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出台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显示,2023年结婚登记人数有814.33万对,自2013年以来连续7年下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离婚率却节节攀升,2023年全国离婚人数为433.9万对,也就是说,每两对新人结婚就有一对多的旧人离婚。离婚率为3.09%,而在20年前,离婚率还不到1‰ 。
这种反差让我们忍不住发问,难道现代人的婚姻就如此脆弱吗,到底什么才是破坏我们婚姻的罪魁祸首?
“你觉得离婚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
要是你把这个问题发到闺蜜群、姐妹群、朋友群里,相信会得到一堆答案,包括出轨、缺乏信任、不能共同成长、没有共同语言、性格不合、不能提供情绪价值等等。
这些答案都对,但都只是表象。
也有的人会说:因为两人之间没有了爱。
爱是肯定会没有的,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爱会慢慢转化为亲情。而爱的唯一作用,就是在两人初相识的时候疯狂地渴望和对方合二为一,无论是精神上还是肉体上,为后面组建家庭做准备。
等你们成了一家人,爱就挥手走人了,不会带走一片云彩。
关键是,你有没有趁着自己还爱他的时候,还有动力为他牺牲为他付出的时候,学会怎么处理你们之间的差异。
千万个理由汇成一句:离婚的最重要原因,就是不懂得处理两性之间的差异。
什么叫差异?
就是我和你不一样。
由于我们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受教育程度以及人生经历有所不同,必然会导致我们的思想观念、思考问题的角度、习性喜好、处事方式等等有所不同。
差异贯穿着所有人际关系,当然也包括了对我们来说都很重要的婚姻。
说起婚姻,你会想到什么?
夫唱妇随、行动一致,一起构成一个整体,一个家庭。
没错,婚姻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同”,偏偏无处不在的差异却让两夫妻“不同”——
比如男女思维的差异,男性的思维偏理性,做事简单直接,女性的思维则偏感性,做事迂回曲折;
比如情感认知的差异,男人的感情观宏大且实际,他们更偏向用物质来保障感情;而女人则更注重细节与感受,更偏向于用肢体亲密、陪伴以及生活中的细微体贴来表达爱意。
比如对颜值认知的差异,许多妻子在家里不修边幅,只有出门时才会打扮漂亮,因为她们认为,既然连人都是你的了,就没必要再花心思捯饬自己了。可男人都是视觉动物,谁不希望自己的妻子美美的呢?
比如沟通方式的差异,男人要先沟通,才会有好的感觉,女人则先有好的感觉,才会愿意沟通;
最典型的是对“抱怨”这种行为的理解差异,女人向男人抱怨,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宣泄情绪并获得共情和理解,其次才是解决问题;
而男人一听见女人抱怨,上来就急着解决问题,而完全对女人的情绪不管不顾。解决情绪与解决问题的错位,往往让两人不欢而散。
其他的差异还包括了生活习惯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受教育程度的差异等等……
你看,男女之间有那么多的差异,但偏偏越是亲密的关系,我们就越想和对方保持一致,所以比起其他人际关系,差异对婚姻的影响要大得多。而婚姻中的差异,也成为许多夫妻吵架的根源。
为了解决差异,许多人用了错误的方法。
最常见的就是强迫对方改变,这里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种是硬来,一种是软磨。
有一对夫妻,丈夫开冰箱时习惯把所有东西都拿出来再关门,理由是这样做冰箱门不会容易坏;
但妻子却习惯拿一样关一次,理由是比较省电。两人都觉得自己的做法是对的,都想强行改掉对方的习惯,让对方和自己行动一致。
这种硬来的做法,结果不用说你也知道,当然是每次开冰箱时都会吵架。
另一种是软磨,方法有很多,包括道德绑架,常见话术是“你不这么做就是不爱我”,以及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干涉你,“我这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理解我的一片苦心呢?”
