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婴儿期的发展
婴儿期是指从出生到1岁左右,又称乳儿期。
1、感知觉的发展
婴儿出生后两、三周内常可看到双眼不协调地运动,约在出生一个月前后,这种活动逐步消失,视觉集中现象出现,同时听觉集中也出现。在 3个半月时,能听见声音找声源;在 9个半月,出现眼动作的协调现象。味觉、嗅觉、皮肤觉的发展一般在一个月后已逐步完成。出生后 6个月的婴儿会出现对物体大小常恒性的知觉,约到9 个月时,才出现物体形状常恒性知觉;约在一岁时才出现对客体永恒性的知觉。
2、动作的发展
婴儿期是动作发展最迅速时期。肌肉的发展。手的抓握动作也有一定的发展顺序:儿童动作的发展常遵循一定顺序和规律:一般先从整体不分化的动作向分化的动作发展;从头部的抬抑动作向躯体下面各部分直至脚的直立和行走动作的发展;从腿、臂等大肌肉向手及手指的小肌肉的发展。婴儿约在出生后3个月,出现手的不随意性的抚摸动作;约在5个月左右,由于手的抚摸动作的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学会了的抚摸动作。这时开始把手作为认识事物的器官;约在半岁以后,手的动作有了进一步发展,婴儿能使自己的拇指与其余四指对立地抓握物体。
3、言语的产生与发展
婴儿在言语产生前有两个时期:第一个称为“咕咕期”,大约在 3个月左右的婴儿,能发出咕咕的声音,但还没有和人交往的意图。第二个称为“咿呀期”,大约到了半岁左右,婴儿已能呀呀学语,有点和人对答的味道。婴儿期是言语发展的准备阶段。从初生到 3个月是简单的发音阶段; 4~8个月为连续音节的发音阶段;9~12个月是学话的萌芽阶段,能听懂简单的句子;能叫爸爸、妈妈等名词。婴儿的发音和说话的顺序,从发音器官来看是不一样的,婴儿的发音是从后向前,即从喉部发音开始,再向唇部发展。如先发“K”,再发“P”。而言语说话的顺序则相反,它是从唇部发音开始,再发展到喉部发音,如婴儿先叫“爸爸”、“妈妈”,再会叫“哥哥”。这说明婴儿言语的发展,并不是机械的连续,而有新的质变。
4、情绪、情感的发生和发展
新生儿和一、二个月内的婴儿的情绪决定于生理上的满足和健康状况。一般在吃饱睡足时,就出现安适的情绪;婴儿由于饥饿和身体不安适,就会哭闹,受到突然的刺激,就会产生恐惧感。大约 2个月时婴儿会注视着接触的人,大约在3~4个月时,婴儿看见妈妈会显出高兴表情,并能微笑迎人。婴儿还会产生对成人情绪的模仿和感染,出现最简单的“同情感”,他会因别人的哭而哭,别人的笑而笑。这些与人交往的需要和情感共鸣的产生,是婴儿出现的社会情感的萌芽。
二、幼儿的发展特点
幼儿期一般指年龄1—6岁左右,这一时期个体的生理不断地发展变化,身高、体重在增长,身体各部分的比例逐渐接近于成人,肌肉、骨骼越来越结实有力;更主要的是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不断成熟和发展。大脑重量在继续增加,3岁时为1011克左右,到6、7岁时能达到1280克左右。这时皮层细胞的纤维继续增长,分枝增多,并不断地髓鞘化;皮层细胞之间的联系增多,分析综合活动日益完善,皮层各叶相继成熟,皮层抑制功能迅速发展。这些为幼儿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条件。
1、言语、思维的发展
神经心理发展迅速,语言、记忆及思维想象力、精细运动等发展增快,对外界环境产生好奇心,好模仿,向智能发展过渡。随着年龄的增长与周围交往增多,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与情感多样化,易产生同情感、荣誉感、信任感,正确引导下,可逐步区别好与坏,喜欢与不喜欢。
幼儿时期具体形象性思维、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具体形象性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具体形象性思维具有可塑性和动态性两大特点,可塑性指感知动作内化为表象,这种表象经过幼儿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同化而被简化、被压缩、被添油加醋,而形成新的形象。动态性。指头脑中的表象不是以各自独立的、静态的形式存在,而是表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动态活动,具有连续性和易变性的特点。
幼儿认知发展的趋向性主要表现为:①由近及远。认知内容所及的范围由自身接触的事物到家庭、幼儿园以及儿童世界。②由表及里。认知所反映的内容主要是事物之间表面特征和非本质关系,并逐渐开始涉及事物的内在本质特性。③由片面到比较全面。幼儿认知事物由局部到整体,由对事物片面的认知到比较全面。他们往往先是专注于事物的某一部分而忽略其他部分,以偏概全,逐渐才能认识到事物的不同方面。④ 由浅入人深。如幼儿掌握概念,是经由直觉的感知特征到直观的具体形象特征,再发展到抽象的本质特征的过程,是一个由外在表层现象到内在深层意义的递进发展过程。
