟“勤”,才能使人进步,也才能离理想的彼岸越来越近。天道酬勤。没有一个人的才华和成就与生俱来,在每一个成功者的身上,都可以看到勤奋的好习惯。鲁迅先生说得更明白:“其实,即使是天才,在生下来的时候第一声啼哭,也和平常的儿童一样,绝不会就是一首好诗。”“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工作上。”笨鸟先飞,早入林;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借光;闻鸣起舞……无不体现一个“勤”字。“勤”是通向成功的途径之一。
断章取义:没有付出,就不会有回报。这是每个人都懂得的道理。如果春天的时候没有耕耘的辛苦,那么秋天的时候就不会有丰收的喜悦。学习如此,做事如此。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只有辛勤劳作的汗水,才会换取成功的笑脸与欢乐。
“般若”是《心经》的宗旨、是佛法的心要。古代一些高僧说:“佛一切时皆说般若”;“佛法即般若,般若即佛法”。毋庸置疑,佛陀的经文和言论皆是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的光辉典范。然而,般若和聪明有什么区别呢?
般若和聪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相对立的。聪明的行为往往用于世间的小名、小利、小恩、小惠;而般若却用于世间的大善、大德、大慈、大悲。般若与糊涂二者往往却是相通的,大智若愚就是形容糊涂的,糊涂常常是宽容的代名词。聪明和愚昧二者也有相通之处,因为聪明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终而易误大事。可以说,若要“行深般若”,就要远离愚昧,远离小名、小利、小恩、小惠的聪明,因为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对我们的人生也是极有裨益的教导。
远离小聪明:
生活中有这样一些人,聪明形于外,总是自以为聪明而逞能,耍点小手段、小心计、小伎俩,往往是没有看到客观事物的全局,最终的结果与他们的初衷大相径庭,自讨没趣。喜欢耍小聪明的人,往往会“聪明反被聪明误”、“赔了夫人又折兵”。佛经典籍中便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北天竺有一个木师,技艺高超,做了一个木头女子,这木女面容端正,举世无双,她的服饰也齐整如新,与世间女子毫无差别。她也能走来走去,斟酒待客,只是不会说话。
当时南天竺有一个画师,很擅长作画,是木师的好友。一日,木师备好酒食,请画师前去做客。画师如约而至,木师便让木女来斟酒端食,从白天一直吃到晚上,画师始终不知这是个木头美人,以为是个真人,对她很是喜欢,挂念不已。
当日天色已晚,木师进里面去休息,也请画师在那里住下。并留下这木女服侍他,对他说:“专门留下这女子,可以和她一起休息。”
当主人进屋后,木女还站在灯下。画师便叫她过来,但这女子没有动。他以为是这女子害羞,所以才不过来。于是就上前去拉她的手,这时才知道原来是个木头人。于时感到很是羞愧,心里想:“这主人欺骗我,我定要报复他。”于是画师便在墙上,画了自己的画像,画中人所穿衣服也与自己相同。在画上,这人用绳悬颈,好像已吊死的样子。画完后,就关好门,自己爬到床下休息。
到天亮后,主人出来,见门没开,就向屋里看,只看见墙上客人被吊死的模样。木师大惊失色,以为画师真死了,便破门而入,用刀砍绳。这时,画师从床下爬出来,木师见状很羞愧。
画师对他说:“朋友之间应坦诚相待,今我俩互相欺骗,现朋友之情已尽,互不相欠了。”
木师自作聪明,本想在朋友面前炫耀一番自己的才学,不料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但被人愚弄,而且失去了一个朋友。可见自作聪明,的确害人不浅呀!
聪明是人的一个长处,但聪明也会让人傲了心性,致而糊涂。这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心理原因。对聪明人来说,是这样。如果你本不聪明,而故作聪明状,哪就更不是滋味了。因为你会由此而玩弄了你自己。
古人说:“声色未必障道,聪明乃障道的屏藩。”意思是说,声色可能迷惑不了意志坚强者,但是,人的偏见、陋习却是很难自觉。自作聪明的危害大于声色的诱惑啊!真正聪明的人会使用自己的聪明,深藏不露,或者不到火候时不要轻易使用,一定要貌似浑厚,让人家不眼红你。事物是复杂的,不顾客观实际,一味循着自己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卖弄点小聪明,是愚人的行为,是招灾引祸的根源。多点踏实,多点考虑,应为自作聪明者戒呀!
