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社会工作指社会工作嵌入司法体系,由专业社会工作者,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为罪犯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或刑释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使其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福利服务。司法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司法社工)介入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有利于改善其认知行为,从而促进其健康发展,帮助涉罪未成年人更好的回归社会。

一、服务背景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网络科技的迭代升级背景下,未成年人犯罪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复杂化、暴力化的特点。为全面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构建彭州市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最大限度助推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在“中国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2022年成都市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的支持下,彭州市民政局、彭州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彭州市携程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服务路径,通过构建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服务方式,针对“易感未成年人”、“涉错未成年人”、“涉罪未成年人”不同层次的对象提供预防性、补救性社会工作服务,帮助涉罪未成年人重返社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以及预防罪错未成年人再犯罪。同时依托彭州市社会工作服务三级体系,建立罪错未成年发现-报告-转介机制,形成家庭、学校、社会、部门等工作合力,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司法社工服务”服务路径,探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化支持体系,提升未成年人保护水平。

护苗关爱计划—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以下简称护苗关爱计划)在2022年服务期内共建立涉罪未成年人帮教服务档案25例,对33名涉罪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查,为涉罪未成年人提供面谈辅导52次,协助涉罪未成年人参与公益服务61次。针对涉错未成年人开展法制教育活动6次,家庭教育分享会3次。针对易感未成年人开展法制宣传活动5次,累计服务189人次。培育20名司法社工人才,开展司法社会工作主题培训4期,累计服务75人次。

小Z是“护苗计划”的一名服务对象 ,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时,考虑到其作案时系未成年人,检察院对小Z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处理。依托“护苗关爱计划”,社工在监督考察期为小Z开展观护帮教服务。

二、司法社工介入涉罪未成年人个案服务的实践

小Z因参与团伙抢劫,但不足18岁在检察院审查起诉时,检察院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处理,考察期6个月。依托护苗关爱计划,社会工作者开展帮教服务。

(一)服务理论支撑

社会支持网络,指的是一组个人之间的接触,通过这些接触,个人得以维持社会身份并且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援助和服务、信息与新的社会接触。社会支持网络理论认为每个人的生存需要与他人合作,并且依赖他人从而获得协助;人们在遭遇一些事件时,需要自身资源以及外部资源的支持;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能够越好地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社会中的困难群体需要强化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增强社会支持功能。社会支持网络分为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由服务对象的家人、朋友和邻居组成的支持网络。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由政府、组织、基金会、救助站等组成的社会支持网络。

(二)服务对象基本情况及需求分析:

(1)个人层面:法制观念较弱,社会支持感弱。社会工作者在与小Z开展访谈时,他说知道未成年人受法律保护,也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抱着侥幸心理,觉得不会被抓到或者即使被抓自己是未成年人也会释放。小Z之前在职高上学,但因为这次事件退学,也不愿意继续读书,也不知道做什么工作,对于未来感觉到茫然。因此发挥正式支持网络的正向引导,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升法制意识并协助其探索自我及未来规划是极其重要的。

(2)家庭层面:管教大于指引和爱。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更多是“说教”的方式,服务对象也只是简单一听,且对父母的说教感到厌烦,同时由于案件的发生,父母担心孩子再次“闯祸”,要求孩子只能在家或附近,以语言和行动给孩子贴上标签,亲子之间的信任关系破烂,这也加剧了亲子矛盾。需要加强对非正式支持网络的利用,帮助家长改善不良的教育方式,促进亲子之间良性的互动。

(3)社会层面:不良朋辈交往,正向支持不足。在社会交往方面,服务对象通过做兼职,认识了“社会人士”、拜结“大哥”后,开始有打架斗殴、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存在不良的同辈群体交往。此次案件中小Z受同伴教唆让小Z一起去“搞钱”,遂发生此次抢劫案件。因此,社会工作者要注重重建服务对象的朋辈支持网络,改善其不良的社会交往,同时引导服务对象参与公益活动,通过积极的影响协助服务对象建立正向的交友观和价值观。

(三)服务目标

总目标: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运用社会支持理论为指导,从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两个维度切入,增强正式支持网络的正向引导,提升对非正式支持网络的利用度,重建朋辈支持网络,帮助服务对象更好的回归社区,促进个人的健康发展。

分目标:(1)强化正式支持网络的正向引导。引入心理学专家老师引导服务对象探索自我,建立积极的价值观念;通过法律知识小课堂、庭审旁听等方式,学习法律知识,提升法制意识。

(2)加强对非正式支持网络的利用度。通过亲子教育,引导亲子关系正向发展,鼓励服务对象进行职业体验,逐步完善职业规划、提升就业技能。

(3)重建朋辈支持网络。通过学习小组,设置积分制促进共同进步,鼓励服务对象参与公益服务,重建朋辈支持体系。

(四)服务介入过程

因为服务对象面临的问题较为复杂,除了运用个案工作的方法与技巧外,社会工作者还从完善家庭系统功能、强化社会服务教育等方面,多层面、全方位开展帮教服务。

(一)强化正式支持网络的正向引导

心理咨询明目标,自我探索有必要。在介入初期,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达成一致的服务目标,在征得服务对象同意后,邀请专业的心理咨询专家陪伴进行帮教服务。心理老师帮助服务对象疏解情绪的同时,引导服务对象反思过去、考虑未来,进一步明确个人改变的方向和目标。

普法学习一小步,个人成长一大步。社会工作者组织开展法律知识学习小课堂,普及两法知识,共同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社会保护六大保护中的法律知识。学习“寻衅滋事”、“聚众斗殴”、“故意伤害”等常见法律知识,引导服务对象学会用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用打架等不良方式解决,逐步建立服务对象对法律和违法后果的认知,提升法制意识。

