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禾是农耕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饮食资源率先丰富、饮食文化领先发展的风水宝地。嘉禾人崇尚美食,追求饮食文化的本土性、民俗性,也善于兼收并蓄地融汇各地饮食文化,提升本地的饮食魅力。这里独具特色的饮食品牌、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豪爽热情的待客之道,让人们不得不发出“全国吃在广州,湖南吃在嘉禾”的赞叹。
嘉禾美食最大的特征是“鲜香热辣,大快朵颐,豪气干云”。
鲜,就是新鲜和鲜美。嘉禾人有尝鲜的传统,讲究时鲜。最能体现尝鲜习俗的就是吃血灌肠。肥猪一开膛,立马就洗肠、灌血、煮肠。血灌肠刚煮熟,便从锅里捞出来,切成片,趁热蘸上辣椒和酱油等简单的佐料直接吃,这便是嘉禾人的特色吃法。
香,嘉禾菜注重食材本身的香味以及与不同的辅料互相配合产生的香味。如炒狗肉、炒土鸡、炒血鸭等,餐桌上都离不开茶籽油。茶籽油在煎炸时产生的焦香是嘉禾菜的重要特色之一。
热,老嘉禾人吃不惯凉拌菜和冷盘,吃什么都讲究热乎乎的,在酒席上为保持菜品的热度,一般情况都不会等全部菜上齐的,会边上边吃,只有让客人吃得满头大汗,主人才觉得自己尽到了心意。
辣,“无菜不辣”是嘉禾菜的重要元素。“嘴甜身辣蒂香”的“三味辣椒”是嘉禾著名的特产。辣与热相得益彰。
嘉禾人还讲究吃得“满口”,真正使自己大快朵颐。“大块肉”是嘉禾饮食给人最深的印象。“油炸肉”是嘉禾春节餐桌上的主菜,在上世纪90年代,“油炸肉”每块都有三、五两,满满一大海碗只盛得十来块。
嘉禾人既“大块吃肉”,又“大口喝酒”。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天气一转凉,特别是春节招待客人,嘉禾人就会坐在暖烘烘的“灶头”,满口嚼着滚烫的大肉块,大口豪饮醇厚热乎的倒缸酒,满头大汗,猜拳行令,气氛热烈。吃得豪气干云,正是嘉禾人餐饮文化的原生态画面。
嘉禾人爱吃,也会吃。对食材的挑选也近乎苛刻。如狗肉,以家养的不喂饲料、不肥不瘦、十多斤重的童子狗为佳;鸭肉要选择6个月左右的新鲜本地鸭;以凌云豆腐为代表的嘉禾豆腐一定要加上当地特有的优质水源,再采用优质黄豆、手工磨制而成;嘉禾水煮肉则大多选用前腿肉和五花肉,且选用的猪肉一定要新鲜。
早在2005年,嘉禾县子姜血鸭、血灌肠、红烧狗肉等7道菜就被央视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栏目重点推介,2008年,嘉禾县还被评为湖南十大湘菜产业县。2022年,第二十三届中国中部(湖南)农业博览会上,嘉禾县被入选为湖南省十大湘菜名县,据不完全统计,仅嘉禾县城就有餐馆400多家,年接待200万—300万人次。实现产值2.5亿元。目前,嘉禾县委县政府正在积极谋划,打造“湖南美食之乡”,让嘉禾的美食文化这张名片叫得更响,按得更亮。
扫码收听
嘉禾人民广播电台,嘉禾人自己的广播电台!
在嘉禾就听FM101.6
制作:雷建军 康俊珍 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