断章取义:在小名、小利、小恩、小惠面前,有些人挖空了心思去牟取,终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这种聪明实与愚昧并无二异。对此,我们不妨听取佛陀的教诲,还是“大智若愚”的好。与此相同,对于自己的才学、聪明才智,也应做到“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是为人处世的要诀。
四、照见五蕴皆空
“照见五蕴皆空”。“照见”,是观照般若的运用。“五蕴”,是构成万事万物的五种因素——色、受、想、行、识,色是代表人体、物体及诸种有形态的物质范畴,受、想、行、识属于思维意识范畴。“皆空”,是指宇宙间可见的物质形态(色)和依附于物质的意识形态(受、想、行、识),具有本来就空无的性质。“照见”一词是本句的重点,“照”可以理解为像照镜子一样,把事物照映得清楚而真实。但照镜子只能见到形象,而观照却可以看清物质与事物的内外、层次、分解、化合、演变等实质和本源,是全方位的。
修炼佛法到了一定的程度,便可以用慧眼观察到肉眼所看不到的事物的真相和内部联系,这是修炼所追求的境界。对于我们普通人而言,也应学会利用慧眼去观察世间万物,更明白地说,即善于运用大脑去思考,不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而能探究事物的实质。
善于运用大脑去思考:
我们的肉眼是用来观看世间万物的,能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用大脑去思考才能观察到事物的本质,才能看到普遍的、表里如一的东西。
云岩禅师身为一位得道高僧,座下名徒众多。
一日,徒弟洞山禅师来向师父索要一样东西,云岩禅师便问他欲要何物。
洞山不客气地说:“我想要你的眼珠。”
云岩禅师显得异常平静,只问洞山的眼珠何在。洞山却说他自己根本没有眼珠。
云岩禅师淡然一笑,说道:“要是你有眼珠,将会如何安置?”
洞山不禁语塞。
过了一会儿,云岩禅师非常严肃地说道:“你要的眼珠,是我的,还是你自己的?”
洞山叹了一口气,答道:“其实我要的并不是眼珠。”
云岩禅师不答话,却大声喝他出去。但洞山禅师也没什么动静,仍然非常诚恳地说道:“我没有眼珠,出去看不清前途呢!”
于是,云岩禅师用手摸一摸胸口,说道:“这不早就给你了吗?怎么还会看不到!”
洞山禅师听后有所领悟。
禅师用手摸胸口,无疑是告诉我们,肉眼看到的只是事物的表象,而非事物的本质,所以应该学会用心去观察事物,即运用大脑去思考。善于思考有以下几条法则:
一、任何东西在未认清确定是真的以前,决不能认为是真的。也就是说,必须小心,避免轻率和偏见。二、我们要探讨的疑难问题,应当尽量加以区分,而且怎样能得到更好的解决方法,便怎样划分。三、有秩序地思考,可以从最简单的问题开始,逐渐深入到更深层次。甚至在实际上没有先后关系的事物中也假设出一个顺序来。四、对于一个无法确定的问题,切忌只看表面,必须尽可能地搜罗信息、资料,观察广泛,直到自己相信没有遗漏为止。
断章取义:我们为了认识真理,获得智慧,首先要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官去认识事物。但真理往往喜欢隐藏起来,我们的感官只能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不能认识到躲藏在事物内部的规律性的东西。因此,要认识自然事物的真理,除了运用感官之外,更重要的还在于运用大脑去思考。
五、度一切苦厄
(1)度一切
“度一切苦厄”,“度一切”这三个字比较关键,如何度呢?有三种方法:自然度、师度和自度。
自然度:大自然的进程决定了万事皆空,万物和苦难迟早皆会自动化解、度脱和消失。但是,人是万物之灵,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超越,也必须超越靠大自然进化程度的被动局面,而注重靠师度(佛经、佛法包括在内)和自度。
师度:师父是引路人,犹如灯塔,并以自身的光明照亮了别人。没有师父,徒弟的进步将会因迷路而变得渺茫。佛经有云:“尊师敬长为孝”,就是说,敬师学师谓之孝道,这是做人的原则之一。师的范围很广,还包括以能者为师、以父母长辈为师、以佛经为师等等。
自度:在师父的指导下,创造性地自学、自修、自炼、自悟、自治。有师父为你引路,你自己不肯努力,不可能有什么成就。佛陀说:“佛法为师,悟法为令。”就是说,有了佛法这一老师,还需要自己主动地去领悟、去践行,才能终成正果。
佛陀在此提出“度一切苦厄”,其实质指的就是佛经,是以佛经为师,佛陀是在告诉我们:“佛经是总结人类真理智慧的最高结晶,所以佛经是人类最高贵的度己度人的法宝。”修行以佛经为师,更需要修行者的主观努力。《心经》在此无疑是给我们指出了一个真理智慧:成功始于自觉自愿。
成功,始于自觉自愿:
关于“自度”,佛经典籍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它可以说是对“自度”最好的诠释。
从前,有一位信者在屋檐下躲雨,见有一位禅师撑伞走过,便大叫禅师带他一程,并说佛法是讲求普度众生的。
禅师拒绝了,而且说道:“你在屋檐下,而檐下无雨,因此也就无需我度。”
信者听完,马上走出檐下,站在雨中,再请禅师度他。
此时,禅师又发话了:“现在我们都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我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不度你,是伞不度你,你应该找伞才是。”
说完,禅师便走了。信者却在雨中被淋成了落汤鸡,于是大骂禅师“专度自己”!
