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而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也包括心理健康,近年来,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重视。
很多家长会发现,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动不动就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媒体报道中出多次出现极端事件。近日人民日报指出: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从成人、职业群体延伸至青少年群体,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
面对这个趋势,做家长的怎么办,怎么判断孩子是不是心理健康,孩子心理健康出现问题时家长怎么做?
怎么才算是心理健康?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标准,资深心理学专家、博士生导师杨凤池教授曾在自己的讲课中提到,心理健康的孩子有四个特点。
一是爱自己、接纳自己。
一个爱自己、接纳自己的孩子,会更热爱生活,也更容易在生活和学习上找到自信,更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而不爱自己、接纳不了自己的孩子,总会觉得自己不够好,什么也做不成,不值得被爱和喜欢。
一个不爱自己的孩子,不仅很难快乐,也更容易遭遇挫折。
二是能用语言、动作等恰当表达。
身体健全的孩子,能用语言和动作恰当、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一个孩子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基本能力。如果不是因为听力、身体等原因,一个孩子无法正常的表达,比如语无伦次、大喊大叫等,很可能就是心理健康出现问题。
三是能正常与人交往。
孩子的发育包括外观、动作、语言、认知、社交、情感几个方面,各方面平衡发展,才是一个健康的孩子,社交能力是儿童发育的重要方面。
小婴儿从出生不久,就可能会面对除父母以外的其他人,到进入幼儿园、学校,到大了进入社会,都要进入集体,具备正常与人人交往的能力,才能在社会立足。
四是能适应规则和环境。
人是社会的人,从孩子能够独立行走,进入公共场所,到大一些进入集体生活,都需要适应规则,适应不同的环境,如果无法适应规则和环境,就无法独立,甚至可能会被环境抛弃。
具备以上四个特点,说明孩子心理健康,即使不优秀、不突出,也不会出现大的问题。
每个父母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心理健康,不要出现心理问题,但到底怎么做,才能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呢?
一是父母自己要心理健康。
父母心理健康情况会影响孩子,因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父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受父母思维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孩子的言行、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会模仿父母,如果父母心理不健康,就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所以父母一定要关注自己的心理是否健康,如果自己出现心理问题,要及时解决,避免影响到孩子。
二是要无条件的爱孩子、接纳孩子。
著名作家王朔曾在一个心理访谈节目里说,我不爱我的母亲,她也不爱我。
后来请出他的母亲,他当面问妈妈,你爱我吗?他的妈妈说,爱呀,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妈妈。
王朔又问:如果我是一个罪犯,你还会爱我吗?
他妈妈愕然,不知道如何回答。
现场的心理专家说,他是想要无私的爱。
父母们都经常会说,我们是条件的爱自己的孩子,可是当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当孩子在学校犯了错被叫家长,父母可能就会责骂孩子,甚至还会打孩子。当孩子考不上理想的学校,找不到好工作,父母也可能会觉得孩子让自己丢了面子。
无私的爱孩子,无条件的接纳孩子,是因为这是我们的孩子,而不是因为他(她)长得好,学习好,不给我们找麻烦,还能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让我们脸上有光。
我们爱孩子,孩子才会爱自己。我们无条件的接纳孩子,孩子才能接纳自己。
三是在孩子小时候不要长时间和孩子分离。
婴幼儿时期是安全感和稳定依恋关系建立的关系时期,如果从小没有发展稳定和安全感和依恋关系,孩子的一生都可能受到影响。比如没有自信、难以发展健康的亲密关系等。
在孩子出生后,长时间和孩子分离,比如把孩子送回老家,让老人带,或者在幼儿园时期把孩子送全托,过早的让孩子住校等,会让孩子过早的承受反复的分离焦虑,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曾见一个邻居带孙子,说儿子和儿媳在外在工作,在孩子五个月时,就把孩子给她放在家里了。
作家王朔说自己从小全托,自己的父母都认不清,所以长大了对母亲也没有感情,和母亲的关系很紧张。
四是为孩子做好示范。
有人把孩子比喻成一张白纸,因为婴儿出生后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所有的技能都需要学习,婴幼儿最初的学习都是通过模仿,而孩子接触最多的是父母,所以模仿的对象就是父母。
脾气暴躁的父母,大概率会养出脾气暴躁的孩子,想要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先做出好的示范,给孩子做榜样。
一个人出现心理问题,可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基因遗传、家庭和社会环境、重大或突发事件等,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应该正确面对、积极行动。
1、 父母反思自己,改变自己。
父母无法改变基因,也无法改变社会环境,但是能改变自己,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也可能和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关,一旦孩子出现问题,父母应该反思自己,改变自己。
不要只想着去改变孩子,问题是果,但并不是因,有时候父母改变了,孩子自然也就改变了。
2、 向专业机构或专业从业者求助。
因为心理学是非常专业的领域,父母作为普通人,没有专业的知识和技术,很难改变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父母通过努力仍不能有效改变,建议向专业机构和专业从业者求助,专业的帮助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