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学习不光是读书写字算算术,而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现在,很多学校将手抄报作为学习的一种方式。家长们总是会问,“老师为啥一定要留手抄报作业?这对学生的学习有用吗?”只有当家长和学生都了解手抄报的真正意义,才能让这种作业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老师用手抄报让学生更深入了解传统文化

手抄报是一种图文结合的作业形式,不同于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抽象性、逻辑性学习。手抄报从装订、剪纸、画画、排版等每个环节都讲求学生的合作、创意与表达能力。同时还需要学生对文化知识的理解和领悟,以彰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文化内涵。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中华文化。这远远不是孩子们在普通课堂上能够了解到的。手抄报不仅仅是要求孩子们画出清晰的图案和字迹,更要求孩子们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发掘其中的内涵和底蕴。

亲自动手制作手抄报锻炼学生综合能力

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手抄报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从不断尝试中进步的过程。由于手抄报需要扣剪、贴纸、调色等动手操作,这需要靠学生们一步步的自觉训练才能完成,从而锻炼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同时,手抄报也可以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制作过程中,尝试设计和绘画,使手抄报各种元素(如:图案、配色、粘贴的元素等等)得到合理组合,这使得孩子们的感知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手抄报可以加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在手抄报的制作过程中,小组内成员的合作至关重要,这使得学生们在整个过程中不断的锻炼和提高着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团队中,学生们要根据老师安排的任务,充分分工协作,分工明确,共同完成手抄报,加深了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回归本质让手抄报重回学习的核心

家长们担心手抄报浪费学生时间,因为它似乎与学习成绩毫无关系。针对这个问题,教育者们认为,在传统手抄报教育的基础上,学生应该对该主题做更多深度思考,不再只是机械地书写内容和粘贴,把手抄报还原为一种学生表达思想,和学习和课外活动相互衔接的学习方式。

家长和老师应该从让学生思考这些节日文化内涵、历史发展、意义转化等角度出发,引导他们思考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沿革。家长要正视手抄报作业这个题材并积极参与,以帮助孩子建立知识体系和思想素质,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结语

手抄报是一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亲手创作,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更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手抄报还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正确认识手抄报这种形式,给孩子们营造一个积极、充满创意和互动的学习氛围。

举报/反馈

福丰三农

4.5万获赞 1.7万粉丝
三农带来巨大改变
优质教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