自伞自度,自性自度,求人不如求己。佛理如此,生活亦如此。在人类社会中,互相帮助固然不错,但谁也不能帮别人看到自己的本心。人不能总想依赖别人,如果自己不肯努力,到头来只会一无所获。所以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自身潜在的资源,一切追求诸己。
断章取义:成功,始于自觉自愿。当一个人失去生活的目的和意义,万念俱灰时,我们说“无药可救”;当一个人动了念头,认了死理,哪怕上刀山下火海,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时,我们说“矢志不渝”。自己的事自己做。始于心动,成于行动。
(2)苦厄——生苦
“度一切苦厄”,“苦厄”是指痛苦和灾难。苦,大致指八种: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和五阴炽盛。这八种苦构成人生的无边苦海。人生八苦,如何才能度化和解脱呢?我们将分别予以探讨。生苦:生是有因有缘的,既来之则安之,人生是自己无法选择的,自然规律和命运是不可抗拒的,进入人生苦海是必须的,但如何解脱,自己还是可以有主动权的。人从懂事开始便是自度生苦的开始。
由前面内容,我们知道,要“度一切苦厄”需以佛经为师,需自己努力地参禅悟法。无疑这是对信佛、修行者而言的。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生苦”对大多数人而言,大致是指“事穷势蹙”,即生活中遭遇困厄。那又该如何解脱呢?其实,困厄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了走出困厄的信心。哲人说得好:“只有在困厄的铁砧上不断锤炼,才能锻造出铁一样的品质。”
在困厄的铁砧上不断锤炼:
茅盾说:“命运,不过是失败者无聊的自慰,不过是懦弱者的解嘲,人们的前途只能靠自己的意志,自己的努力决定。”遭遇困厄的人,如果在困厄之时对未来充满信心,能以不服气的精神去挑战,如此才能有飞跃的进步而超越困厄。
一天,一个只有一只手的乞丐来到一座寺院向方丈乞讨,方丈便让他将门前的一堆砖搬到后院去。
乞丐听了,有点生气地说道:“我只有一只手,怎么搬呢?”
方丈一言不发,用一只手搬起一块砖便往后院走去。乞丐见状,只好用一只手搬起砖来。他整整忙碌了两个小时才把那些砖搬完。
于是,方丈给了他一些银子,乞丐接过钱,很感激地作揖道谢。
方丈却说:“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赚的钱。”
“我会记住你的。”乞丐说完后深深地鞠了一躬,便上路了。
过了一段时间,又有一个乞丐来寺院乞讨。方丈把他领到后院,让他把以前那堆砖搬到屋前去,并说这样才给他银子。但是,这个双手健康的乞丐却走开了。
弟子们十分不解,师父将砖如此前后地反复搬动,究竟是出于何意呢?便请教方丈。
方丈意味深长地对弟子说道:“砖放哪都是一样的,但是搬与不搬对于乞丐来说可就大不一样了。”
过了许多年,一个很体面的人来到了寺院,捐献了很多香火钱。他气度不凡,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人只有一只手,原来他就是那个用一只手搬砖的乞丐。自从方丈让他搬砖以后,他找到了自身所蕴含的潜能。并且依靠自己的努力,终于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困厄,可以使强者愈强,勇者愈勇;困厄,也可以使弱者更弱,从此一蹶不振。
总之,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如果你要走出困厄,就必须对未来充满信心,并为之不断进取。
断章取义:在身处困厄、地位卑微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别人轻视自己,自己却不能看不起自己。古人云:“贫贱非辱,贫贱而求于人为辱。”就是说因为贫践而失去志气才是自己的耻辱。
(3)苦厄——老苦
人生八苦第二苦为老苦。老苦:有小就有大,有年轻就有年老,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所以,人在年轻的时候就该想到将来会老,就该抓紧时间修炼身心,以防“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以佛陀为例,他从少年时就已经开始修悟,二十九岁便已经开悟了,身强力壮是佛陀出家修行的有利条件。如果没有身心修炼的良好基础,是绝对经受不住六年艰苦卓绝的苦行的考验的。我们现在虽处于少壮时期,但必然有衰老继之而来。青春易老,年华易逝,在短暂的人生中,怎能荒废美好的时光而无所作为、不学无术呢?
