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心理导师#

今年2月份,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了《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调查报告:现状、影响因素与服务状况》蓝皮书。

看完调查结果,尽管有些出人意料,似乎也同样情理之中。

报告中显示,青年成为了抑郁的高风险人群,在18—24岁年龄段的抑郁风险检出率高达24.1%,远高于其他年龄段。

而35-54岁年龄段的抑郁风险检出率加起来还不到11%。

因此有网友调侃称,只有青年才有资格抑郁,中年人都在拼命地养家赚钱,哪有功夫抑郁呢,满满的焦虑感。

很显然,疫情三年再加上解封之后的购买力下滑,让很多人都感觉到了生存的压力。

作为中年人,每天睁开眼考虑的事,就是怎样才能够更好地养家糊口,用一句歌词形容就是:我们都在用力的活着!

然而作为中年人,焦虑并不会改善我们的生活,它反而容易让我们陷入更大的焦虑当中。

所以,尽管生活不易,我们依然要学会选择,选择做正确的事,选择疏通自己的情绪,让自己脱离焦虑的泥沼。

我大致列举了几个方法,或许能够对正在焦虑中的你们,有所帮助!

第一:专心做一件事

这个社会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正在变得单一化和简单化。

有钱好像成为了唯一的标准。

这种现象让越来越多的人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于是陷入到一种拼命赚钱的圈子当中。

每个人生来都有很多角色,父亲,儿子,丈夫,知己,朋友,同事等等,我们不必奢望自己的每个角色都那么完美。

我们只需要做好其中一个角色,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工作亦是如此,很多人可能做着好几份工作,拼了命的压榨自己的时间,恨不得一块钱掰开两半花。

这种做法本身并不可怕,但这种想法会把我们拖入焦虑的深渊。

专心做一件事,正在变得越来越难。

我接触过很多企业的高管,他们都在自己的领域深耕了几十年,才有了如今的成就。

然而看看当下的人们,有多少人能够在自己从事的领域里坚持下来的,寥寥无几,大多数人缺少了上一代人的那种坚韧和毅力。

如果我们此时正处在焦虑之中,那么我建议你不妨梳理一下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确定重心,适当的做出选择。

第二:改变一下环境

根据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长期处在感官受到刺激的环境中时,往往更容易产生焦虑感。

感官刺激主要包括嘈杂的环境,刺眼的灯光,强烈的气味以及拥挤的空间等几个方面。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么你的神经会始终保持紧绷的状态难以放松下来,即使什么都不做,往往也容易带来身心俱疲的感觉。

举个例子,我们带着孩子去游乐场,即使我们坐在边上旁观,半天下来也会觉得特别疲惫;

相反,如果我们带着孩子出去春游,就算玩一天,也远没有这种强烈的疲惫感,反而有些兴奋和激动。

这就是环境给我们带来的变化,长期处于感官受到刺激的环境中时,我们往往更容易产生焦虑和疲惫感。

而且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以及信息时代的来临,我们每天接收到的信息也五花八门,这些同样会让我们产生焦虑感。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有类似的感受,当我们刷短视频时,觉得有趣又好玩,可刷的时间久了,当我们关掉手机的那一刻,满满的负罪感瞬间涌上心头。

所以,如果我们不想让自己处于这样的焦虑状态当中,我们就需要先从环境开始改变。

去一些相对放松和安静的环境中去,放下手机,放空自己的大脑。

最近一年,冥想变得火爆,我想这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内心的焦虑感。

第三:不要回避问题

遇到问题时,我们总是下意识的想要回避,这是人们潜意识的一种行为。

不管是夫妻相处,还是公司的上下级相处,都是如此,遇到问题大多数人都倾向于先“甩锅”,确定自己安全之后,才会想办法。

很少有人第一时间去针对问题进行解决,解决完问题之后才谈论责任划分。

现在的人们完全本末倒置了。

这就导致一个现象,当问题出现时,大家都在撇清关系,而没有人去真正的解决问题,然而问题本身却不会自己消失,它只会变得越来越难以收拾。

最后的结果就是逃避问题的人,终究还是要扛下所有。

实际上,如果我们不想这样的话,最好的方法自然就是直面问题和困难。

用更加理智和健康的方式来处于矛盾点,控制自己的情绪。

也许一次两次很难把事情真正解决,但时间越久,我们积累的经验越多,问题也就会越来越少。

我们不仅能够彻底解决问题了,而且还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自信和能力。

第四点:不要过分追求完美主义

“没有什么事情是十全十美的”,这句话我们常常会说,可有多少人会真的这么认为呢?