幼儿在进行判断时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缺乏观点采择能力,不能从他人的立场出发考虑对方的观点,而以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取代他人的感受和想法,这被称为自我中心现象。
由于思维具有词的概括性和言语的调节性,幼儿便可以思考不在眼前的事物,思考过去的经验,联想有关的形象,从而能计划自己的行动,预见行为的结果,解决面临的问题。这就是思维计划性和预见性的表现。
2、逻辑能力的发展特点
随年龄增长和知识欲求的发展,幼儿不再满足于对事物表面关系和形象联系的认识,他们开始追求对事物的内在关联和本质特征的认识。这势必促使思维从具体形象性中萌发出逻辑性。幼儿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主要表现在所提问题类型的变化和概念形成的特点上。
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高涨,好奇心强,他们经常不厌其烦地向成人提出各种问题,
2—~3岁幼儿的提问以“是什么”为主,这表明他们的求知水平局限在追求个别事物的特点上。4—5岁以后的儿童所提问题类型就变成以、“为什么”为主导。这与儿童所渴望理解内容、与儿童的思维发展相适应。大量的“为什么”说明儿童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欲望开始指向事物的内在道理、现象的本质和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性。
幼儿掌握概念的特点直接受他们的概括水平制约。幼儿的概括水平是以具体形象概括为主,后期开始进行一定的内在本质属性的概括。概念是在概括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用词来表示的。幼儿掌握概念的发展集中表现着他们的概括能力的发展。
实物概念的发展。幼儿掌握实物概念的一般发展过程是:幼儿初期的实物概念主要表现为指出或列举熟悉的一个或一些事物(如苹果是水果);幼儿中期能说出实物突出的或功能上的特征,具有一定的外部特征的概括;幼儿末期能够概括出事物的若干外部特征和某些内部特征,对熟悉的事物开始能进行本质特征的概括。
类概念的发展。类概念的掌握以儿童的分类能力为基础。分类的主要依据是事物的本质属性。通过分类,幼儿可以逐渐掌握概念系统。幼儿的分类能力可以分为如下四级水平:
①、一级水平是不能分类,即不能把握事物的某种特点进行归类。②、二级水平是能够依据事物的感知特征进行分类,即可以概括出物体的表面的、具体的特征进行归类。③、三级水平是依据知识和经验对事物进行分类,即能够从生活情境出发,按物体功能分类。他们考虑的事物特征已脱离单一性,能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特征及其间的关联来界定类别。④、四级水平是概念分类,即儿童开始依据事物的本质特征来对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该水平的分类能力,在幼儿期仅仅处于初步发展阶段。
3、推理能力的发展
幼儿最初的推理是转导推理。转导推理是从一些特殊的事例到另一些特殊的事例的推理。这种推理尚不属于逻辑推理,仅属于前概念的推理。这是从表象性象征向逻辑概念过渡的推理形式。如,妈妈告诉孩子喝凉水肚子痛,于是孩子便往鱼缸里倒开水,并且说:“小鱼喝凉水会肚子痛的。”
对熟悉事物的简单推理。在幼儿日常经验范围内,有时对熟悉的事物可以进行简单的推理。如,邻居家的奶奶生病,孩子的奶奶前去探望。孩子通过联想进行归纳推理,说:“爸爸没生病,妈妈没生病,爷爷没生病,奶奶没生病,我没生病,我们都没生病。”这就是幼儿对熟悉事物的归纳推理。
4、想象力的发展
想象是指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整合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主要区别在于想象的意向性和目的性不同。幼儿富有想象,其想象又具有不同于其他年龄阶段的独特性。
幼儿初期的无意想象主要是在感知动作的基础上产生的,在游戏中各种表象的组合经常油然而生。随着言语的发展,在词语指导下,有意识、有目的的有意想象迅速发展,且越来越丰富。
根据想象的自主性、新颖性和创造性的不同,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指依据原有经验,或依照成人言语描述而再现或形成的想象。创造想象:独立自主地将已有形象进行加工,重新整合成新颖、独特形象的思维过程。多数幼儿的想象是以再造想象为主的。
5、幼儿阶段的心理需求
自我价值得到认可和肯定。3-6岁的孩子开始对世界、对自己有了认知,这个阶段孩子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和引导。父母要给孩子起到一个模范作用,具体包括:
(1)情绪的处理。这点很重要,孩童时期能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对以后的人格培养起到一个优秀的铺垫作用。
(2)生活上的难题的处理。这时候需要大人的引导、教育、以及示范。告诉孩子怎么做,为什么,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态度。
妈妈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爸爸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可或缺。爸爸的行为和引导,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父子关系差,会导致孩子的自我感不强,安全感来自母亲、价值感来自于父亲。
三、儿童期的发展特点
儿童期一般指年龄6—11岁左右,孩子身体的各种组织和器官都有重大变化:骨骼系统中所有的脊柱弯曲正在形成,骨骼的骨化还在进行;肌肉和韧带日益强固;脑的重量7岁以后已逐步接近成人水平,兴奋和抑制机能进一步增强。
认知能力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了。儿童认知活动的显著特点是从口头言语向书面言语过渡;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儿童知觉的随意性和整合性在不断提高,随意注意和对抽象材料的注意开始发展,但对直观材料的注意仍起重要作用。注意带有情绪色彩,儿童的有意识记忆和重现逐步占重要地位。这一时期儿童思维的自觉性、独立性和灵活性等和想象的随意性都迅速增长,想象内容也日益丰富。儿童情感的内容逐渐充实,高级的社会性情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在集体生活的影响下,儿童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开始比较自觉地评价他人和自己;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也进一步发展了。
1、记忆的发展
儿童期的记忆容量(广度)中数字记忆广度与成人相当,青春期记忆容量最大达到11;
记忆的主要特点是:有意识记>无意识记;
记忆的主要方式是:意义记忆>机械记忆(逐渐)、抽象记忆>形象记忆(增长速度);
记忆策略(有助于记忆的手段和方法)的运用上主要是复述(主动背诵)、组织、归类(简单联想归类功能关系归类按概念进行分类)、系列化(条理化)等。
童年期元记忆(关于记忆过程的知识或认知活动)的特点:儿童关于记忆的元认知知识包括有关自我的知识、关于记忆任务的知识、关于记忆策略的知识;六、七岁儿童缺乏记忆监控能力。
2、思维的发展:
儿童期具有具体运算水平,其基本特征是以形象逻辑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10岁是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转折期;儿童掌握概念的直接前提是概括能力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直观形象水平、形象抽象水平、初步本质抽象水平;同时推理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具有演绎推理能力(即三种水平:简单概念(六、七岁)、言语表述(八、九岁)、自觉运用演绎(十到十一岁)、归纳推理能力(九到十岁是转折点)、类比推理能力;另外新的思维结构也得以形成:掌握守恒(把握本质不变性)、思维具有可逆性(反演可逆性;互反可逆性)、补偿关系的认知等;能够掌握逻辑推理规则:类别体系化(类群集,类包含问题)、序列化(关系群集)排序,但思维活动还不能超越具体事物。
3、自我意识
儿童期的孩子能够从具体的外部特征转向抽象的内部心理特征来认识自我,有自我评价意识,独立性日益增长,批判性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评价他人>评价自己;能一分为二,评价内容逐渐扩大和深化,从身体自我活动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稳定性逐步提高,从具体到抽象;由外而内。
4、亲子及同伴关系
首先是亲子关系的变化,交往时间发生变化、父母在儿童教养方面所处理的日常问题的类型发生变化、父母对儿童的控制力量发生变化,由幼儿时期的父母控制转为共同控制。
同伴关系的发展(与同龄伙伴的交往)。同伴交往中伙伴关系的发展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依从性集合关系期(六岁左右):依从教师;平行性集合关系期(七到九岁):团伙;整合性集合关系期(十到十一岁):依从伙伴;十到十一岁是伙伴关系依从性的高峰期。
5、友谊的发展