把握现在:
对于“老苦”前人对我们有许多告诫。曹操《短歌行》诗叹:“人生几何?”汉武帝《秋风辞》以及杜甫《汉陂行》都说过:“少壮几时兮奈老何?”陶渊明也有诗句:“玄鬓早已白。”司马光劝诫人们说:“我劝你们趁早努力修行有所作为,不要等到将来后悔。”人生短暂,在这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应该好好把握现在,努力有一番作为。
从前,一个日本的禅僧千宗旦,约好请他的老师清严和尚为其新建的茶室命名。可因临时有事,千宗旦没等老师来就出去了。他给老师留下一封信,大意是:“先跟您道个歉,我因事出去,明天再亲自去看您。”等千宗旦回来得知自己不在时老师已经来过,并留下一张纸条,上面写道:“懈怠比丘,不期明日”八个字。千宗旦知道,老师虽然说自己是个怠惰的和尚,明天的事根本不去想它。但实际上是在批评他这个禅心不深的徒弟。
于是,千宗旦到师父那里,一面是自我检讨、一面是表示有所醒悟地说:“我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我们今日好好地生活即可,不要把心思老用在明日上。”并表示,为了感谢老师的启发,决定把自己的茶室取名为“今日庵”。
《菜根谭》云:“人之少年,譬如阳春,莺花明媚,不过九旬,夏热秋凄,如环斯循。人寿几何?自轻自命?”人在少年的时候,就像春天一样阳光明媚,一转眼便到了炎热的夏季,随之是万物凋零的秋季,继而又到了冰天雪地的冬季,如此循环往复。人的寿命又能有多长呢?怎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呢?
《忍经》云:“玄鬓易白,红颜早衰,老之将至,时不再来。不学无术,悔何及哉!噫,可不忍欤!”就是说,黑发容易变白,红颜容易衰老,美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而自己又不学无术,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唉!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怎能不忍住放纵之心呢?
断章取义:昨天是作废的支票,明天是有期票据,只有今天才是法定货币,并且,只有在今天才具有流通性。而且不要忘记,宝贵的今天不久也要逝去。因此,我们必须把握现在,在年轻时好好努力,才能终生不悔。
(4)苦厄——病苦
人生八苦第三苦为病苦。病苦:人人都有得病的经历和体会,那么,世人得病的原因是什么呢?大致有以下三种原因:其一,先天遗传;其二,后天灾难;其三,不科学的生活习惯。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度化病苦呢?或者说,我们又该如何应对疾病呢?应对疾病,至少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要无病防病——养生;二要有病不怕——拥有正确的观念;三要战胜疾病——治疗。总之,理智地应对疾病,才能让自己离健康最近。
理智地应对疾病:
无病防病——养生
养生:主要指科学的生活习惯和有效的休育锻炼。要懂得生活常识,如高血压者忌饮牛奶;儿童和孕妇不宜食核桃;每天有规律地喝水等等。还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勤劳节俭、运动有方等生活常识。有人总结出一套养生诀窍叫健康四宝:“莫烦恼,莫吃饱,莫感冒,莫过劳。”总之,要想自己身体健康,就需要无病防病,懂得养生之道。
有病不怕——拥有正确的观念
健康的身体十分重要,没有人希望自己生病。但天有不测风云,也许正当一个人充满信心地面对生活时,却遭受了疾病的打击。悲观、失望以及绝望随之而来,我们没有权利责备他面对疾病的表现,或许下面这则故事,会给他以启迪。
云通禅师是一位得道高僧,不幸得了重病,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他将弟子全部叫到身边,说:“我现在已病入膏肓,恐怕活不了多久。”弟子们哭成一片,纷纷劝慰,言辞各异:有的劝师父不要悲伤,或许没那么严重;有的让师父好好休息;有的问师父自己能为他做些什么。云通禅师听后,哈哈大笑说:“老衲时日不多,所以感到至为宝贵,参禅悟法尚未到达彼岸,更须努力。”自此,云通禅师每日与弟子念佛谈经,直至圆寂。
面对无法救治的疾病,云通禅师却不畏惧、不怯懦,在有限的时间里,他更加珍惜一切,他让这有限的生命变得极富意义。
疾病是令人痛恨的,但对于强者而言,疾病却可以使自己对生命重新定位,他们更加认识到人生的宝贵,更加珍惜每一天。庆幸的是,生活中许多疾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战胜疾病——治疗
