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ID:hunyinyujiating99
步入婚姻,每个人都期待着与爱人相亲相爱,相伴一生。
有些人确实做到了,幸福美满;有些人却未能如愿,痛苦不堪。
开头相似,结局为何不同?
在我看来,关键在于婚姻里的人是否拥有这3种必备能力:与原生家庭分化的能力、承担婚姻责任的能力和在婚姻里做好自己的能力。
咨询中,我经常听到这样的控诉:
“他从来都只把自己的需要放在第一位,要求我像他爸妈那样处处照顾他,事事满足他。有了孩子后,我感觉就像在带两个孩子,真的太累了。”
“我俩一有矛盾,她就跑回娘家,还说父母从不舍得让她受委屈,我也不能。夫妻之间有分歧不是很正常吗?我娶的是妻子,又不是女儿!”
这些控诉表现看似五花八门,内核却惊人的一致:在婚姻中,一方没有长大,像孩子一样以自我为中心。当一方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另一方就会被推到父母的位置,夫妻关系就变成了亲子关系。这样一来,扮演父母的那一方就会特别累,婚姻很难长久。
除了直接的夫妻冲突外,一方与另一方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也不少。
“公婆有什么要求,老公都会无条件地满足,哪怕有些要求对我甚至我们这个小家并不友好;但凡公婆有什么冲突,老公比他们还急。”
“明明已经出嫁了,却好像从没离开过她家似的,替兄弟姐妹还债、照顾子女……我们也有小家要养啊,她怎么分不清远近呢?”
和前面的控诉一样,这些诉说乍一看不同,细琢磨一样:结婚后,夫妻中的一方仍把原生家庭(父母、兄弟姐妹)的需要放在首位。虽然没有直接的夫妻冲突,但久而久之,这些行为会促使一方对另一方的父母、兄弟姐妹越来越不满,最终还是会作用到夫妻关系上,增加彼此的冲突,引发婚姻危机。
不管是过度关注自己还是过度关注原生家庭,本质都是没有与原生家庭分离,导致婚姻陷入困境。如果原生家庭的创伤未得到处理,我们不满意甚至拒绝的部分就会被带入婚姻,投射到伴侣身上。
这就涉及经营婚姻的第一种必备能力——与原生家庭分化的能力。分化包括两个维度:一是独立,即和原生家庭分离;二是好的关系,即在分离的同时,和原生家庭保持爱的关系。
保持爱的关系之所以不易,是因为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这就要求我们学会和解。和解的要点是从因果上看创伤,去看一看父母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会给我们带来伤害,而不是从对错上做道德判断。
我带领一位女士看到她爸爸从小在溺爱中长大,对家庭承担责任的能力是有限的。理解这个部分后,爸爸好的部分就出来了。她发现,其实在爸爸的能力范围内,他已经对自己非常好了,是位很尽职的父亲。看到爸爸好的部分时,她渐渐也能看到老公身上的好了。最后,老公回归家庭,婚姻关系得以修复。
一个人从原生家庭走出来,和另一个人组建新家庭,看似只是换了个地方生活,实际上性质却发生了重要变化。婚姻是通过法律固定下来的,在某种程度上相当于两个人签订了一份合同,夫妻双方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相关责任。
第一个是共建家庭的责任。
如果一方不承担,全部由另一方承担,婚姻很容易出问题。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家务分工,常常是妻子承担所有,丈夫做甩手掌柜。以前不少家庭是男主外、女主内,相当于从家庭分工上履行了共建家庭的责任。但近些年,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了双职工家庭,仍有不少丈夫从不参与做家务,坚持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甚至连袜子放在哪儿都要问妻子。
还有一个突出问题是孩子的教育。“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这句话形象地展现了不少家庭对教育孩子的责任分工:教育孩子就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接送上下学,辅导写作业,而爸爸则可以理直气壮地做个隐形人,独自潇洒。
如果夫妻没能承担起共建家庭的责任,会出现什么问题呢?
