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及时趁芒种,龙脊田野梳秧忙!
梳秧节是广西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在芒种时节庆祝的传统节日。有芒的谷物,忙碌的人们,山水间交织出生动的画卷!
本文约 3000 字
阅读需要 8 min
“
今日芒种
有事可忙,是天下的福泽。
”
龙脊梯田系统始建于秦代,完成于清初,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龙脊域内可耕作的平地极少,加之桂北山区特殊的气候条件,最终催生了依山就势、鬼斧神工的梯田奇观。
2018年,龙脊梯田作为我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的典型代表,以其特色的水土保持技术、绝美壮丽的梯田景观、多样的稻作文化遗存与民族风情,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为人类生态文明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大山脊背上的生存艺术
对于依土而生的龙胜先民来说,土地是命,极力满足“饱腹”的内在需求催促着他们合力开辟出一片人间胜景。“凡有土之地,均拓开梯田;凡有水所在,亦开渠道水沟”,在群峰叠嶂、沟壑纵横的陡峭山地上,人们栉风沐雨,硬生生将一个个丛莽芜杂的山坡化为一层又一层直上山巅的田块,灌水犁田种植水稻,精心打理成一幅幅色彩斑斓的风景画。
整个龙胜龙脊梯田系统十分庞大,总的范围超过15万亩,主要有三大片区,分布在海拔300—1850米的山谷之间。这里梯田落差大、层级多,连片梯田最大高差为860多米,层级最多达1100多级。
▲龙胜龙脊梯田春之韵。(何诚蹊 摄)
▲龙胜龙脊梯田夏之韵。(陈亚萍 摄)
水是龙脊梯田系统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不同于平谷地带的稻田,依山而上的梯田因缺乏丰沛且便于利用的水流,只能另辟蹊径。龙脊人早就认识到,山林是涵养水源的最佳天然水库,因此在开辟梯田的过程中格外注重封山育林、养护树木。正是由于山顶的森林保存完好,林中泉水和细流才会潺潺而下,形成“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山水景观。这些水流没有巨流奔腾的气势,却润物无声般滋润着良田万顷。
对于田水的分配,龙脊人向来遵循“先开先得、后开后得”的原则,即使后开垦的梯田更靠近水源,也不能先得到田水的灌溉。在灌水的季节,天然山泉自山顶而下,经沟渠被引至一片片梯田,田畴灌满之后,水继续向下流到溪涧中。在不灌水的季节,梯田与沟渠相通的部位被堵住,水源又能顺着松软的沙壤土质浸润而下,由此形成天然的渗透灌溉体系。
千百年来,龙脊当地的壮、瑶、汉等各族民众依靠山林与梯田,根据山区的海拔差异因时因地种植水稻、辣椒、红薯、芋头等传统农作物,又培植出茶叶、罗汉果、凤鸡、翠鸭等地理标志农产品,保存和培育了丰富的动植物种质资源。可以说,这一“岭上有田,田上有林”的景观生态,正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
各民族共建共享的美好家园
“龙脊十三寨,寨寨十三家,家家十三个,个个两公婆。”这是流行于龙胜的民间俗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村寨聚集、人口众多的景象。
寨子,是当地人日常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在由龙脊山脉和金竹山脉围合起来的山水间,至今仍分布着由壮、瑶、汉等民族共同拓荒建设的13个传统村寨,合称“龙脊十三寨”。
据史载,先后迁徙而来定居于此并进行开发的是原籍山东的瑶族、壮族先人。初到龙脊,人们“勤劳技巧,搓起麻绳,得了山鸡白齐、绵羊、猄麂……”从此,他乡作故乡,龙脊建家园。
再后来,这块原本被视为“边地”的秘境,陆续有各民族迁入。清道光年间《龙胜厅志·原始》记载称:“虽曰边徼,实粤西之藩篱,桂林之肘腋,其人为苗,为瑶,为壮,为侗,错处并居……。”可见,在约200年前,龙脊多民族分布格局业已形成。
对于“但知耕种,不谙贸迁”的瑶族、壮族先民来说,尽管生境变迁剧烈,但稻作的习俗仍烙印于生命深处。
那么,大山深处的龙脊,何以稻作?