治疗:是辩证施治而对症下药,不是有病乱投医。要懂得“是药三分毒”的道理,适当为好。西医有检验、手术、救急三大特长。中医对气血阴阳调和、对慢性病的办法多一些。对于治病还要懂得三分治七分养的道理。
断章取义:理智地应对疾病。无病时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和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生病时拥有正确的心态,不惧怕、不怯懦、勇敢地面对,切忌病急乱投医,应辩证施治、对症下药。
(5)苦厄——死苦
人生八苦第四苦为死苦。死苦:生生死死就是苦海,对于肉体生命有生就会有死,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每一个人都渴望生存,但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逃脱死亡呢?贪生而怕死,整日酒肉滋味、饱暖温厚、服食药饵,希望能够长生,并不是珍惜生命,而是生活在死亡的威胁里。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则更显得渺小而不值得。人生何其短,屈指一算,也就短短几十年,好好珍惜短暂的生命,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死亡来临之际,自然也就没什么可遗憾的了。
生死顺其自然:
我国著名的诗人陶渊明对死理解的透彻,在他近一百多首诗中几乎三分之一谈到死,每次提到死时态度是那么平静。他说那些一听说死就面如土色的人,其实是不明白自然之理。生死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从三皇五帝到平民百姓,从白发老翁到黄毛孺子,每一个人都从生走向死。人们似乎对“佛死后的去处”这个问题很感兴趣,于是一次次地询问佛陀。
为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一日,佛陀拿了一支小蜡烛,便对大家进行讲解。随即点燃了那支蜡烛,而他的弟子生怕蜡烛被风吹灭,用手予以遮掩。
此时,佛陀发话了,“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又有何用。就像死,它本就是自然规律的表现。”
一会儿,蜡烛就被风给吹灭了。然后,佛陀又说道:“蜡烛熄灭,它的光去向了何处,佛死后也将到那里去。同样的是一种消灭,但光逝烛在。因为烛身为一个物体,佛也一样。”
有生就会有死,这是一种自然规律。只有以顺其自然的态度去面对,才能在死亡来临之际坦然地面对;更重要的是,在有生之年有所成就,才能使生命更有意义。
正如萧伯纳所说:“我没有让死亡的恐惧支配我的生命,我的报酬是:我没有白活。”
面对于死亡,我们应该意识到,死是不可避免的,它体现的正是新旧交替、永恒发展的普遍规律。重要的问题不在于关注何时死去,而在于如何珍惜现在,让自己面对死亡之时无怨无悔。
断章取义:林肯说:“死并没有丝毫可怕之处,假如现在能够很自然地死去,我甚至认为是很值得庆幸的事。然而,我既然来到人间,我认为我也有实践某种生命意义的义务。”但愿我们每一个人在面对死亡时,都能底气十足地对自己说:我没有白活。
(6)苦厄——怨憎会苦
人生八苦第五苦为怨憎会苦。怨憎会苦:相互之间,存在怨恨的冤家对头狭路相逢,令人很不开心。怎样才能解脱呢?如果让佛陀来解答这一问题,无疑是叫你努力修行。因为,修行得到正果的标准是:静心养性,慈悲宽容,人心被佛心度化而二者统一。能达到这种境界,自然不会受怨憎会苦了。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正在受怨憎会苦的煎熬,我们当然不会建议他们去出家苦行,那又该怎么做呢?方法只有一个——学会忘记仇恨。没有了仇恨,自然不存在什么怨家对头,也就没有怨憎会苦可言了。其实,这也是符合佛法的。
学会忘记仇恨:
忘记仇恨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它能包容人世间的喜怒哀乐;忘记仇恨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生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有一个动不动就仇恨别人的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佛陀,寻求解脱之路。