还有一种情况需要注意,对方说“为你好”,有时真的是为你好,只是方式不对。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齐克·祖宾是对爱情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人,他认为,沐浴在爱中的人都有种“帮助倾向”。
意思是,我爱你,所以我愿意替你做事情。
帮助倾向有两个指向,一是帮你远离不好的东西,二是帮你向好的东西靠近。
所以,当我们遇到了一个自认为好吃或者好玩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希望能和对方一起享受;
当我们有一个自认为是好的解决办法时,我们也希望对方按照我们的方式去做。
这时,我们常说的话就是“为你好”。
但如果你的好并不是对方需要的,那就是错的。
正如你喜欢吃苹果,于是送了一车苹果给对方,以为对方会感动。但其实对方喜欢吃的是香蕉,这一车苹果反而徒增他的烦恼:“这么多,你叫我放哪里好呢?”
更要命的是,这些错误的解决方法,甚至让不少人产生了这样一种判断:如果你足够爱我,你就会为我改变。
没错,爱情的其中一个方面是能够为对方吃苦、付出,但前提是这个苦是科学的,是值得吃的。
如果对方从根本上就不认同你的那一套,觉得你是没有道理的,是错的,那他就不太可能为你改变,这样一来,冲突就加剧了。
差异有办法解决吗?
没有,因为它是必然存在的。
就像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世界上也没有完全不存在差异的两个人。
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异,更何况是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呢?
那我们是不是只能躺平,任由差异和争吵把我们和伴侣越推越远?
当然不是。
著名的心理治疗师萨提亚说过:
“我们因相同而连接,因不同而成长。”
也就是说,处理差异的最好办法就是求同存异。即在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寻找共同点,找到能满足双方需求的第三条路。
求同存异,对于你、丈夫乃至整个婚姻关系而言,都是一件好事。
对于你来说,求同可以保证你自身的独特性和完整性,当初吸引他的魅力也不会折损半分;
而存异则会让你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丈夫,要知道,懂得接纳跟自己不同的事物,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而对于你丈夫来说,你在保证自身完整性的同时,其实也保证了他的完整性。
你们都是完整的人,都能在这段关系中获得滋养和成长。
而且,你对他差异的接纳还体现了人际交往中的“互惠原则”,即相互给予好处和支持可以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并减少不必要的冲突。丈夫看见你为他付出的努力,也会对你有所回报。
对于整个婚姻来说,求同能增强双方的自我认同感和参与感;存异,甚至能成为为婚姻关系赋能的源泉。
心理学上有一个“自我延伸”理论,意思是人们天生就有一种想要成长的欲望,于是,他们会通过获得新奇的体验和信息来扩展自身,包括去旅游、学习、培养新的兴趣爱好、结识新朋友等等。
具体到婚姻中,“自我延伸”就是做一些让伴侣感到新奇的事,这样能长久保持对对方的吸引力,关系也会历久弥新。
既然是新奇,那肯定是自己没有的,和自己不一样的,这个时候,差异就很重要了。
怎么做到求同存异呢?我们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有意识地去接受新事物。
你知道人为什么难以忍受差异吗?
因为差异对于个体来说是一种未知的、陌生的新事物。
要知道,大脑喜欢熟悉的事物,这可以让我们获得安全感、掌控感,这两种都是心理学里非常基础的压舱石,像空气和水一样重要。
而新事物则代表了未知、失控和恐惧。从这个角度去说,接受新事物,其实是反人性的。
但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我们又必须去接受新事物,这样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能让我们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处于不败之地。
关键是,这样能提高我们的认知,扩大我们的眼界,让我们看到世界更多元的一面。对差异的耐受能力,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提高,我们对另一半差异的处理,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一味沉浸在求同里确实很舒服。
比如你在抖音、小红书上刷到几次某种类型的视频,大数据就记住了你,你越刷这种类型的视频,它就越推这种视频给你,最终为你打造了一个信息茧房。
每天打开手机都能刷到自己喜欢的视频,当然很舒爽。
但长此以往,你的眼界就被局限在这方寸之地,不但没有任何提高,对差异的耐受能力也会越来越差,看到跟自己不同的人就觉得不舒服,听到不同的声音就觉得刺耳。
这样,无论是家庭、事业还是生活,你的路都会越走越窄。
第二步是接纳自己。
为何是接纳自己而不是对方?