很多人之所以焦虑,本质上就来源于此,他们对任何事都有着一种执着的精神,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

在这样的思维模式中,我们会逐渐提高对自己的要求,甚至变得苛刻。

这并不是什么好习惯,我们不仅要承认,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事,更不存在完美的人。

我们需要做的,应该是接受自己,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而不是把这种执着转化为焦虑,强加在自己的身上。

想要摆脱这种想法,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要学会“自我同情”。

在做任何事之前,给自己制定一个相对更符合实际的目标,根据自身的能力制定计划。

不管最后能否顺利完成,我们都要记住自身的这一份专注和认真。

第五:保持充足的睡眠

适当的休息能够让我们保持更加充沛的体力,同时休息过后,我们的头脑往往也会更加清晰。

根据医学上的研究发现,如果我们长期睡眠不足,就容易让自身的身体产生压力,身体会释放一种物质叫做皮质醇。

它会让我们产生更大的焦虑和不安全感。

因此如果我们长期休息不好,就很容易导致产生焦虑的想法和念头,久而久之,自然也就会陷入到无尽的焦虑之中。

所以我们如果想要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不让焦虑填满自己的生活,那么就要给自己制定一个作息表,让自己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当中。

这样的好处有很多,起码我们不会总是出现消极的念头。

更重要的是,充足的睡眠会让我们身体健康。

要知道,身体可是革命的本钱,拥有好的身体,往往意味着我们拥有更强的抵御焦虑的能力。

第六:找到归属感

实际上结了婚的人很难找到归属感,男女都一样。

对于男人而言,感觉自己像是掉进了一个死循环;每天不仅要面对经济上的压力,还要面对来自另一半的不理解,甚至是无理取闹。

而对于女人而言,更是觉得自己好像被社会抛弃了一样,原本的家庭里,自己成了“外人”,而现在的家庭里,又陷入到情感矛盾当中,找不到家的感觉。

这种情况,让男人和女人都更容易产生焦虑,因为缺乏归属感,所以更谈不上什么安全感。

所以如果我们也是如此,那么我们就应该赶紧找到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一定来自家庭,也可以是来自同事,来自朋友等等。

每个人都需要特定的亲密关系来让自己的情绪放松下来,有人选择了爱人,有人选择了闺蜜,有人选择了亲人。

但不管选择谁,我们最终需要的还是那份来自内心的归属感。

有些人之所以感觉到焦虑,是因为他发现自己身边好像没什么要好的朋友,更没有真正懂自己的爱人,好像他是一个人在战斗。

这种内心的孤独感,往往会转化为对现状的焦虑和不安。

有些人试图用更加消极的方法来麻痹自己,比如酒精,比如暴饮暴食等等。

这些除了进一步增加我们的焦虑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所以我们需要在自己的圈子中找到归属感,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

总结:

人到中年,焦虑是避免不了的。

当然如何缓解焦虑,如何让自己摆脱焦虑,是我们需要不断去研究和学习的地方。

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的状况都是相通的,不管这个人有没有钱,是不是富有,每个人都有自己焦虑的问题。

只是有时候,我们往往把一个人的价值单一化,金钱化了。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焦虑本身并不可怕,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也从来不是看这个人是不是足够有钱。

而是我们是否能够从心底认可自己,承认自己。

当我们放下对成功的执著时,或许整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你,不妨试一试!

举报/反馈

木子可可说

9.6万获赞 14.5万粉丝
每个人,都是情感道路上的修行者!
情感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