佛陀给他一个篓子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砾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照佛陀的话去做了,佛陀便到路的另一头等他。等那人走到了头,佛陀问:“有什么感觉?”那个人回答:“越来越觉得沉重。”佛陀说:“这也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道理。当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人都背着一个空篓子,有的人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才有了越走越累的感觉。如果想过得轻松些,就要学会舍弃一些不必要的东西。而你的仇恨是你最大的负担,要想快乐,你必须学会忘记仇恨。”
忘记仇恨就是忍耐。同事的批评、朋友的误解,过多的争辩和“反击”实不足取,惟有冷静、忍耐、谅解最重要。“退一步,海阔天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忘记仇恨就是快乐。人人都有痛苦,都有伤疤,经常去揭,会添新创,学会忘却,生活才有阳光,才有欢乐。如果没有忘却,人不会快乐,只会淹没在对过去的懊悔、痛苦和对未来的恐惧、忧虑与烦恼之中,人的大脑与神经会因不负重荷而错乱,心也会被人生的一些坎坷咬噬着,永远没有喘息的机会;如果没有忘却,人们可能会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小摩擦而终生没有朋友、没有伴侣;如果没有忘却,那么我们除了在既没有多少记忆也不需要忘却的婴儿身上看到最天真的欢愉之外,我们不会看到任何一张洋溢着幸福的脸。
忘记仇恨就是潇洒。“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宽厚待人,忘记仇恨,乃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美满之道。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活得也累。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人难得在滚滚红尘中走一遭,何必寻找那么多的烦恼呢?实际上,忘记仇恨还是爱他人、爱世界的一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你千万不要拿显微镜看待周围。人人都有不足,事事都有缺憾。但是瑕不掩瑜,只要我们忘记仇恨,不刻意追求完美,我们就会从中发现自己喜欢的东西,从而拥有快乐而美好的真实生活。
断章取义:冤冤相报何时了?仇恨越积越深,将永远也没有一个终点;反之,宽恕自己的仇人,仇人自会将心比心。只要能够认识到仇争的害处,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化解矛盾,和睦相处。
(7)苦厄——爱别离苦
人生八苦第六苦为爱别离苦。爱别离苦:亲密的人在不得不分离时所产生的痛苦,往往久久不能忘怀和消失。爱别离苦,相信我们大多数人都有体会。正所谓“快乐是比较即兴的、短暂的,幸福却是持久的、需要长期经营的。”对于爱别离苦,我们的建议是:珍惜相聚的每一刻。看看我们周围,有太多的人把生活中最美好的时刻忽略了,却在与亲人分离后饱尝爱别离苦。与其如此,倒不如好好珍惜相聚的每一刻,让幸福的回忆成为生命中的永恒。
珍惜相聚的每一刻:
生活中,有多少次我们走出家门忘了说再见——或是在匆忙之中挤出一两个字来?有多少次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会与所爱的人见面?我们是否总是想着下一次要温柔一些,而下一次永远指的是明天,这是聪明的生活方式吗?
有一个叫罗文的商人请求慧能禅师为他指点迷津。罗文说:“为了生计我常年在外经商,一年中能与家人相聚的日子不过一两个月而已,所以我很痛苦。在分离的时候,盼望着与家人相聚;在相聚的时候,又为不久将分离而忧愁。禅师你说我应该怎么做呢?”慧能禅师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而是讲了一些自己的经历。慧能说:“我的师父弘忍禅师喜欢云游四海,我能见到他的日子少之又少。我记得每次与他见面的时候,我都感到这次可能是最后一次见到他。所以每次见面,都当作是最珍惜的事,我都会尽力向师父请教佛法、解答心中疑惑。现在师父圆寂了,但回想起来,每一次见面我都受益颇丰。”罗文听后深受启发,微笑着拜别了慧能禅师。
想来罗文领悟到了日常生活也该如此珍惜才对,而一个有效的方法是:将每一次见面都当作最后的一次。想想看,你可能在这次聚会之后就不会再看到你的家人了,你的言行举止会不会不同了呢?你还会斤斤计较你的父母、孩子、兄弟姊妹、配偶或任何人的小小缺点吗?而你最后想说的是抱怨责备的话,还是另外一些不同的话?或许你不想抱怨吧!