法律威严不可侵,庭审旁听敲警钟。在学习了法律知识后,社会工作者组织服务对象进行庭审旁听,在旁听过程将个人所学法律知识与现场的庭审相结合,引导服务对象对违法后果有更深入的理解与感受,通过庭审旁听的事实案件敲响警钟,让服务对象明白违法的严重后果,自觉遵守法律规则,维护法律尊严。

(二)加强对非正式支持网络的利用度

亲子教育有技巧,家庭沟通更顺畅。一直以来父母忙于生计,强调已经尽可能满足服务对象的物质需求,在生活中更多时候“沟通=说教”,让服务对象觉得厌烦。对服务对象缺少陪伴,一家人共同参与活动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缺乏沟通交流的话题。因此,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创造亲子共同参与活动的机会,鼓励服务对象一家共同观看电影《卡特教练》、参与疫情防控、为老志愿服务、亲子橄榄球运动等服务,透过活动促进亲子之间的联结,家庭成员的个人分享去传递内心的想法,学会倾听家庭中其他成员的感受,学习理解和包容彼此。开展家庭教育分享小组活动,邀请家庭教育老师分享育儿知识,并以小组方式促进家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在学习良好的家庭教育理念同时搭建家长互助网络。

职业体验明规划,家庭支持更有力。在介入初期,服务对象小Z表示自己对于未来比较迷茫,不确定能干什么工作。社工邀请性格分析师帮助服务对象进行性格分析与职业规划, 通过性格分析测试,引导服务对象对自己性格进行了解和分析,正确的认识自己性格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准确自我定位,做好职业规划,并在以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做更好的自己。

志愿服务献爱心,正向反馈促发展。在周末的时间里,社会工作者鼓励小Z一起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去关心社区的特殊老年人,在活动中陪老年人聊天,也帮助老年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帮助一位特殊老年人收取玉米的过程中,小Z和父母一家人齐上阵,在炎热的天气里大汗淋漓,搬完玉米后老人向他们表达了深深的感谢,老年人对他的鼓励和感恩,让他更深刻的感受志愿服务活动的意义,也感受到周围人正向的鼓励和支持,让小Z更加坚定信心未来会有更好的生活。

(三)重建朋辈支持网络

朋辈小组共进退,积分制度见成果。为了更好的巩固改变成果,让每一点进步都被看到,社会工作者和小Z达成一致建立了积分制度,参与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活动、传递正能量的行为和其他相关的好人好事均能获得加分,鼓励服务对象正向行为的发生,组员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重新建立小Z的朋辈支持网络,一起更好的成长。

儿童活动欢乐多,榜样行动有力量。除了关爱社区的特殊老年人,社会工作者鼓励小Z共同参与组织儿童夏令营、青少年橄榄球训练营等活动,在准备过程中,让小Z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社会工作者也会及时给与肯定,采用合理的建议。在活动过程中,社会工作者鼓励小Z主动分享,引导小朋友们更好的融入活动,甚至让小Z成为小领导,和小朋友一起团结合作,共同努力获得成功。活动中小Z成为小朋友的学习榜样,让小Z感受到欢乐的同时,也感受到来自小朋友的信任与肯定,让小Z更坚定要成为更好的自己。

(五)服务结果评估

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强化非正式支持网络的正向引导,让小Z通过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庭审旁听等方式,更深刻的认识到违法的严重后果,明白法律红线不可碰,法律意识有所提升,树立了正确的法制观念;通过创造亲子共同参与活动机会,鼓励家庭成员之间学会倾听和理解彼此,改变传统的“沟通=说教”模式,通过实际的行动让小Z感受到了家人的支持,也在父母的支持下不断尝试寻找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对非正式支持网络的利用度;通过鼓励小Z和小组成员相互监督、共同进步,通过正向积分让每个改变成果可视化,更是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尤其是在儿童活动中鼓励小Z成为“榜样”,主动分享和带领小队团结协作,帮助小Z重建朋辈支持网络,服务目标基本实现。

三、司法社工介入涉罪未成年人服务的反思

司法社会工作者介入涉罪未成年人服务,能够帮助涉罪未成年人更好的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更好回归社会,以及有效避免再次违法行为的发生,但是目前司法社工介入未成年人服务仍旧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司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滞后。依托“护苗关爱计划”,彭州社工总站招募了20名司法社会工作者进行赋能培训,期待通过专题培训培养一批有专业技能、可参与实际服务的司法社工人才。但司法社工专业人才队伍的不足、司法社工人才培养的滞后与逐年递增的涉罪未成年人帮教人员需求之间的不平衡的矛盾仍难以解决,司法社工人才培育的持续赋能与持续服务难以实现。

司法社会工作资源整合力度不足。目前,彭州市通过民政支持获得服务经费得以引入社会工作、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开启司法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历程,但涉罪未成年人的帮教服务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目前仅整合了来自民政、检察机关的部分资源,想要实现常态化服务、探索建立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化支持体系,还需要进一步联动来自学校、社区等各方力量,从“预防+保护+矫正”全方位搭建未成年人保护联动机制。

司法社会工作服务经验梳理不足。在司法社工介入涉罪未成年人服务过程中,目前处于探索“未成年人检察+司法社工服务”的初期阶段,暂未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另一方面,司法社工介入涉罪未成年人服务更要注重保护未成年人的隐私,但也不能忽略对外的正向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帮助涉罪未成年人更好的回归社会。

(本文为中国福利彩票公益金资助-2022年成都市社会工作服务示范项目-“护苗关爱计划—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服务成果)

举报/反馈

西南商报

4226获赞 327粉丝
西南商报百家号官方账号
优质本地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