一方面,承担全部责任的一方会觉得委屈、难过,长此以往必然会爆发,导致夫妻冲突,甚至闹到离婚;有些人长期压抑情绪和需求,最终出现身心疾病;还有些人因为无力对抗,只能把矛头指向弱小的孩子,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而甩手那一方因为付出少,对家庭的责任感越来越低,也很难对这段关系有足够的珍惜。
另一方面,一方付出,出了问题,责任也会变成其独自承担,冲突愈演愈烈。孩子厌学,丈夫指责妻子:“你怎么教育的?都是你把他带坏的!”妻子委屈至极。自己放弃梦想辞职带娃,如今却换来这般诋毁,于是马上回击:“别说的好像孩子的教育跟你没关系似的,孩子也是你的,你管过一天吗?”夫妻俩互相指责,孩子认为父母关系不好都是自己的错,他的问题行为变得更难解决。
第二个是情感上的责任。
结婚意味着夫妻双方必须相互忠诚,不能在婚姻之外发展任何其他感情或性关系。结婚就是需要对婚姻承担起责任,把感情和其他因素都控制在婚姻里。如果当父母对自己的婚姻不负责任的时候,受到伤害的不仅仅是伴侣,还有孩子。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把这部分做好,这就涉及前面提到的与原生家庭分化的能力。当一个人没有和原生家庭分化好的时候,他很难做到对伴侣忠诚。就会像那个在溺爱中长大的父亲,自己还是个孩子,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也无法承担婚姻责任;他不具备足够的爱人的能力,自然无法对妻子专一。
因为缺少与原生家庭分化的能力,重复父母模式的糟糕婚姻屡见不鲜。遇到不称心的伴侣,怎么办?“他对我好,我就对他好;他对我坏,我就对他坏。”
这些话乍一听好像很有道理,还很解气。假若真这么做,会出现什么结果呢?通常而言,关系变好的可能性不会很大。因为我们把本属于自己的权利交给了对方,即做好自己的权利。能不能做好自己不取决于自己,而取决于对方。而一旦失去做好自己的权利和能力,我们也就失去了经营好婚姻乃至过好人生的底气。
所以,面对来咨询的人,我常会说一句话:不论对方好坏,我们都可以选择把自己做好。不论丈夫/妻子怎么样,我们都可以选择做一个好妻子/丈夫;不论公公婆婆/岳父岳母怎么样,我们都可以选择做一个好儿媳/女婿。当我们无条件地把自己做好的时候,你会发现,对方可能慢慢也就变好了。
丈夫不爱做家务,妻子很生气:“你不做,我也不做。”两个人开始比着摆烂,结果家里变得一团糟,妻子更生气了。后来,妻子改变了策略,把家务做了分配:每周一三五日她负责,二四六丈夫负责。丈夫还是不想做,妻子没有指责也没有强求,到了一三五日就把自己该干的做好。时间长了,丈夫也知道干净的家有多舒服,没人做家务那几天有多难熬,开始试着动了起来。
有人会问,如果对方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我一味坚持做好自己,会不会有风险?确实会有风险,所以,做好自己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定要有界限。把属于自己的事情做好,对方的事不替他承担。
一定要有底线。保护好自己的权利,绝不能允许对方伤害自己。
在婚姻里做好自己更多讲的是在对方做不好自己的时候,该做什么样的选择。要有界限,要有底线,要为选择负责,更要保护好自己。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实现与原生家庭的分化,成长为独立的个体,在婚姻里做好自己,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爱人一起经营好婚姻,白首不相离。
宠粉福利来啦
本文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中国家庭幸福生活引领者,专注女性成长与婚姻幸福,探讨如何更好地爱自己、爱家人。
本文属于政务公益宣传,对于文字或者图片有异议的,请联系删除!
扫码关注我们
投稿邮箱:
hubeiejiating@163.com
喜欢文章,点亮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