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 @豫记 原创发布于正观新闻正观号。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河南省温县有一个省级文保单位——司马氏祖茔(三陵冢),《温县志》记载它是三国名臣司马懿的祖茔,司马氏祖茔的三座陵呈“品”字形排列,选址及布向很有讲究,俗称“凤凰单点翅”,风水极佳。
撰文 | 赵拥军
01/
2021年7月15日上午,位于焦作市温县番田镇三陵村西的司马氏祖茔前,“司马懿得胜鼓”敲得震天响,来自北京、上海、山西、湖南、湖北、贵州、浙江、江苏以及河南洛阳、郑州的司马后裔代表在这里隆重举行祭祖仪式。
河南省姓氏研究会委员会司马姓氏委员会司马众志会长出席了祭祖活动,并怀着崇敬之心在祭祖仪式上恭读了祭文。
2022年9月6日,司马众志会长再次来到温县,在温县司马懿研究会姬长忠会长以及当地的考古、历史文化、司马懿文化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当地司马宗亲的陪同下,考察了司马懿故里安乐寨、招贤村和司马氏祖茔“三陵”等历史文化遗存。之后,出席了温县司马懿文化研究会组织召开的座谈会。
图为:司马众志会长(右3)在温县司马懿研究会姬长忠会长等领导、专家的陪同下参访温县司马懿故里。
在座谈会上,司马懿文化研究会姬长忠会长首先介绍了司马懿故里的情况。
他说,司马懿祖居古河内郡温县,司马家族历来就是名门望族,特别是司马炎建立晋朝后,在家乡大筑城池,将原温城扩建为24平方华里,周边文化遗存众多。
2008年6月,司马故里旧址被河南省文物局公布为省文保单位,现如今温县将司马懿故里建设列入重点文化旅游发展计划。
温县司马懿研究会副会长、原温县文物所所长王在建重点就司马氏祖茔以及司马祠堂等历史文化遗址情况进行了介绍。
王在建说,司马氏祖茔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司马懿先祖的陵墓,但墓主是谁?尚无准确答案。
百年前曾有人提出这里是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之墓,后被《民国温县志》否认。还有人认为现存的三座陵墓应该是司马懿祖父司马儁和曾祖父司马量的陵墓,另一个可能是司马懿的高祖司马均陵墓。
近百年来当地考古和历史文化专家、学者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三陵墓主的探讨和研究,成为千年之谜。
司马氏祖茔的三座陵呈“品”字形排列,三陵村村名由此而来。东冢现存高5米,直径22米;南冢现存高7米,直径30米;北冢现存高6.3米,直径26米,全部用黄土堆积而成。
该墓园初建时规模很大,地面建筑也很雄伟,经过两千多年的沧桑,地面建筑早已荡然无存,只剩下三个巨大的封土堆,上面长满野草。
三座陵墓的选址及布向很有讲究,俗称“凤凰单点翅”,风水极佳。王在建副会长表示,目前温县正在规划对司马懿祖茔、司马氏祠堂等文化遗址进行保护性开发。
图为:司马懿故里建设座谈会
司马众志会长对温县积极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文旅融合战略,深挖司马文化资源,积极谋划司马故里文化旅游建设的举措给予高度的评价。同时,他提出司马氏祖茔作为省级文保单位的历史文化遗产,要进行保护性恢复、开发,要首先要弄明白墓主是谁的问题。
司马众志介绍说,最近一段时间,司马姓氏委员会和司马宗谱馆组织专家在编撰《河内司马氏志》过程中,对河内司马氏的历史文化、文化遗存进行了梳理。
为查清司马氏祖茔“三陵”的墓主问题,查阅了许多地方志、族谱以及历史文献,提出温县司马氏祖茔“三陵”的墓主分别是司马懿的曾祖父司马量、司马懿的祖父司马儁、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的论断。
司马量、司马儁、司马防祖孙三人在河内司马氏族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晋武帝司马炎即位后,立庙祭祖,以司马量、司马儁、司马防、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为三昭三穆,由此可见司马量、司马儁、司马防作为晋皇族及河内司马氏族先祖的重要地位。
02/
据史料记载:司马姓是一个以官职为渊源的姓氏。周宣王时期,程国国君程伯休父官至西周大司马,因为征讨蛮夷有功,周宣王赐他的后人以官职司马为姓。为此,程家兄弟就分为两支,长子以司马为姓,次子仍以程为姓。
司马氏是掌握军事武力的世家,所以在春秋和战国漫长的时代演进中,司马家族里更多让人知道的人物基本都是一色的剑客和武将,例如赵国著名剑客司马蒯聩和他的后代武将司马卬。
