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郊的妙峰山上,有座始建于明代的金顶娘娘庙,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就“住”在庙里。清代乾隆年间,金顶娘娘庙扩建后升格为灵感宫,此后嘉庆皇帝又赐匾“敕建恵济祠”。金顶娘娘庙名气越来越大,妙峰山庙会的规模也随之扩大,香火越来越旺。据《道光咸丰以来朝野杂记》载:“四月初一至十五日,为京西妙峰山碧霞元君开庙之期,凡京城士女商贾,多往进香,远达数百里者,亦年例前往,且有徒步之重,结队前往,不惮劳也。”
每届庙会期间,香客多达数十万人。朝顶进香的同时,上百档香会(现在称花会)的中幡、高跷、秧歌、五虎少林棍等走会队伍,纷纷进山酬神献艺。而香会的文会也沿着香道设置茶棚,供茶舍粥,整修道路,提供照明,修补衣鞋,为香客免费服务。400余年的庙会沉淀成了一个厚重的民俗文化,也绘出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北京民俗风情画。
四条香道茶棚众多
妙峰山地处门头沟区涧沟村,与昌平、海淀区交界,是此地最高峰。据清代《燕京岁时记》载:“庙在万山中,孤峰矗立,盘旋而上,势如绕螺。前者可践后者之顶,后者可见前者之足,自始迄终,继昼以夜,人无停趾,香无断烟,奇观哉……以各路之人记之,共约数十万……香火实可甲于天下矣。”这段资料形象地记述了当年妙峰山进山香道的景况。据《妙峰香道考察记》载,当年登山上香有两个方向,海淀区和昌平区的香客从北面登山,有三条主线。门头沟区的从南面登山,只有一条主线。总共四条香道上,上山香道共有茶棚35个,分别为:老北道沿途8个,中北道7个,中道10个,南道10个。
《妙峰山琐记》记载:“四条进香山道,南道山景幽胜,中道、老北道亦佳,中北道次之。以道里计,则中道最近,中北道稍远,老北道又远,南道最远”。北面的香道,又有平原和山区之分,要从德胜门、西直门出城奔妙峰山,得先经平原地带到山脚下,平原香道其实就是通往山区的马路。中北道由北安河进山,老北道由石佛店进山,中道由大觉寺进山。比较起来,平原上的茶棚一般规模较大,设备完善,但形制大同小异,现在早已销声匿迹了。不过,一些茶棚的名字保留了下来,如海淀区的茶棚路,北务村西的茶棚村、茶棚胡同,以及新开辟的茶棚公园等,让人们还能记住它的历史。
庙会会期为每年农历四月上半月。这正是初夏炎炎热季,香客们长途奔波,爬山流汗,口干舌燥,饮水是头等大事。于是,有人在各条香道上遍设茶棚,供应茶水。茶棚初始是用松木等树干搭成的席棚,后来发展为利用附近庙内房屋或新建房屋开设。虽有了固定茶室,人们仍习惯称“茶棚”。茶棚是香道上的标志性建筑,每隔数里就有一处,内供娘娘及其他诸神神位,所以人们又称为“娘娘行宫”。茶棚不仅供茶,有的还供粥、馒头,大的茶棚还可以留宿。这一切都是免费的。其资金来源都是由香会(文会)组织,由那些虔诚的富绅豪商捐赠,也有部分是善男信女捐赠的善款。
这里先介绍一个平原茶棚——公益助善头道茶棚。该茶棚位于德胜门外松林闸旁,是从中北道、中道进山的第一棚,故称头道茶棚。香会期间朝山香客多在此聚齐,再结伴上山。因这里离城最近,各档香会在此表演献艺,附近居民也争相来此观看,热闹非凡,成为当地一件盛事。
四条香道中,中道附近的名胜古迹较多,有大觉寺、西竺寺、胜果寺、普照寺等,是清代通往妙峰山的主路,全长35里。不过,到了清末,香客进香多走中北道。中北道虽然比中道多了几里路,但经过清末修缮,道路状况最好。中北道自古就是沟通山内外的通道,为明代所建。到清末又修成了石板道,行走更为方便。据说清末重修中北道是由大太监安德海掏的钱,当时因慈禧太后要去妙峰山进香,安德海为讨好主子,怕路上颠簸,自掏腰包将此道修成了石板台阶道,宽七尺。据史料记载,中北道重修后“坦迤整洁,高而不危”。自北安河至金顶圣母殿的香路共为六段,每段都有茶棚,相隔八里。整修后的路况良好,慈禧进香后很是满意,还重赏了安德海,这条道也就成了香客最多的道。
据史料记载,南道是金代仰山古道,当年仰山栖隐寺主持僧希辨和尚步行15里下山背米,就走此道。该道是妙峰山四条香道中最长的一条,其沿途风光秀丽,景点众多。琉璃渠村位于南道进山的山口之处,进村有一座过街楼,上勒“妙峰山正路往西”七个大字。入门向前,道路渐高,有一庙宇式院落,红墙绿瓦,气宇轩昂,这就是万缘同善茶棚。它是所有香道茶棚中规模最大,也是现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茶棚。该茶棚占地约五亩,中路为供殿、茶棚,左路为车马院,右路为井院。正殿供奉着五彩琉璃观音大士像,灯炉供器全是琉璃制品。两廂配殿各五间,全是绿琉璃瓦盖顶,富丽堂皇,雍容华贵。该茶棚之所以如此气派,是因为它原是清代工部琉璃厂厂主赵花农修建的。赵花农把修建颐和园剩余的琉璃瓦用来修建此处,在朝廷中备过案,后来才改做茶棚行德善之事。从此处进山后全是羊肠小道,山道狭窄,崎岖不平,车马无法行进。所以只有在这里寄下车马,改为歩行爬山,因而这个茶棚又成了交通转换站。
