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在中国现代商业史中女性企业家并不多,但汤蒂因就是其中的佼佼者,可谓是女性创业的鼻祖级人物。从14岁开始卖笔到其名字誉满中外,被毛主席赞誉为“金笔汤”。在战火纷飞,封建主义的时代夹缝里,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是件传奇的事情。
这位“英雄牌”金笔的创始人,没有显赫的家世,一生未婚,却凭借自强、见地和魄力,打造了声名鹊起的金笔品牌。
这一高度评价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她是如何从封建旧家庭的一名学生,一路奋斗成长为社会主义优秀工商业者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女性实业家的一生。
1、小时被迫辍学,长大差点做妾
l 1916年,汤蒂因生于上海一个普通商人之家。在那个封建意识浓厚的旧社会里,男尊女卑之风尤盛,妇女地位很低。她的父母也不例外,重男轻女的思想很严重,一个丫头再聪慧,也抵不过一个儿子来传宗接代。就像汤蒂[è]因前后有过两个名字汤凤宝、汤招弟,但都没有因自己的出生祝福而取,前者是为了洗晦气,后者则是表达父母的心愿。
l 汤蒂因曾毫不隐讳地承认,自己父母偏爱哥哥,把本该给自己做衣服买鞋子的钱都省下来供哥哥上学,自己却只能穿旧衣服。父母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女小囡读啥中学?家里有多少事等着你!”上小学后,她的成绩非常优异,由于很讨厌自己的名字,她向一位老中医求来汤萼这个名字。萼是一种苦寒之花,寓意着她要像梅花般不失风骨,自信绽放。结果汤蒂因的一生果真经得起摔打,如梅花般起起落落,挺立风霜。
l 虽然她小学的成绩突出,但是父母并不打算继续供他读书。念完小学,汤蒂因就被母亲抓进阁楼干针线活,挣钱养家。而哥哥的学习成绩虽差强人意,却可以继续接受教育。望着上学去的哥哥,汤蒂因内心很是不甘:难道生为女人,注定就没有受教育和打拼事业的权利吗?
l 她一心想要冲破这重男轻女的牢笼,争取经济独立。就在14周岁时,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考进益新教育用品社当女店员,被分配到金笔柜台。这家店是上海四大文具店之一,对店员要求很高。
l 汤蒂因勉励自己要争气,每日早出晚归,勤学多思。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于工作勤奋,肯动脑筋,深得老板赏识。仅3个月,她就摸清了店内几十种笔的特性,价格也是熟记于心,还能恰到好处地针对顾客的需求推荐对应的笔,获得了顾客的信赖。
l 两年后,汤蒂因升至进货部主任,统管选品销售。正在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的时候,没想到老板提出要她当自己的妾室。这大大伤害了汤蒂因的自尊心,“宁做天上鸟,决不做地下小”的她愤然离职。
l 她当时认为只有“向上爬”当老板,有了钱有了权,才能扬眉吐气,达到男女平等。在1933年,才19岁的汤蒂因离职开设了“现代物品社”,开始经营文具批发生意。凭借多年积累的经验及资源,她的生意很快就逐步有了发展。
l 这让前老板有了危机意识,决计报复。他向广大用户群体发出公开信,指责汤蒂因的文具店招摇撞骗,售卖假货,劝大家不要上当。威胁供货商如果和现代物品社往来,就不要再和他的公司做生意了。
作者:书道精品课
专栏简介:读书的时候,就会有光有光的地方,我们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