童年期的友谊对儿童成长很有意义:学习上相互帮助、情感上共鸣、提供解决问题和困难的力量、增加快乐和兴趣。儿童对友谊认识的发展有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约3-5岁):短期游戏伙伴关系、第二阶段(约6-9岁)单向帮助关系、第三阶段(约9-12岁)双向帮助关系、第四阶段(约12岁后)亲密而又相对持久的共享关系。影响儿童选择朋友的因素:相互接近(以幼儿、小学低年级为多);行为、品质、学习成绩和兴趣相近(二三年级为多);人格尊重并相互敬慕(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为多);人际交往中的协同关系(年龄越大越多)。
6、儿童阶段的心理需求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尊重、接纳、自由。注意,这个“自由”是相对自由,是建立在尊重和接纳的基础之上。
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需要隐私的空间、自由的选择权。家长要学会适当的放手,让孩子自己处理一些事情,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心理需求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培养了为人处世的能力和自信心。
四、青春期的发展特点
青春期又称青少年期,一般指年龄在11—18岁左右,是孩子从童年向成人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是性成熟,所以也称之为青春期。
1、生理特点
这个时期,孩子身体的各个方面都在迅速发育并逐渐达到成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明显的时期,孩子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在生理方面,男孩会出现遗精,(通常在夜间睡眠时);女孩会出现月经初潮,(第一次来月经)。由于性功能的成熟,使少年具有了与儿童期明显不同的社会、心理特征。从而导致在生理、心理上发生重大的突然变化的时期,它是决定人一生的生理、心理、性格、智力、人格、个性发展,以及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2、心理特点
青春期是人生的必经阶段,这一时期青少年的思想意识和个性特点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各种思想都可能对他们发生影响。对流行的事物感到兴趣;喜欢与关系较好的同伴在一起.甚至超过与父母在一起;虽然没有独立、自主和自制的能力,却想挣脱对父母的依赖;情绪不稳,易冲动,不耐烦,浮躁,特别讨厌父母的唠叨,亲子关系出现紧张;对异性产生兴趣,(有部分孩子开始与异性交往,甚至恋爱);眼高手低,能高谈阔论,却不能践行;充满热情,富有朝气,喜欢在各种文体活动中表现自我;开始思考世界及人生的意义,但还不够成熟和稳定。
一般到了青春期,孩子的大脑中,负责产生情感和情绪功能的边缘系统已逐步发育完善,此时孩子的大脑接近完全发育的成人,具备了与成年人相当的情绪感知和反应能力,可以就复杂的话题与家长或其他成年人进行理性讨论。能够理解各种争议性问题的细微差别,并能掌握困难的概念,有了自己独立的思想。认知思维能力进一步增强,逐渐掌握归纳、演绎的逻辑推理技巧,逐渐掌握成年人所掌握的那些思维技巧,这种思维的变化,使得他们更进一步的思考友谊、民主、道德等抽象概念,所以这时候孩子会对一些抽象的概念有自己独立的认知。
而同时,负责逻辑推理、抑制冲动、控制情绪、工作记忆和理性决策等较高层次思考功能的前额叶皮层的发育仍未成熟(这个功能要到二十四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完善)。加之这一时期性的成熟及体内激素分泌旺盛,大脑受到即时满足感的诱惑等原因容易出现情绪波动,以及对社会认可的渴望而导致神经冲动,即使是他们中最冷静的人,当一时冲动时,也容易做出冒险刺激的行为和危险的决定,因为这种情况下往往会产生快感。由此可见,生理因素决定了青春期孩子是受情绪支配的感性动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通情达理与换位思考的能力。爱发怒、易冲动、情绪控制力差、易失控、以我为中心、叛逆是青春期容易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与青少年的身心发育密切有关,很多时候不受个体主观意识的控制。
由于生理与心理发育速度相对不平衡,从而出现身心发展的种种特殊矛盾和表现,使他们面临一系列的心理危机,容易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
由于这个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速度非常快,因此特别容易受到创伤和压力的影响。他们在寻求自我定义和实现独立时会有一些冒险行为,这些行为往往会使他们与父母或其他权威人物发生冲突。父母离婚或亲人去世等家庭变故伤会使他们处于脆弱或不确定的境地。创伤对大脑发育有负面影响。它会减缓前额叶皮层的发育,迫使青少年更加依赖杏仁核和边缘系统。这会让他们很难表达自己的情绪,也很难解释他们以某种方式行事的原因。