也许当你知道这是你们生命中绝对有可能最后一次的见面,你便会忘记一切,给对方热情的拥抱,并说声再见了吧!也许你会说些真心的话,而不是虚伪的故事!如果你知道这是最后一次见到你的孩子、姊妹、父母、亲戚或者配偶,你可能对待每个人都不同,你会更有耐心、同情心。你不会急急忙忙,反而会对他们微笑,告诉他们你的关心,你的心灵是完全开放的。我们不是要吓唬你,而是鼓励你珍惜自己难得的家庭。想想看,如果有一天你真的无法与家人见面时,你的心里会有多难过。这个策略能让你真正明白生活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相信你会因此更有耐心与爱心。你的生活了将会更轻松美好,值得骄傲。
断章取义:相聚的一刻,不也正是我们别离苦后等待已久的一刻吗?美好的记忆并不会随便产生,而是要我们刻意使它产生。当你懂得珍惜相聚的每一刻时,你幸福的记忆就会丰富起来,即使在别离苦后也能找到快乐。
(8)苦厄——求不得苦
人生八苦第七苦为求不得苦。求不得苦:追求、欲望和期盼难以实现且很执著想得到的东西而得不到,往往是很折磨人的。人生苦短,韶华难留。选择目标,就是锲而不舍,以求“金石可镂”。但若目标不适,或主客观条件不允许,与其蹉跎岁月,师老无功,倒不如学会放弃,如此才有柳暗花明,再展宏图。班超投笔从戎,鲁迅弃医学文,都是“改换门庭”后而大放异彩的楷模。可见,如果能审时度势,扬长避短,把握时机,放弃,既是一种理性的表现,也不失为一种豁达之举。
学会选择,学会放弃:
生活在五彩缤纷、充满诱惑的世界中,每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会有理想、憧憬和追求。否则,他便胸无大志,自甘平庸,无所建树。然而,历史和现实生活告诉我们:必须学会放弃!放弃,其实是为了更好地得到,是在放弃中进行新一轮的进取,绝不是三心二意、见异思迁。
亲鸾上人九岁的时候,父母双亡,便拜慈镇禅师为师出家修行。
亲鸾上人非常羡慕师父取得的成就,他很想成为像师父一样的人。而且他的理想更远大,要超越师父,在一切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不但学习佛法,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研习。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在其他方面都有长进,但参禅悟法进步始终不大。他很苦恼,就向师父求教。
慈镇禅师说:“我们登山吧,到山顶你就知道该如何做了。”
那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亲鸾上人喜欢的石头,慈镇禅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亲鸾上人就吃不消了。“师父,再背,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他疑惑地望着慈镇禅师。
“是啊!那又该怎么办呢?”慈镇禅师笑问。
“该放下。”
“那为何不放下呢?背着石头怎能登山呢?”慈镇禅师笑了笑说,“其实,人要有所得必要有所失,只有学会放弃,才有可能登上人生的极致高峰。”
亲鸾上人一愣,忽觉心中一亮。
从此,他放弃了琴、棋、书、画,一心参禅悟法,终成了日本一位著名的禅师。
其实,放弃之所以难做到,是因为它看来就是承认失败、就是认输。在我们所受到的教育里,强者是不认输的。所以我们常常被一些高昂而英雄气的光彩词语所激励,以不屈不挠、坚定不移的精神和意志坚持到底,永不言悔。是的,人需要百折不回,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向目标而奋斗。但是,奋斗的内涵不仅是英雄不言悔、不屈不挠地对原来的目标坚定不移、忠诚不二,人生的道路还常常需要修正目标、调校方位,在死胡同坚持走到底的并不是英雄,死不认输只会毁掉自己。这种人连自己的心结都没有胜过,怎么可能成为强者,成为英雄?不过是畏惧失败、没有自信罢了。
断章取义:真正的强者,还要学会认输、学会放弃。放弃了才能重新选择,才有机会获得成功。这样的放弃其实是为了得到,是在放弃中开始新一轮的进取,绝不是低层次的三心二意。拿得起,也要放得下;反过来,放得下,才能拿得起。荒漠中的行者知道什么情况下必须扔掉过重的行囊,以减轻负担、保存体力,努力走出困境而求生。该扔的就得扔,生存都不能保证的坚持是没有意义的。
(9)苦厄——五阴炽盛苦
人生八苦第八苦为五阴炽盛苦。五阴炽盛苦:是指人生一切综合性的烦恼痛苦。五阴同五蕴,即色、受、想、行、识。人们对于五蕴执著,就会因此而产生种种痛苦。那又该如何解脱呢?其实很简单,正如亲鸾上人回答的那样——“该放下”。放下就是快乐。放下我们肩负的包袱,轻松前行,快乐就在不远处等待着我们。
放下就是快乐:
佛典故事:一个国王为了寻找快乐,命大臣四处为他寻找。一天大臣遇到一个自称“没有一天不快乐”的游僧,问其原因,游僧说:“我曾经因为脚上没有鞋穿而沮丧,直到有一天,在街上看到一个没有脚的人。”大臣顿悟,原来快乐如此简单。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无忧无虑,天天快乐。殊不知,快乐如此简单,它就在我们眼前,可我们却不曾发现。我们总是不断地回忆着童年的天真与快乐,回忆着它的无忧无虑,回忆在父母祖辈呵护下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当我们一天天长大,当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时,我们童年心中的景象已面目全非。在名利的诱惑下,我们一天天在世俗的旋涡中越陷越深。我们肩负着追求名誉、金钱、权势等太多的负累,不停地为自己描绘着自以为快乐如风、前程似锦的蓝图。每一步前行,脚印深深,气喘吁吁,可我们依然心甘情愿,肩负到底。
对此,佛经典藉中的另一则故事给我们同样的感悟:
一个富翁背着许多金银珠宝到处寻找快乐,可当他走过千山万水仍未找到快乐,沮丧地坐在山道边,问一个背着一大捆柴草从山上走下来的僧人,为何自己没有快乐?僧人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着汗水说:“快乐也很简单,放下就是快乐!”富翁顿时开悟:自己背负着那么重的珠宝,总怕人抢,怕人暗算,整日忧心忡忡,快乐从何而来呢?
