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儿子是在初一下学期,出现了严重的厌学问题。起初,只是有一些不起眼的变化,比如:

不愿意学习,打开书就坐着发呆;

写作业会磨蹭到很晚,中间各种拖延;

老师反应他上课不好好听课,态度消极。

我没有把这些问题太放在心上,觉得孩子多少都这样。

所以,只是教训了几句,一定要好好学习,马上就要中考了时间不等人之类的话。

原本以为只是阶段性的厌学情绪,但是,儿子的成绩却直线下降。

期末考试,已经排在班级30名开外。照这个名次,高中能不能考上都很悬。

我严厉的教训他,可他却跟我说不想学习,不知道为什么要上学,没意义。

我非常生气:“不学习你以后怎么办?现在竞争多激烈?不上学以后扫大街都没有人要你!”

从那之后,我对儿子严格监督,每天逼着他把所有的时间,都给我花在学习上。

到了初二,开学没几天,儿子直接摆烂,彻底不愿意去上学了!

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从一开始的意外,震惊,到后来的愤怒,不解,再到痛苦的接受现实,天天以泪洗面!

这中间,我也曾找过老师,亲戚,同学来劝说儿子,可儿子根本听不进去!

他把自己锁在房间里,除了吃饭的时候,不出来,也十分抗拒跟我交流。每天就是闷在屋里玩手机,打游戏。

好好的孩子不去上学,将来可怎么办?时间久了,哪怕他回心转意,学习也跟不上不了!我有时间,可孩子却等不起。

02

为此,我决定寻找专业的帮助,开始自我学习和成长。一开始,我非常焦虑,迫切希望能获得一个方法,马上解决儿子的问题,恨不得让他明天就去上学。

但经过老师的分析,却让我渐渐静下心来。

老师告诉我,心理动力学认为,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具体的心理动因。孩子的叛逆、厌学、沉迷游戏等,一样有内在的动力,驱使他们走向这条叛逆的道路。

而内在动因,每个人都不一样。“所以,想要纠正孩子的问题,首先要真正看见孩子,去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通过老师的引导,我开始代入孩子的视角,一点点发掘问题背后的真相。

上了初中后,因为班主任严格,学习节奏紧张,学业压力大,儿子已经出现了一些轻微厌学的症状。

他承受了很多压力,内心积压了不少负面情绪。而这些,一直都是被我忽视的。

面对他的抱怨和倾诉,我总是不走心的安慰几句,然后就话题一转,告诉他要更加努力,大家都一样,不要那么不堪重负。

现在想想,其实儿子那时候已经出现了问题。

只是因为我没有意识到严重性,我还不断批评他,指责他,让他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希望,情况一步步的恶化。

再加上儿子本身就不是那种坚强、有毅力的孩子,抗挫折能力差,加上繁重的学习任务,缺少发泄的机会。

最终,情绪堆积无处释放。内在的能量已经无法支撑他正常上学,干脆彻底躺平摆烂。

原来,孩子曾多次跟我“求救”,而我却视而不见。

想到这,我为自己总是对孩子加以指责抱怨,感到非常的愧疚和自责。

事到如今,我该怎么做,才能将孩子拉回正轨?

老师告诉我,孩子力量的来源,很大部分是父母。只能父母能给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孩子的内心,就得到滋养。父母要做的,就是接纳孩子,给到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其他的一切,都会水到渠成。

03

1、家长先要减轻焦虑,父母变得乐观积极了,孩子才能放松,才有心思去自我成长

自从儿子休学在家后,我整个人都焦虑到了极点。这种失控、焦灼的情绪,让我无法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该怎么应对。

尤其是儿子黑白颠倒,每天躲在房间里玩游戏,我就像坐在火炉上一样,痛苦不堪。

因为在我的认知里,觉得儿子不分晨昏的放纵自己,已经不正常了。不光是生活紊乱,对身体不好,我更害怕他整个人都呆废了。

在焦虑的情绪下,我的所有行为都时时刻刻都带着焦虑、着急、愤怒的情绪,这也时时刻刻影响着儿子,要知道,所有人面对这些负面情绪的第一反应就是逃避,这就加重了他的逃避心理。

但是通过学习,我明白了,从心理学上来说,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是有动机和需求推动,才会产生。

青春期的孩子,很注重别人对他的看法。对于儿子来说,不去上学,待在家,意味着他脱离了主流节奏。别的同学去上学,他不去,难免引来异样的眼光。

所以,虽然看上去儿子是不管不顾,沉迷游戏。但这强撑的表象之下,是孩子在“恐惧”:畏惧别人异样的眼光,所以不敢出去。

逃避之下的无所事事,看手机,打游戏,荒废时光就成了常态。

这一切行为,其实是孩子的一种“自我保护”。看清了这一点,我的焦虑减轻了很多。

焦虑缓解了,我才重新把注意力调动回来,放在如何帮助孩子面对困难,解决问题上来,而不是24小时都在痛苦内耗。

2、修复亲子关系,关系好了,解决问题的契机也来了,一切问题都不再是问题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关系好,什么问题都不是问题,而关系不好,什么都会成为问题。

