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之路,温情与艰辛同在。亲子关系一直是家长们聚焦的话题。对于孩子和家庭,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今天,让我们一起破译亲子关系的通关密码,用更科学的方式,走进教育子女的本质。

01 内向外向:接纳是家长的必修课

育儿的核心,是尊重本能。但在高度竞争的社会里,内向型的性格似乎成为了家长的心头大患。

“假外向”的孩子应运而生:在学校里,他们努力装作合群;在家庭里,他们努力表演开朗;在社会生活中,他们最终却发现自己无所适从。

长年累月的自我压抑,带来的副作用并不是内向变外向的皆大欢喜,而是更隐晦的人际关系炸弹——这些内向孩子,无一例外,戴着不属于自己的假面。

我们为人父母,首要责任是让孩子幸福。

幸福的要素里,离不开“接纳”二字。学会接纳,意味着不再与世界为敌,意味着与孩子和解——

当家长选择用开放平和的心态看待孩子独一无二的人格特质,孩子的潜质在未来也会有更高的概率大放异彩。

想获得这样的双赢局面,少不了家长的陪伴、信任、鼓励和关爱。

父母所要做的,只是给够时间,静待花开。

02 相处之道:爱的基石,是独立

奥斯卡最佳影片《瞬息全宇宙》里,杨紫琼饰演的母亲伊芙琳和女儿乔伊在各个宇宙里爆发了数场争执,矛盾焦点从乔伊的身材、说话风格,一路蔓延到她的人生方向。

母亲的步步紧逼让女儿无路可退,“黑化”成为本剧最主要的反派角色。

戏剧固然夸张,但艺术源于生活。现实当中,不乏“伊芙琳”式的母亲。

她们把自己成长过程中遭受的、未愈合的创伤,或者心底最深处的需求——包括但不限于原生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带来的影响——投射到女儿身上。

希望女儿规避成长中的风浪,活成理想中的自己,是这类母亲的典型心态。

她们错了吗?很难说。毕竟,这些母亲的出发点,是爱。

但她们也许不明白,健全的爱,建立在尊重彼此人格的独立性之上,而不是“我要你,活成我”。

只有当这些妈妈勇于走出与女儿的共生关系,双方不介入彼此的生活时,爱才会成为爱,而不是有毒的羁绊。

03 别焦虑,孩子会长大

“松弛感”三个字,近年来一直是网络热词,在日常生活里广泛出现,透露出社会的普遍症候群:焦虑

为人父母,在家庭教育的角度上来说,只有自己做到拿得起、放得下的松弛,才可能真正接纳、并培养出懂得释放压力、直面困难的孩子。

家长不必为孩子设定过高的目标,不为孩子过度担心。当孩子的自尊体系能够独立运转,就已经是“有效育儿”了。

用心理解孩子,体察孩子的需求,亲子关系的核心也就得以稳定,家庭氛围也自然会趋于和谐。

正所谓,大道至简。

好的亲子关系,会让父母和子女双方,共同健康成长。

亲子关系,就是一场终生修行。无论是父母,还是子女,都是这条修行之路上为彼此作陪的人。愿天下家庭,都能在漫漫人生路上一往无前,相亲相爱。

举报/反馈

书香成都官方账号

23.6万获赞 4.8万粉丝
扩大品牌影响力、营造浓厚阅读氛围
成都市新闻出版局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