没有田,那就辟田!没有水,那就植林!移居桂北后,各民族开山造地、引水灌溉,将习得的稻作生产技术发展到了新高度。
一方面,梯田的宏大规模让田坑除草工作量倍增,龙脊先民据实地生产需要,创造了砍刀式的铲草刀。另一方面,为适应山地小田块耕作之便,除使用牛耕外,还采用父子、兄弟、夫妇耦耕的方式犁田、耙田。
至今,龙脊镇各村寨依然保留着耦耕这一古老的耕作方式。正是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各族居民相互扶持,交流切磋耕种技术,创造传承了特色鲜明的桂北山地稻作文化。
▲龙胜龙脊梯田·秋天的金坑。(黄流军 摄)
▲龙胜龙脊梯田冬之韵。
“好个密密村,好个密密垌,种粳得吃,种糯得收……”龙脊稻作的初步成功,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来到龙脊的汉族先民也纷纷加入开垦梯田的行列。“月亮还做梦,火把照天红。不等太阳醒,就得上早工。挖山地皮动,挑担脚生风。田往龙脊开,从此不受穷。”可以说,是植根于稻作实践的多民族交流互鉴,孕育了龙脊文化共生共荣的伟大成就。
如今,沿着龙脊寨子里百转千回的青石板路,随处可见基脚环砌的房屋石墙,即使是围菜园的石墙都砌得非常讲究。
在村寨建设与日常生产生活用具制作上,龙脊人民时时刻刻都在和石头打交道。过去,乡规民约往往被刻在石碑上,用来提醒村民遵守相关的规定,而这些规定的议定、修改、废除都离不开古老的寨老制度。每年春秋两季之初,威望很高的寨老们会聚集在一起,根据村寨现状对乡规民约提出新建议,这些建议要在大多数与会寨老同意的情况下才能通过。聚会商议的时间节点则与稻作农时密切相关——春季为禾苗成长季节,制定规定有助于防止放牧时牛羊践踏禾苗;秋季则是防止有人盗窃刚收获的稻谷。建议通过后,寨老们会回到各自村寨向村民颁布,并将条例刻于石碑之上,成为大家的共同遵守。
在众多龙脊石刻中,最著名的当数被视为民族团结象征的“三鱼共首”青石板。该石刻约创作于清朝光绪年间,图样中阳刻的三条鱼向一个圆心点游去,阴刻两条鱼尾随其后,栩栩如生,十分鲜活。
“青石无言图有意,三鱼共首是佳话。”尽管这块珍贵石刻背后的故事已无法考证,但它一定曾见证龙脊人开垦梯田的艰辛过往,以及当地各民族和睦相处、守望相助的美好历程,成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
2021年龙胜各族自治县迎来建县70周年,县庆主题曲《三鱼共首一条心》即是以此石刻为创作灵感,赋予了它丰富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
▲龙胜龙脊梯田·中国景观村落金竹村。(陈善华 摄)
多彩龙脊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龙胜,梯田不仅仅是一种生产生活方式,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和摇篮。
如今,每逢龙脊梯田文化节开幕,来自全县各乡镇以及周边地区的各族群众都会穿上盛装,款款走上田埂,载歌载舞。这是民间民俗的延续,也是传统文化的复兴。
群山为幕、梯田为台,在有着跳香节、晒衣节、长发节、侗年节等在内的87个传统节日的龙胜,时常有庆典在梯田旷野中上演。百节同庆,百花齐放,龙胜当仁不让地入选了“中国品牌节庆示范基地”。
▲龙胜龙脊梯田·壮家歌会。(陈善华 摄)
有趣的是,流传至今的许多节日恰好对应着稻作活动看重的传统节气。例如,立春时的“春牛节”,寓意劝农春耕;谷雨时的“开耕节”,寓意农忙启新;芒种前后的“梳秧节”(又称“开秧节”),人们齐聚“秧母田”边祭祀“秧母娘娘”,并用秧母神梳梳理秧苗抛入田中;农历六月六的“尝新节”,意在以新谷筹神。还有六七月的梯田火把节,村民们会通过拜火把、点火把、玩火把、跳火把等,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年丰。除传统节庆外,龙胜还有一些跟稻作生产有关的禁忌习俗,都包含着当地人重视梯田、爱护土地、亲近自然的深厚情感。
▲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平安村龙脊梯田,一名外国游客用手机拍摄村民梳秧。(谭凯兴 摄)
▲在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平安村龙脊梯田,村民抬“秧母娘娘”巡游。(石农兵 摄)
不仅是节庆文化,以“白衣”为代表的服饰文化,以干栏式民居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铜鼓舞和弯歌为代表的歌舞文化和以“龙脊四宝”为代表的饮食文化,综合构成了由稻作文化衍生的龙胜文化。这些丰富多彩、影响深远的文化遗存,为龙胜发展文旅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我们更应倍加珍惜、妥善保护、充分利用,向世界人民展示中国古老梯田的农耕文明与智慧,续写龙胜各族儿女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崭新诗篇。
▲龙胜龙脊梯田·刺绣。(韦吉阳 摄)
(作者:卢勇,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陈晖,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博士生。本文刊发于《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2期。)
监制|杨新华
统筹|康坤全 刘佳
责编|刘娴
审核|牛志男
编辑|张昀竹 龙慧蕊
制作|胡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