时下,人们成天名利缠身,快乐从何而来?成天陷入你争我夺的境地,快乐从何而来?成天心事重重,阴霾不开,快乐从何而来?成天小肚鸡肠,心肠如豆,无法开朗,快乐又从何而来?我们就是这样,常常追逐着快乐,却总放不下心中的累赘,其实,快乐是简单的。快乐是一种心情,一种顿悟之后的豁然开朗,一种重负顿释后的轻松如意,一种云开雾散后的阳光灿烂,更是一种人生达练的哲理与智慧。一句话,放下就是快乐。
断章取义:我们常常期待成功之后带来的快乐,却忽略了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细节小事,快乐在此隐藏,当我们迷茫、沮丧、失望之时,为什么不在这些平平凡凡的细节中领悟生活原本的颜色,寻找那份纯真快乐呢?
六、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此。
(1)因缘和合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此。”“舍利子”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内容,只是佛陀对徒弟们的一种亲切的称呼,相当于今天的同志们、同学们、弟子们之类。“色”并非指姿色、颜色,而是指可见的物体,如人、动物、物品、山水等。“空”并不是说什么也没有,只是我们看不见罢了。“空”是指不可见的物质基本颗粒。《心经》的第二自然段讲的是“空观”理论,即宇宙的本质和本源是无色状态的空相,这个空,在长时间的物质演变中因缘和合逐渐形成了色的物质状态。这个“色”和“空”对立统一,根据因缘和合条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简单地说,“色”是万物的统称,各种物质皆是由那些具备各自性质的分子、颗粒、细胞等所组成,每个物体都有其各自形成的原因。如在海边的晒盐场,临近的海水在一定时候被放到晒盐池中,经过阳光照射、风化蒸发,到一定时间,水分不见了,剩下晶莹的盐粒。盐的形成是有原因和条件的,这在佛法中称为“因缘和合”,属于缘起法。即有此条件生此,有彼缘分生彼。缘分和因果往往是相联系而交织在一起的,该有的缘分舍不去,因果的关系脱不掉,因为大自然的规律是我们无法抗拒的。缘起缘灭,要顺其自然、不可强求。
万事随缘不强求:
缘起缘灭,要顺其自然、不可强求,正如庄子在《南华经·内篇·大宗师》中所说:“不用心智去损害道,不用人为去帮助天,这样的人就叫作真人。”也就是要安时顺世,乐天知命。同样,从人的事业功绩上来看,虽然人力可以胜天命,然而功名富贵却也强求不得。因此,一方面要努力奋斗,另一方面遇上不如意、不得志时,要能“安守天命”。
夏日的傍晚,一个中年的男子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白胡子艄公救起。
“你身强力壮,为何寻短见呢?”艄公问。“我经商十载,两年前发家致富,如今却赔掉了所有家产,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希望呢?”中年男子哭诉道。
“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艄公又问,中年男子眼睛亮了:“那时虽然贫穷、劳苦,但也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当时你有万贯家财吗?”“当然没有。”
“那么,你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到了两年前,现在你又无忧无虑、自由自在了。请上岸吧!”话音刚落,白发艄公已飘逝而去。中年男子如做了一梦,他揉了揉眼睛,想了想,离岸而去。他没有再寻短见。
智慧的生活方式是万事随缘。有成就而不狂喜、不得意,不成功也不忧郁,总是心存高远,不怨天尤人,安分且随缘,这样就对万事万物都能通达乐观。能把一切都看得淡薄,自然无忧无虑。
断章取义:古人云:“得而不喜,失而不忧;知分之无常也。”意思是说,得到了荣誉不必狂喜狂欢,失去了也不必耿耿于怀、忧愁悲苦,这里面有一个哲理,即得失界限不会永远不变。一切功名利禄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得而失之,失而复得经常发生,意识到一切都可能因时空转换而发生变化,就能把一切都看淡、看开,做到凡事顺其自然了。
(2)万物皆空
佛用缘法和因果论解释色与空的关系,即色是物质的宏观表现形态,空是物质的微观表现形态。微观物质是分解后的最小单位,被称为基本颗粒,这个基本颗粒叫做空。如此一来就更简单易懂了:色是具有一定属性的基本颗粒由因缘化合和演变而成为色;空是有形物体的彻底分解成基本颗粒而归于空。
作者:黑蛋文化
专栏简介:专业解读:清静经、阴符经、心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