因为接纳首先要从自己开始,才能发展到对别人的接纳。
就像想要爱别人先得学会自爱一样,自我接纳相当于大楼的地基,打好了才能万丈高楼平地起。
自我接纳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一个连自己都不能全然接纳的人,肯定接纳不了别人。
比如当你照镜子的时候,你是不是会幻想自己瘦一点就好了?
当汇报工作时突然卡壳,你是不是会责怪自己关键时刻掉链子……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场景,都源于我们对自己的不接纳。
接纳属于积极心理学的词汇,它的核心是尊重和允许,对象是全部客观事实,包括好的和坏的。
但在接纳的范畴里,事物没有好坏之分,它的关注点在于“人”。
自我接纳,是能接纳自己的一切,包括那些不完美的、自卑的、羞耻的,诸如此类那些你不想要的特质。
它的本质是尊重客观事实,并心安理得地接受它的存在。有了自我接纳的基础,你再来接纳伴侣的差异,会变得容易得多。
当然,接纳并不等同于完全认同对方的一切。
只是一个接纳程度高的人,对差异的耐受能力一定也很高,不会用单一的标准来衡量别人。
第三步是不予置评。
回想一下,你和丈夫之间最倒胃口的聊天是怎样的?
是不是整个过程中他一直在批评你说:
你这句话说错了,你这样想是不对的……
赏他一个白眼算是有涵养的了,不少夫妻可能聊着聊着就吵上了。
为什么他会批评你?
因为你说的想的和他的所思所想有差异。
他习惯以自己为尺度来衡量旁人,觉得自己是对的,凡是和自己有差异的都是错的。
觉得错也不要紧,毕竟谁都会有自己固有的一套价值观,但硬是要求别人和自己一样,就是不懂得尊重别人的表现了。
比如你去朋友家做客,她亲自下厨做了一大桌子菜款待你,可惜不太合你口味。
你或许做不到昧着良心夸好吃,但肯定能做到不说难吃,这说明你在对待朋友的时候,还是能做到尊重别人,容忍差异的。
我们可以把这种对差异的容忍度平移到夫妻生活中,从最简单的聊天入手来练习尊重。
如果对方说了什么不符合你价值观的话,也许你做不到鼓励或者认同,但至少请你做到不予置评。
而当他感受到你的尊重,知道即使表现得跟你不一样也不会被否定时,他会更愿意说出心里话,更有助于沟通的进行和感情的提升。
关于尊重,还有一种情况需要特别注意,如果一方觉得某个词或者某句话只是客观地陈述事实,并没有批评或贬低的意思,而另一方却认为有,那就要用到“不说敏感词”的办法。
由于差异的存在,双方可能会对某个词有不同的解读,这就需要两人共同协商,设定出一些敏感词,不管在任何情况下,这些敏感词都不能说。
我认识一对夫妻,妻子特别爱吃肉,但小时候因为吃肉太多被家人责骂,由此留下心理阴影。长大后,只要有人说她吃肉多,她就会觉得既伤心又自卑。
一开始丈夫不知道这件事,在一次吃饭的时候,丈夫以怜爱的语气对妻子说:“我家宝宝怎么这么能吃肉啊?”虽然口吻很亲昵,但妻子还是很受伤。
好在这位妻子跟丈夫的沟通是没问题的,了解了妻子的童年经历后,丈夫就再也没说过类似的话了。
即使是在婚姻关系中,宽容也需要用在刀刃上。
有些词在你看起来无所谓,但如果对方很在意,那你就不要说,这是你愿意为对方付出的表现,同时能避免没有必要的伤害。
婚姻中的差异是最需要处理的,但也是最难处理的。
如果我们能把婚姻中的差异去处理好,就更有能力去处理外部世界的差异。
随着这个世界越来越多元化,我们面对的差异一定会越来越多,如何提高处理差异的能力,必将成了每个人的必修课。
其实,万事万物的判断都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好和坏,完全取决于评判者所处的立场。
既然好坏如此主观,那不妨将客观存在的差异视为千姿百态的美,这让你会更容易与伴侣相处,也更容易与自己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