关系的融洽,是基于沟通和情感的流动。

如果我做不到给孩子纯粹的接纳和信任,还是以催他尽快复学为目的,那么,我们的亲子关系,依然会处于对抗状态,无法跨越。

所以,我现在就把孩子当成一个孩子本身,也是受害者。

我能感受到,当我自己的一些行为发生变化后,他是能够感受到的。

虽然这期间,儿子会不断观察,试探,抱有防御心理,害怕我是在用其他方法去对付他。

但我稳稳接住了他的试探,真正做到了给他不变的支持时,儿子也逐渐松弛下来。

亲子关系,真正得到了改善。我的话,才对他有了影响力,这是一切教育的基石!

3、给孩子足够的爱与鼓励,增强孩子面对困难的内心力量

当孩子休学在家,不愿意出门,躲在屋里时,他的状态一定是非常不好的,内在力量处在一个很弱的状态。

这时,我们的评判和指责,不但无效,还会让孩子更加抗拒。

过去,我真的很想让儿子正常上学,将来考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

毫无疑问,我是真的很爱他,也是真的为了他好。

但是,很多时候,我们表达爱的方式,和孩子所感受到的,并不是一致的。

现在,儿子的内心一点力量都没有,我还期望他按照我的方式去改变,怎么可能?

所以,我必须让孩子的心理强大起来,给到孩子力量。

让他感受到,你什么样子我都爱你,我都能接受你。虽然我很希望你复学,成绩好,但是,你现在这个样子我能够接受。

我不再去说教,只是按部就班做好妈妈该做的那些事,做好饭菜,准备好零花钱,给他

儿子渐渐有了改变,从整天闭门不出,到走出房门,再到和我们一起出门去散步。

后来他跟我说,当时很迷茫,对自己也很不自信,感到绝望。但是当他知道了自己是那样一个状态,仍然被爸爸妈妈接受时,他觉得自己肯定是值得被爱的。而所得到的爱,仅仅是因为我这个人本身,而不是成绩、上学那些附带的条件。

就这样,儿子的内在能量,就是在这些小的努力中,一点点去积累,恢复。

他有了明显的变化,每天不再一直玩手机,也会安排时间去看看书,自己做做练习题。

新学期开学,儿子顺理成章地成功复学了。

04

回归校园的日子,一切顺利。当然,中间也有几次,儿子状态不佳,情绪不好,又出现了不想去的情况。

但是,我没有焦虑。因为我也在不断学习,在不断提升认知,不断成长。我不再幻想孩子能够一夜变好,然后逆袭成第一名的学霸。

孩子会产生这样的问题,背后肯定有一些一时难以缓解的情绪,这些日积月累的情绪,是不可能瞬间被治愈的。

如果太焦躁,还去强制要求孩子,只会加剧孩子的压力,延长问题解决的周期。

而我的从容应对,确实也起到了奇效。儿子在我稳定的接纳和鼓励下,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节奏,状态也越来越好。

班老师也和我们说:“你家孩子是真的想学了,我们都能感受到他的学习状态对了,他现在就是真的静下心来了!”

看着儿子自信、沉静的脸,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我知道,儿子现在算是真正走出来了。

陪儿子经历了厌学、不去学校、复学的艰辛之路,其实我有很多话,想要跟大家分享。

身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可以优秀。一旦孩子出现问题,如厌学、叛逆、休学等等时,我们迫切渴望能获得一个方法,能让他们快速变成一个热爱学习,愿意跟我们沟通,习惯良好的孩子。

但是,只有我们愿意去探寻问题出现的本质,才能真正帮助孩子走出困境,真正变好。

如果不去对症下药,孩子的问题不仅无法得到解决,甚至可能变本加厉,错过宝贵时间和纠正时机。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叛逆厌学、不想去学校,沉迷手机网络,甚至已经休学,却不知道该怎么帮助孩子走出来,重回正轨,我也强烈推荐你,和我一起参加“拯救青春期叛逆、厌学孩子”父母成长课程,限时仅需9.9,一杯奶茶钱,点击下面卡片即可报名,一定不要错过~

当青春期孩子脱离管控时,家长们一定不要讳疾忌医,而是及时寻找专业的帮助!

希望我的经历,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起加油~

举报/反馈

赢在青春期

8.8万获赞 2.7万粉丝
给青春期孩子家长分享科学的教养方法,以及教育书籍,帮助青春期孩子正向成长!
优质亲子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