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1、离开中国后,马斯克就开始动员中国供应商投资墨西哥;
2、德国工商大会的调查也显示,结束清零后,在华德企的投资情绪仍显悲观;
3、外企构建“中国+N”供应链,是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下降、中国对外投资增加的主要原因;
4、结束清零后,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不增反减,前4月同比减少15%。
一、离开中国后,马斯克就开始动员中国供应商投资墨西哥
最近几天,许多外媒报道了5月底旋风访华的马斯克,返回美国后没过几天,特斯拉就开始寻求在墨西哥复制上海超级工厂的模式,包括其供应链。
为此,这家电动汽车制造商敦促其中国的供应商在墨西哥建立生产设施,否则就有被抛在特斯拉供应链之外的风险。消息人士称,供应商担心如果不及时采取行动,就会失去特斯拉的大订单。
报道称,有一些特斯拉的中国供应商已经在墨西哥建立了办事处,并计划在特斯拉的超级工厂周围建厂。
宁波旭盛集团是一家精密铝合金零件生产商,该集团在2023年3月份宣布在墨西哥建设一座价值2.76亿美元的工厂,其建设项目已在进行中,计划于 2024 年 7 月至 8 月投产。这与特斯拉第三代紧凑型EV的计划投产时间相吻合。
另外几家来自中国的生产线设备制造商也在墨西哥设立了办事处。还传言称特斯拉的电池供应商宁德时代正在考虑在墨西哥建厂的可能性。
外媒的报道都提及,“特斯拉的步伐很紧急,供应商如果不及时做出回应,可能会损失数亿元人民币的订单。整个话题可能与最近埃隆马斯克访华有关”。
二、德国工商大会的调查也显示,结束清零后,在华德企的投资情绪仍显悲观
6月9日德国之声报道称,上周四(6月8日)德国工商大会(DIHK)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放弃严格的“清零”政策之后,德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并没有出现反弹。经济复苏迟缓和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都对中国商业前景构成了压力。
根据DIHK5月份对288家德国公司进行的一项调查,约55%的德企计划在未来两年内进一步对华投资。这略高于去年的51%,但相较2020年和2021年超过70%的比例,本次调查结果仍偏低不少。
调查还显示,近五分之一的受访公司已经搁置了在中国的业务计划,并正在将投资从中国分散出去。六分之一的公司在为“最坏情况”做准备,包括可能撤出中国。
这项调查正值欧洲对中国的态度发生转变之际,这种转变旨在减少欧洲对这个亚洲超级大国的战略依赖。此前,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和随之而来的能源危机凸显了过度依赖的风险。
而德国联合政府内部仍对华经济政策也存在分歧,如绿党和自民党一直在推动采取更鹰派的姿态,导致柏林不得已推迟公布其新的对华战略。
2022年12月,绿党执政的经济部还曝光了一份战略文件草案,其中包括建议对德国在中国的投资进行检查,经济部长哈贝克也主张对德国某些行业进行出口管制。
德国工商大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晏思说:“地缘政治对落地中国的公司有深刻影响,促使他们推动本土化和多样化战略,作为风险管理措施。”
三、外企构建“中国+N”供应链,是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下降、中国对外投资增加的主要原因
其实,不仅部分德国企业计划将投资从中国分散出去,马斯克离开中国就加速实施供应链分散转移战略。苹果的库克3月在北京强调了iPhone制造商与中国关系的共生性质之后,也没有停止在中国之外的地方,敦促其供应商加大投资、扩大产量、增加占比的计划。
6月2日,NBCNEWS在一篇新闻中报道称,苹果公司在中国拥有广泛的制造基地,现在正在迅速扩大越南和印度的生产。印度知名苹果供应商的数量从2018年的7家增加到去年的14家,越南从14家增加到25家。摩根大通估计,到2024年,四分之一的iPhone将在印度生产。而在2021年,苹果中国产量约占95%。
根据毕马威2023年3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自2018年以来,其调查的在中国投资较大的132家财富500强跨国公司中,有三分之二已将生产转移到两个或更多国家。
外国资本加速在中国之外布局供应链,主要还是源于转移风险。由于中美关系正在走向日益紧张,地缘风险加剧,这些因素促使跨国公司的掌舵人开始调整投资布局,大多数跨国公司已经选择“友岸外包”或者“中国+N“的模式来重新构建避险供应链。
中国资本在疫情结束后也加速对外投资,是因为在全球供应链中,占主导地位的还是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中资企业作为供应链中的一个节点,如果不跟随整个供应链的布局,非常容易被替代,失去订单,难以生存。
其实在过去的几年里,西方公司、包括港澳台企业,一直在东南亚、北美、欧洲寻找中国生产线的替代品,称这一过程为“中国加N”,也称“友岸外包”。
由于外资与港澳台企业的商品出口在我国出口总额中占有较大比重,提供了6000多万就业敢为和一定比例的税收,他们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印度、墨西哥等地,当然会对我们的出口、劳动就业和税收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四、结束清零后,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不增反减,前4月同比减少15%
在2022年12月份结束清零政策后,很多人认为,随着疫情管控措施退出,中外交流会很快恢复正常,外国资本肯定会看中14亿中国经济复苏带来的巨大商机,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2023年2月1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就在其今日头条官方账户中发表《外资看好中国经济实现强劲复苏 “投资中国不是备选项,而是必选项”》 一文说:
海外投资者纷纷押注中国资产,其背后是对中国经济实现强劲复苏的信心。在对2023年中国经济前景的预测中,多数外资机构一致认为,疫情防控措施的优化将释放消费潜力,中国经济将在2023年率先复苏,人民币资产在全球资产配置中的优势进一步凸显。
当然,实际的数据却让人大跌眼镜。根据最接近外来投资实际情况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银行代客涉外收支表中的外来直接投资数据,银行收到的外来对华直接投资金额在2021年4季度达到2107亿美元疫情防控期间的峰值之后,从2022年一季度开始持续减少到2023年一季度,已经减少到只有1584亿美元,同比减少了15.8%。2023年4月外来直接投资为520亿美元,同比减少了9.1%,这是自2022年7月份以来,外来直接投资连续第10个月同比减少。
外国对外直接投资减少,还体现在海关披露的外商投资企业作为投资进口的设备、物品进口金额上。该金额2020年比上一年减少了46.8%,2021年减少了31.4%,2022年减少了38.6%,2023年1-5月份同比减少了35%。
不仅外来投资在持续减少,本国资本也在加速流出,对外直接投资持续增加。
2022年,我国资本对外直接投资6745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9.6%;2023年1-4月,我国资本对外直接投资2376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3.5%。
【作者:徐三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