司马卬作为赵将活动范围常居于河内与河东地区之间,直到项羽起事,司马卬响应项羽作战,在巨鹿之战双方胶着厮杀的关键时刻,司马卬攻占了河内郡,切断了章邯的退路,迫使章邯投降。
灭秦后,项羽分封天下,司马卬被封为殷王,主管河内郡。
殷王司马卬
司马卬在楚汉相争中归附刘邦后战死沙场,这使司马家族陷入了大约300年的沉寂期,但整个家族却因为祖上的功绩牢牢盘踞在河内郡,成为河内郡的豪门世家。
殷王八世孙司马钧,汉征西将军。永元初年(107),藏系羌族大叛乱爆发,司马钧作为主要将领参与了平叛。由于司马钧在战事后期指挥失妥,兵败回朝后被问责,他为避免牵连家人,在狱中自杀谢罪,使他的家人没有受到株连。
司马钧是个卓有远见的人,他感觉到自己的后代可能不太适合披挂上阵,所以他很早就安排自己的长子司马量读书而不是习武。
司马量,曾担任东汉豫章太守,他的名气远不如自己的父亲,但是凭着父亲留下的社会关系和自己的卓越学识做到了豫章太守。
豫章(今江西)是一个偏远的郡。司马量担任郡太守对于司马家族却极为重要,因为这个时期司马家族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将武将世家的路线,开始往文官系统转型。
司马量的长子司马儁身高八尺三寸,身姿堂堂。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成年后举孝廉入仕,加之他外在仪表出众、内里倜傥大度,博学好古,故而受到宗族乡党的信赖与依附,为今后的仕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做到了颍川太守。
颍川是京师洛阳重要的卫戍郡,当地有着著名的门阀陈氏和荀氏,司马家族的根基虽然在河内郡,但是距京师洛阳和颍川郡并不远,在颍川为官的司马儁很好地把握住机会结好陈氏和荀氏,使司马家族凭借这层关系逐渐也跻身于当时最高层的世家门阀之列。
司马儁又将希望放在自己的儿子司马防身上,司马防和父亲一样从地方官做起,但是他得到了比父亲更好的资源,仅仅26岁就担任了尚书仆射的右丞,之后担任洛阳令、京兆尹等职。
司马防画像
关于司马防,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和曹操之间的一段渊源。
曹操20岁的时候来到司马防的面前,当时还是尚书仆射右丞的司马防觉得曹操是个有才华的年轻人,但是他由于出身宦官家庭受人鄙视,于是大胆举荐曹操担任了京城的一个治安官,这个职位叫洛阳北部尉。曹操做得还不错,但是却得罪了权贵,后来被调至其他地方任职。
多年后,曹操已经是魏王了,一次酒醉后问司马防:现在的我是否还是只能做个北部尉呢?司马防不卑不亢地回答:当日举荐大王的时候,北部尉确实是最合适的选择!曹操听后哈哈大笑。
03/
据《司马氏宗谱》记载:古河内温县是河内司马氏的祖根地,司马氏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
汉代征西将军司马钧以下祖孙三代,司马懿的曾祖父司马量、祖父司马儁都是在太守官位上卸任,之后卸甲归田,回到家乡安享晚年。
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在他解除京兆尹官职,被授予骑都尉这一荣誉性职务后,便以此为契机隐居故乡温县,闭门不出、断绝交际,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即东汉王朝灭亡的前一年在温县离世,享年七十一岁。
司马防生有八子,人称“司马八达”,晋宣帝司马懿为其次子。司马懿被誉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他带领子孙辅佐曹魏,征战南北、建功立业。
温县司马懿石像
其孙司马炎废魏建晋,都于洛阳,一统三国,实现了国家统一大业。从此,河内郡成为司马氏家族最著名的郡望。
司马众志会长认为,据史料介绍,司马氏祖茔在2000年前的陵园规模远比现在遗存的三陵场面大得多,其中埋葬的先人不止三位,殷王司马卬、征西将军司马钧是否也在其中不得而知,需要进一步挖掘探讨。
温县“三陵冢”不仅是司马氏家族的陵地,也是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一个家族的陵园,墓主祖孙三代都担任太守,而且由于家风纯正,三个太守自小都聪明好学,为官清正,名声极佳,这在全国绝无仅有,可称唯一。
温县在规划建设司马故里过程中,能以司马氏祖茔为依托, 以“汉风飘荡 薪火相传”为主题,把它建设成为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风文化的教育基地,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编辑:大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