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会议上,华为就创立鸿蒙生态班落户问题展开讨论,时任华为董事的何庭波向任正非发问:

“我们为何不选择清华北大,而是选择西北工业大学?”

令何庭波没想到的是,任正非一个反问:“如果将来人跑了,你负得起这个责任吗?”

所以,从任正非的言语之间可以看出,他是非常清楚拥有人才的重要性。

随着时代一直在发展,我国经济水平也在飞速增长,在国家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一些优秀人才接二连三涌出,其中许晨阳就是其中之一。

他当时被媒体称为是“新一代的华罗庚”,与张伟、恽之玮和朱文韵等人被誉为北大数学“黄金一代”。

但是令人遗憾的是,这4位人员虽然都在数学研究领域上取得过巨大成就,获得过“科学突破奖”,但是后来除了许晨阳以外,其他3位全部选择留美发展。

其中,张伟在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执教;恽之玮曾经在耶鲁大学任教、后又在麻省理工学院担任教授;朱文歆则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数学系当教授。

许晨阳虽然留下,可是在北大执教6年之后,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义无反顾选择转投美国,最后只留下3句话,让无数人为之沉默。那么,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呢?

1981年,许晨阳出生于重庆的一户普通家庭,家境并算不上富裕,但是小时候的他在数学方面就有极高的天赋,其他同学们都在学习怎样玩乐,他却能够静下来去解答数学题,还经常让家人给他出一些难题。

对于孩子的这种天赋,许晨阳的父母也非常支持,用尽一切希望给孩子一个光明的未来,就这样,4岁的许晨阳就已经完全掌握了数学运算中的加减乘除,在当时很多人眼里他已经是一个“小神童”。

后来,许晨阳长大了以后,他又开始对奥数题产生了浓厚兴趣,甚至还将解题当成一种乐趣,就连他的老师也认为他是清北的苗子。

很快,许晨阳的老师发现,许晨阳具有一个天赋,他读书理解力和记忆力远超同龄人,尤其是在数学领域,但是许晨阳在学习上并没有懈怠,而是更加努力勤奋。

与此同时,他在数学方面的成绩也一直都很优秀,从小学一直保持到高中。

后来,相关部门前往各大学校选取人才进入四川省数学代表队,参加奥林匹克竞赛。

许晨阳也不负众望,最后在总决赛中一举夺得金牌。许晨阳也在不久后便被提升前往“国家数学集训队”学习。

最终,1999年18岁的许晨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数学系,而当时北大数学专业也是该校的王牌专业,能够考进这个专业的人少之又少。

上了大学以后的许晨阳也并没有骄傲自满,相反,他通过自学,在大三时就提前完成了4年的课程。

随后,许晨阳又在北大攻读硕士,2004年许晨阳硕士毕业后,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决定出国留学。

不久之后,他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发出申请并成功通过,随后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博士。

普林斯顿大学位居美国名校前10,这里曾经产出过69位诺贝尔奖获得主,而数学界的最高奖项“菲尔兹奖”得主在这所学校中也诞生过15位之多,其他类型的获奖就更加数不胜数了。

许晨阳的这次选择就注定他将走上不同寻常的道路。

在普林斯顿大学就读期间,许晨阳依旧潜心钻研数学领域,他还将代数、几何的非常复杂的数学类目作为研究对象,他也非常乐于与同学和导师探讨。

在回顾起当时的祖国,在学术方面的贫瘠,许晨阳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学成后归国。

2012年,许晨阳在普林斯顿大学完成博士后课程之后,放弃了美国高薪以及国外优秀企业的招揽,而是接受了北京大学抛出的橄榄枝,回国任教。

而许晨阳在业余时间也经常会在实验室继续钻研,不断地在数学领域创新摸索,还大大提高了北大代数几何方面的教学水平。

与此同时,他也获得了很多数学界的奖项,比如“拉马努金奖、青年科技奖”等等。凭借许晨阳的成绩,他在我国数学领域绝对是杰出的人物。

然而在北大执教6年后,也就是2018年,许晨阳从北大离职,义无反顾地选择再次前往美国,而他也遭到各界的指责声。

有人说,他享受了国内的待遇和资源后,却投奔美国,丧失道德的底线。

但是许晨阳后来对于当初的离开,列出了3大理由,引人深思:

1、他说国内学术界造假问题严重,比如花钱就可以解决论文问题,因为现在很多科研人员的晋升凭借的都是论文和期刊的数量。

2、科研风气不好,有的人论文就是凑字数,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遍地开花。

3、论资排辈严重,如果想要申请科研经费,就必然少不了论资排辈这一关,而国内讲究的“资历”是看年龄,而不是看你的科研成果。

但是对于像许晨阳这些青年科学家而言,没有所谓的老“资历”怎么办?科研经费很难批不下来,继而无法搞科研。

也就是说,对于许晨阳而言,他只能无限的耗下去,用时间去换取所谓的“资历”。

前几年时,不知知网为何物的北大博士生翟天临事件就曾物议如沸,以及仝卓私自修改高考往届生身份,结果竟然获得大学通知书的事件等等,都说明造假之风严重。

而许晨阳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偷窃别人的成果。

因为别人拿一生的时间去拼搏,换来的东西,最后却被一些只知道投机取巧、不干实事的人占了先机,这无疑是对那些兢兢业业的研究人员最大的讽刺。

很多网友肯定会拿钱学森,邓稼先那一代前辈与现在的科学家们做对比,那个时候我们中国比较落后,钱学森等前辈依旧肯回国做贡献,当然是值得学习的。

但钱学森,邓稼先那一辈人与现在所处的时代不同,因为当年我们国家正处于发展初期,急需人才,并且受到高层的重视,所以得到重用,且获得很大的支持。

针对人才流失的问题,曾任清华大学副校长的施一公曾这样讲过:我们中国不缺人才,但我们缺少顶尖人才,人才流失与科研环境和教学水平有着直接关系。

有人曾这样说过,如果是1~2个人离开,那可能是他们自身的原因,但如果是一群人都离开,很大程度就不是个人问题。

首先,许晨阳既然当初肯回国在北大任教,这就说明他的初心一开始就是想为国效力的。

但当他看到前进的道路被层层阻碍,或许当他看到自己凭借一己之力无法改变后,便会心灰意冷。他可能也是一个不愿意做逆来顺受之人,以至于最后离开北大。

这些年来我们国家流失的人才并不只有许晨阳一个人,清华大学年轻教授--颜宁在生物科学领域贡献巨大,然而在清华大学任教10年后,她也同样选择了离职,前往美国。

虽然我们国家近些年来已经逐渐在改变,但是跟国外相比,确实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而科学工作者们想要的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科研环境,这才是今后再慢慢改进的地方。

臧其超老师曾经在一期视频中这样说过:“为什么我们留不住人才?是因为我们没有凤凰窝,凤凰来了不栖息,如果有一天我们搭建好了凤凰窝,凤凰还会飞走吗?”

举报/反馈

寻史记实

2.4万获赞 929粉丝
寻史记实,记录人物,记录过去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