3、压力与负担
这一时期孩子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的状态,是一个充满矛盾且很不稳定的时期。由于生理和心理急速的发展,孩子已不再是无忧无虑了,他们都要面临、应付如情绪的波动、隐私的藏匿、性征的困扰、友谊的变幻、初恋的迷惘、未来的抉择、挫折的磨难、代沟的横亘等一系列问题。由于身心的逐渐发展和成熟,孩子在这个时期往往对生活采取消极反抗的态度,否定以前发展起来的一些良好本质。这种反抗倾向,会引起孩子对父母、学校以及社会生活的其他要求、规范的抗拒态度和行为,容易使孩子心理上产生不平衡,引发各种矛盾和问题,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导致不良后果。所以,这一时期被称为“ “危险期”。他们在成长中会因生理、心理、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困扰和压力产生烦恼、挫折、失误等心理问题,从而会引起一些不利于他们的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
青春期,孩子的负担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及身体各部分的发育成熟逐渐加重。逐步承担一部分由成人担负的工作,这些负担会迫使他们抛弃各种幼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逐步建立起较为成熟、更加符合社会规范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促使他们日后逐步走向成熟,适应社会。他们在应付自己的反抗倾向的同时,还要极力维持和保护与社会的正常关系。此外,异性兴趣、异性交往、繁重的学习任务等也给他们的身心造成极大负担,有时候还成为主要矛盾。
4、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
孩子进入青春期这个阶段是需要补充心理营养的黄金期,也是最后一个关键时期。家长要及时科学有效的沟通、多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的隐私、自由选择、适当放手,在做到这些的基础上,去接纳孩子,也让孩子接纳自己,让孩子得到安全感并学会独立解决问题,拥有一个良好的人格。使孩子在以后拥有自己补充心理营养的能力。否则会引起如青春期常见的叛逆、厌学、网隐、抑郁及早恋等很多心理问题。
孩子在青春期的基本需求有物质需求、朋友交往需求及对异性关注的需求等。
孩子刚进入青春期时,物质需求一般还是在服装、零食、玩具及文具等方面,追求个性化的孩子较少,更多是要求自己从众。从众让自己有安全感,融入同学的圈子里,不显山显水。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了解了同学、朋友的个性后,孩子们开始彰显个性,暗暗地在群体里比高低。这种比较有积极的意义,孩子获得了经验,给自己在群体中定了位。
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会出现思想和情感的转移,心理依赖逐渐由家长转移到朋友身上,再转移到异性朋友身上,最后,固定在异性身上,成家立业,生儿育女,进入一个新的循环,这是人类成长的必经之路,是无法抗拒的。
孩子交朋友以后,可以为了朋友,在学校门口等待,可以和同学一起去逛街、玩耍。甚至是去打架,不在乎回家晚了家长的脸色,即使招来家长的打骂也依然如此。他们之所以铤而走险呢?就是因为心理需求的问题。
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悄悄地关注异性。往往只是停留在外表上。比如女生关注帅气高大的男孩。女孩子们在一起去对他们评头论足,有一些新鲜和刺激的感觉。男孩子也注意女孩子,偶尔也会在一起用调侃的方式谈论某些女生,即使有一种淡淡的喜欢,他们也知道自己在想入非非。男孩和女孩,都会很拘谨,这只是孩子们走出家庭的圈子、步入社会认识异性的最初的学习阶段。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越来越明白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异性,希望去接近他或者她。最开始的形式可以是打打闹闹,简单的问答,还可以是以班级活动为主题的工作式交流,很多孩子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交流,达到对异性的了解。很多孩子知道这不是什么爱情,只是同学交往。他们认为自己憧憬的美好爱情没有来临,所以,更多人选择了等待,等待自己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