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子剑
大陈岛垦荒精神,正以全新样貌镌刻在这片土地的记忆里。
最近,浙江台州大陈岛的“蓝眼泪”出圈了,夜晚罕见地连续出现大片“荧光海”,仿佛星河坠入大海,这一奇观,吸引不少网友“追泪”。
大陈岛出现大片“荧光海”
大陈岛,除了如梦山海,也镌刻了激情岁月。让我回忆起大陈岛之行,在行走中领略美景,也同样在行走中铭记历史、激发力量。
大陈岛
大陈岛分为上、下大陈岛,两岛间有10分钟航程。从椒江坐船,在茫茫大海颠簸近两小时,就到了。迎面的风,夹杂着一股潮湿的、咸腥的、大海的味道,慢慢吹走了一路的眩晕。
大陈岛最出名的景点是甲午岩,被称为“东海第一大盆景”。沿着修筑在巍然挺立、嶙峋突兀的岩壁上的栈道往下走一圈,既能远眺蜿蜒雄起的海岸,也能近赏鬼斧神工的岩礁。微微细雨,游人寥寥,耳听目见的,是惊涛拍岸激起千层浪,是白色灯塔矗立在海角,是两片巨大岩石如风帆欲远航。面朝大海的胜景,无论是日晒雨淋,都能读出这个海岛独具一格的风光。
甲午岩景区
环岛一圈,能见不少战争遗迹。对历史稍许了解的人,大陈岛从不是一个陌生地名。这里见证了上世纪50年代第一次台海危机,也见证了国共两党间的最后一战。1955年1月18日,毗邻的一江山岛解放。败相已定的国民党,由蒋经国坐镇指挥,通过军舰,撤走军民,带走物资,毁坏设施。这就是大陈岛“金刚计划”。
物是人非,当年作为国民党军“防卫部”和“金刚计划”酿成地的鱼师庙,早已褪去战争气息,唯有殿中神佛塑像,保佑着前来敬香的虔诚信徒。而这段历史,也静静地躺在夹杂于岛内民居中的台胞文史馆和蒋经国旧居里,等待更多的人前来追忆。
台胞文史馆
1955年2月13日,大陈岛解放。但“金刚计划”后的海岛早已一片废墟,满目疮痍,遍地残骸。“敌人破坏,我们重建”,数百名青年响应号召,秉持“建设伟大祖国的大陈岛”的坚定信念,组建青年志愿垦荒队登岛,用青春的热情开创一片新天地,铸就了“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大陈岛垦荒精神。
如今,高高的垦荒纪念碑耸立在大陈岛黄夫礁山岗,向往来游人昭示着这片土地曾经迸发出的青春能量。而大陈岛垦荒精神,正以全新样貌镌刻在这片土地的记忆里,引领着全新一代的生命,共赴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垦荒纪念碑
一面迎着海风、听着海浪,一面在山路和街巷间回望过往,赞叹于景色烂漫、感怀于历史厚重,相互交织,令人不禁百感交集。
很快,夜幕降临,灯塔微亮,岛上生活的主区域梅花湾人头攒动。成片的民宿摊位,成片的海鲜排挡,成片的归港渔船,升腾起属于这个海岛的烟火气。游人和居民混杂,三五间讨价还价、谈天说地、喝酒划拳,各路方言余音绕梁,生成了最真实的人间温馨。
岛上夜市
人群喧嚣声的远去,并非远离了梅花湾,而是时间的流逝,让忙碌逐渐归于寂静。现在,窗外又只剩风声、涛声和水声,远处山上的垦荒纪念碑依旧亮着灯。
趴在窗前,我想,景仍是同样的景,人却不一定是同样的人,能够安逸地欣赏这份海景烂漫,正是有着历史不同时期接续奋斗的人,他们对曾经生活的艰辛付出,创造了如今生活的模样。
举报/反馈

新民晚报

4140万获赞 196.4万粉丝
阅读上海的第一选择,你在上海的生活助手
新民晚报官方账号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