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心理学家伯伦特·福勒通过实验证明了一种十分常见的心理学现象,实验如下:伯伦特·福勒安排被测试者做一份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由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瑟韦和麦金利制定,是迄今为止运用最广泛且颇有权威的一种纸笔式人格测验)。之后,伯伦特·福勒拿出两份人格测试的分析报告,其中一份是由被测试者自己的答题结果形成的分析报告,另一份则是综合了大多数人的答题而形成的综合分析报告。

出乎意料的是,大多数被测试者都认为后者更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人格特征,也就是说认为后者才是自己的测试结果。这个实验结果证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认为十分笼统的、一般的人格描述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人格特征,即使这个人格描述显得十分空洞,但是人们还是愿意相信这就是自己的人格特征。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巴纳姆效应”。(之所以没有称为“福勒效应”,是因马戏团艺人巴纳姆的名言“任何一流的马戏团应该有能力让每个人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精辟地道出了伯伦特·福勒实验结果的内涵,所以这种心理学现象后来被命名为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对教育工作的启示是非常丰富的:每个学生,不管他过去和现在怎么落后,但在其内心深处总是有着向上的思想,教师的责任在于帮助学生点燃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希望之火。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充分自信,才能让生活处处充满阳光。教师们不妨利用巴纳姆效应,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对学生进行一次巴纳姆式的评价,也让学生惊叹一下老师的“料事如神”,赢得学生的信任。

通过所信任的教师的评价,来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励其“我能行”的自信心,帮助孩子正确地认识自己,帮助孩子把自身潜在的积极心态与能量发扬光大。“成亦心理效应,败亦心理效应”用于形容巴纳姆效应是再贴切不过了。巴纳姆效应本身并无好坏,关键还在于使用的人。

好啦,这次的分享就到这里,我们下期再见!欢迎在评论区补充和留言。

举报/反馈

妈妈帮亲子

1102获赞 128粉丝
分享科学育儿资讯,妈咪好帮手。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