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性’,这是人们千古不变的话题,儒释道三家都是在探究‘性’,都是为了悟道见性。
‘性’在佛家叫佛性,也就如来藏、真如、法界等等。在儒家就直接叫做‘性’,在道家叫做‘道’。
但三家所讲都是一个东西,就是‘性’。
‘性’之本体无法用眼睛看见,也无法用耳朵听到,故经云:“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
因为其无相无形,其形象大到没有形象,其声音大到没有声音,故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这就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
因为性之体不可见,所以要见性,只能从性之妙用上去见,也就是从心上去见性,这就是佛家说的“明心见性”,也就是儒家说的“尽心知性”。
所以一切修行都离不开心,故大德曰“心即道”,这并不是唯心论,当你深入探究之后,发现古人的智慧是真实不虚的。
但凡谈论到‘性’,就离不开善恶,自古以来,有无数人在谈论性善或性恶。
孟子认为“性善”,荀子认为"性恶",再有认为性是无善无恶的。
这些对于一个没有修行,不了解传统文化的人,是很难明白里面的关系。
其实,我在其它的文章里有详细讲过了。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人人皆有佛性,孟子言:“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故人性本善。
凡夫之人,人人都有私欲,这是习气,也叫习性,这就是荀子认为的心性本善。
其实荀子的认知是有偏颇的,如果真要说到本性,那一定不是恶的,因为习气都是后天养成的。
也许你会说很多小孩都是自私的,会抢、会打人,会虐待小动物,他们并没有后天的习气。
其实不然,很多习气是累世而来,但只要悟道见性,习气就能消除。
但本性是不生不灭的,不管如何,性都在哪里如如不动,不增不减。
性善指的是儒家的仁,佛家的悲。一体同悲,一体同仁,所以悟道之人,会与百姓一体,看到百姓痛苦,就犹如自己痛苦。
所以佛家看到人们痛苦,于是普度众生出苦海。所以孔子看到百姓痛苦,就游历各国劝说各国君主施行仁政。
这就是内圣外王,立己立人,既然是要立人,要度人,又怎么会是恶呢?
所以性之体是至善的,故《大学》言:“止于至善。”
同时性也是无善无恶的,因为其无所住,是空性,所以能容纳万物,故经云:“无不从此法界流”。
“无善无恶”,就是六祖说的“不思善,不思恶”,因为悟道之人,没有分别心,只有心中不住善恶,才能用善用恶。
这些在讲“性体、性量、性用”时,都有详细讲过了,这里不展开了。
总之,佛性清净无染,没有任何私欲妄念,所以性是至善的,是一体同悲的。
同时佛性是一物不立的,本来无一物,所以又是“无善无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