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湛高铁所涉珠江大桥改建效果图。受访单位供图
珠江大桥改建后,一座新老桥遥相呼应的文创公园即将出现。受访单位供图
广湛高铁即将“进城”,枢纽互联互通大提速,途经广州历史建筑百年大桥——珠江大桥也将迎来一次“华丽改观”。
近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广湛高铁所涉珠江大桥历史建筑保护方案》征询意见公示媒体解读会。记者从会上获悉,广湛高铁选线方案将利用广茂铁路通道进入广州站,广州枢纽段由原二线普速铁路升级为四线高速铁路,其中涉及到珠江大桥改建。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专家咨询会、专家评审会审议后,该大桥最终选定“保西改东”的改建形式,即对珠江大桥的东桥拆除部分后再建新的高铁桥,重要构件钢桁架和两处上世纪30年代的老桥墩将迁于大坦沙岛的双桥公园内实行异地保护,对珠江大桥的西桥原址原状保护。该《方案》从6月6日起公示一个月,将于7月7日召开听证会。
●南方日报记者 刘珊 通讯员 穗规资宣
百年大桥串起珠江两岸
珠江大桥在广州铁路发展史上有着重要价值,是广三铁路与粤汉铁路联通的历史见证者。
珠江大桥演绎的“双桥”故事可以追溯至80年前。
20世纪30年代,陈济棠治粤期间,于1933年至1937年间开建的跨江桥梁“西南大桥”,便是珠江大桥的前身,后因种种原因,这座大桥仅完成部分基础工程即停工。直至1958年,珠江大桥正式动工修建,东桥则沿用了“西南大桥”的老桥墩。
1960年10月1日,珠江大桥建成通车,大桥分为东桥和西桥,东桥由中山八路跨越珠江至大坦沙岛;西桥由大坦沙岛跨越珠江接上广佛公路和芳村大道,这便是“双桥”的由来。
珠江大桥东连西关、西接芳村,是串起珠江东西两岸的重要通道,也是广州与佛山衔接的重要节点。彼时,珠江大桥的正式通车,更是打通了广州与西南地区的铁路枢纽连接,原本的广三铁路得以与京广铁路、广九铁路相连,广东地区接入全国铁路网,也奠定了广州铁路核心枢纽地位。
2005年通车的珠江大桥公路桥,是广州主骨架路网向西联系的重要出口,也是广佛同城的重要交通走廊和广州主城联系芳村地区的最重要通道。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马小毅表示,从交通流量来看,目前进、出城的日交通量分别约为5.7万辆和5万辆,高峰期小时交通量约分别为3600辆和3200辆,且呈逐年增加态势,这反映了珠江大桥公路桥在广州过江桥交通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在全部的通过车辆中,与佛山联系的车辆约占1/3,也说明珠江大桥公路桥对广佛同城的重要贡献。
目前,珠江大桥公路桥也是大坦沙岛进出市区的唯一通道,高峰期约2300辆车/小时通过该桥进出市区,广湛铁路桥建设期间,珠江大桥公路桥的交通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续写“双桥烟雨”
每逢下雨,从远处观望珠江,江面烟波浩渺,横跨的珠江大桥飞架于碧波之上,“双桥烟雨”因而得名。1963年,珠江大桥以“双桥烟雨”入选新中国成立后首次评选的“羊城八景”。
“珠江大桥作为广州城市交通网络历史变迁的重要见证,本次改建更应从活化利用的角度思考如何突出珠江大桥‘双桥烟雨’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荔湾区政协委员潘益民表示。
根据保护方案,珠江大桥西桥原桥将保持原貌,广湛高铁新桥则位于原桥两侧,立面沿用原桥钢桁架形式。原桥延续人行与非机动车通道功能,铁路功能移至新桥。原铁路通行空间内可增添漫步、展示、零售等休闲功能,打造串联西起芳村、经大坦沙、延伸至中山八路的慢行系统,为行人提供了更多的活动场景,给原桥注入新的活力。
珠江大桥东桥原桥则改造升级为高速铁路桥,延用原桥钢桁架形式,保持原有风貌。为满足通航要求,原桥须拆除2处旧桥墩,原址保留4处旧桥墩,对于保留的旧桥桥墩,拟采用门式墩形式进行抬高保护,并进行修缮维护,新旧桥墩并存。1榀钢桁架和2处桥墩拟于双桥公园异地保护,并作展示利用。
该桥改造目前的初步设想是,钢桁架放置在双桥公园西园与东园之间的桥中南路上,可与人行天桥功能结合,作为珠江双桥历史展示长廊;桥墩拟活化利用,进行历史文化展示;双桥公园与西桥原桥、东桥通过城市漫步道进行串联,叙述双桥百年历史。
改建后的珠江大桥采用原桥的钢桁架形式,延续其传统风貌,作为“双桥烟雨”的新物质载体,延续了双桥在民众心中的历史形象及城市情感记忆,一并构建联系芳村和西关老城区、跨越大坦沙岛的铁路历史文化空间廊道,接力创作百年双桥历史故事。
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规划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军看来,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最重要的不是为保而保,而是活化利用,继续发挥它的历史价值和功能,该大桥的概念规划下一步还需要跟周边交通、产业、服务等功能融合,异地保护的构件通过活化利用发挥其历史价值。
“作为承载广州与佛山、粤西联系的历史记忆的一条铁路,在高铁时代仍能发挥功能,对历史的传承非常重要,新建的双桥在形式上仍用原来的钢桁架形式,又完整地保留了西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双桥烟雨’的景观价值和历史记忆。”王建军表示。
联通粤西重要廊道
新建广州至湛江高速铁路是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粤西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落实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实现新型城镇化发展、沿海经济带综合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该工程计划于2025年12月通车。
作为广茂铁路上由佛山三眼桥进入广州站的必经之路,珠江大桥上建设广湛高铁,将使其由一座二线普速铁路桥升级为四线高速铁路桥,广湛高铁建成后将实现“高铁进城”。
高铁为何要“进城”?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原总工程师潘濬源表示,广湛高铁引入广州站,有助于提升交通运输效率,更加方便中心城区的旅客出行,进一步升级城市功能,也是完善国家铁路网布局的需要。
“广州是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广湛高铁的引入将有助于提升广州城市功能,高铁替代普铁,实现‘客内货外’,可以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路基升级为桥梁,可以减小铁路对城市的阻隔。”潘濬源说。
为何广湛高铁在三眼桥进入广州西段的线路,须由二线升级为四线?
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工程建设指挥部总工程师唐重平解释,广州西至三眼桥段是广州枢纽西向、南向列车进出广州站的必经通道,也是枢纽东西向、北西向通过车最顺直的径路,随着白云站改扩建完成、广州站改扩建工程拉开帷幕,届时,既有双线铁路120对每日的运输能力,将成为制约两个特大型客运站往枢纽西向发车的瓶颈。
从运输组织上分析,广州西至三眼桥段承担了广湛高铁全部车流,以及贵广、南广、广州南联络线、广佛肇城际等铁路部分车流引入广州站、白云站的需求。
“根据预测列车开行需求,未来广州西至三眼桥段列车开行频次将达到243对每日,甚至提升至273对每日,已远远超出两线铁路的运输能力,迫切需要将该段现状的两线普速铁路升级为四线高速铁路。”潘濬源表示。
从广湛高铁修通到珠江大桥改建,种种举措将有助于满足广州西向日益增长的运量需求,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和粤西、海南、北部湾地区以及西南、西北方向的联系,对促进广佛同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起着关键枢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