天津香客多走老北道
明清之时,一些天津百姓信奉妙峰山上的王三奶奶,热衷于在庙会期间成群结队到妙峰山朝顶进香,因为他们上妙峰山均走老北道,所以老北道上的八座茶棚主要由天津人修建。据说王三奶奶是明代末年香河人,她医术高明,在京、津一带专为人免费治病,手到病除,医好病人无数,最后她坐化在妙峰山。山顶正殿供奉碧霞元君,东侧殿供奉财神和王三奶奶,天冿人到了妙峰山,都要拜王三奶奶。天津的富商、香客、施主都热衷维修老北道的茶棚,庙会期间,从老北道夜间登山的香客们,既不用提灯笼,也不用举火把。因为这条道上每隔数十米就挂有一盏耀眼的汽灯,光照如同白昼,所以在晚上,老北道是人流最多的香道。当时在明亮的汽灯下,登山香客络绎不断,颇为壮观。
老北道上的汽灯是天津公善汽灯会所捐,根据该会记载:“老北道历年沿路所点汽灯,所有一切资费,皆有本会自行筹备。”后来,天津阖郡路灯会也参与了资助。
大风口茶棚位于海淀区与昌平区的交界处,是老北道上最大的一座茶棚,可供100余人食宿。它原是一座三进大院,有房30余间。进门便是一大片空地,是各路香会表演的广场。院内正殿供奉着娘娘和观世音大士,配殿供奉王三奶奶及胡三太甲,一切均仿妙峰山娘娘庙的格式,其规模仅次于娘娘庙。所以有些老残病孕的香客,由于身体原因,无法登上崎岖难行的妙峰高山,走到大风口茶棚,就在正殿烧香叩拜,然后返家。据说也能达到去金顶娘娘庙同样的效果,这叫“顺香”。
老北道都要从车耳营进山,车耳营也是有历史典故的。据说明朝名将戚继光在镇守内长城时,曾在蓟州、昌平等地主持练兵,并在此建车营。“车营”是用新式火器装备的兵种,是现代炮兵的先驱。时间长了,当地就被叫成了车耳营。该村有两个茶棚,一个就在村里的关帝庙,其待客供茶与一般茶棚相同。另一座茶棚称为“遥吟俯畅茶棚”,它是前门外干井胡同韩氏、崇文门内新开胡同李氏等人创建的,属梨园香会所办,故称此名。它供奉之神也颇有特点,其正殿供的是梨园之神——唐明皇。所以进山上香的戏曲界名优名伶们,都喜欢到这里来。先拜梨园之神,然后喝茶、聊天、歇脚。
除了梨园茶棚外,老北道上还有一处电影界人士办的茶棚,那就是贵子港茶棚。它是老北道上的最后一座茶棚,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到金顶娘娘庙了,一种胜利在望的喜悦往往充满了香客的心头。这座茶棚规模不大,原由昌平双塔村的周氏创办,后因财力不支,不能为香客供应茶水了,但周氏没有因此放弃,而是每天到山涧去搬运经冬的冰块供香客解渴。《妙峰山琐记》中有此记载:“棚今不举。都管为双塔村周姓,已末年有周氏一人自取涧中冬日冰雪,施供人饮。”
1933年初夏,电影界人士张玉亭由老北道上妙峰山进香,来到这里后,看到茶棚早已停办,残垣断壁,荒败不堪,深为惋惜。他有意出资重建,但又因人地生疏,惟恐好事不好办,很是犹豫不决。第二天他登上金顶进香以后,宗镜方丈请他品茗,他便把打算重修茶棚一事和盘托出,方丈欣然应允。于是,张玉亭出资将贵子港茶棚重修一新,茶棚的大铁香炉上篆刻着“妙峰山老北道贵子港天津张玉亭粥茶棚虔贡”。当香客向他致谢时,他回答说:“修庙供三宝,施茶解渴烦。做善事不计个人得失。”
贵子港茶棚重修以后,共有房屋八间。正殿供碧霞元君,东配殿为圣佛殿,西配殿奉王三奶奶神像。而西殿为大仙堂,内供奉老蟒爷、蟒大爷、蟒四爷的牌位,可能是当地的地方神灵吧。相传此地北面山中原有一个大仙洞,所奉之蟒仙可能由此而来。总之,是一种迷信的产物。
张玉亭先生是北京最早的电影摄影师,拍摄过《平津采风录》《故都春梦》《西太后》《济公传》等影片。1929年孙中山先生灵柩移往南京,他随行拍摄了巨型纪录影片《奉安大典》。纪录了孙中山先生灵柩从香山碧云寺启运,直到南京50万人敬迎之空前大典。1953年张玉亭病故后,就安葬在他岀资重建的贵子港茶棚旧址处,他的墓地一直得到当地村民的尽心保护。
(原标题:话 古人如何上妙峰山赶庙会)
来源:北京晚报 | 作者 董梦知
流程编辑:U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