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逐步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及关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成为青少年中严重而普遍的现象,个体自伤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01
早期有研究者认为自伤是自杀行为连续体上的一点或一段,或是自杀形式的弱化,自伤与许多心理问题或障碍相关,会增加自杀的风险。
也有很多研究结果表明自伤通常始于青春早期,因此研究人员将青春早期的初中生群体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来探究这一问题。
以往大量的研究表明童年期虐待与忽视会影响个体的自伤行为,高达79%的自伤者报告在童年期受到过虐待或忽视,因此童年期虐待与忽视是影响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重要因素。
对童年期虐待亚型忽视这一维度与自伤行为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童年期忽视对消极情绪调节预期、自尊以及社会支持和亲子关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自尊作为影响个体自伤行为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研究中被广泛的应用研究,但是对于自尊在童年期忽视与自伤行为之间的关系很少被提及。
因此,研究人员将自尊作为个体内部重要的心理品质,研究它在自伤行为中起到的调节作用。
布朗森布伦纳的生态系统发展理论是关于个体发展的模型,生态系统发展理论强调个体在一系列相互影响的环境系统之中发展,系统与个体相互影响着个体的发展。
这个系统中最里层的是微观系统,它不断变化和发展,这层系统是个体直接进行活动和交往的环境。
对于婴儿来说,家庭是他们接触最多的微观系统。随着婴儿的发展,活动范围逐渐扩大,学校和同伴关系被纳入到微观系统之中。
对于学生来说,家庭是对其影响最大的微观系统。
性别、情绪和心理障碍、药物滥用、童年暴力行为经历、紧张的家庭环境、不良的亲子关系等因素与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发生有关。除了财政和经济支持外,家庭是提供身体和心理健康的首要环境之一。
家庭的心理功能是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来满足其成员的心理需求,家庭冲突以及不良的家庭关系与许多青少年的破坏性行为有关,例如非自杀性自伤。
家庭成员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是自伤发生的重要原因,从家庭、朋友和生活中的其他关 键人物那里获得足够社会支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更好,高风险行为更少。
被父母虐待或忽视的儿童在家庭关系中会保持一定程度的矛盾心理,研究发现,这类儿童会描述一些关于他们施虐父母的积极特征和感受。
当个体表现出一定的自伤行为时,父母担心与青少年的冲突会引发另一个自伤事件,因此行为上做出了改变,同时也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近了一层。
社会动机以及家庭和社会环境在自伤的开始和重复中可能特别重要,现在关于家庭和社会因素对自伤的影响有很多假说,但是亲子关系在儿童期忽视对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影响的研究涉及较少,这方面还有待研究。
因此,研究人员首先将亲子关系作为中介变量来解释童年期忽视如何影响青少年的自伤行 为。
02
社会支持的概念最早是由Cobbs年提出来的,他认为个体能从外界感受到来自他人的爱、关心以及尊重等有意义的信息。
但是也有研究者对社会支持从不一样的角度进行了划分。
首先,个体能从外界获得满足自己需求的主观支持以及感受,例如个体可获得来自家庭、学校、同学等的精神及物质支持。
其次,国外学者Hupcey认为社会支持是个体在社会网络中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精神或物 质对其进行无偿帮助的行为。
最后,我国研究者则认为社会支持应该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肉眼可见的物质支持,另一方面是个体主观感受到的来自他人的尊重、关爱以及被体谅的精神支持。
现阶段的研究者将社会支持定义为一个人对来自家庭、朋友或其他关系的外部支持的感知,这些外部支持是一个人想要或能够得到的。
社会支持的研究起源于社会学,随着定量评估方法的应用和研究的不断深入,社会支持已成为许多学科关注的焦点。
有效的社会支持可以提高一个人的忍受能力,减少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的风险。
自伤的人际功能模型也通过社会支持与亲子关系为童年期忽视个体与自伤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提供了理论基础。
家庭关系与社交关系的不良经历可能导致个体从事自伤,因为自伤具有积极的社会功能,例如获得支持或增加与他人的联系。
具体来说,根据这个模型,人际情景与自伤之间有两种重要的关系,一方面,在自伤之前一般伴随着消极的人际经历,例如发生人际冲突、父母的严厉惩罚。
另一方面,关系不良导致的自伤行为同时也伴随着期望的结果,包括陪伴、支持或来自他人的亲密关系,如父母更多的关心。
例如,社会支持会增强个体在自伤发生前寻求帮助的倾向。
自伤可能由于个体对自己施加了过大的 压力而造成的,然而社会支持可以为个体提供一个分享自我想法和担忧的宣泄口,减少对压力的负面认知、情绪以及行为反应。
社会支持已经被证明可以减少严重的负面生活事件的负面后果,如失去亲密的家庭成员,也可以减少日常的小问题以及不良影响。
因此许多学者认为,社会支持通常是有益的,它可以通过提供理解和安慰来减轻主要的压力源和日常的烦恼。
因此,当个体面临相同的压力时可以通过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保持自身的身心健康,这也就说明了社会支持可能通过缓冲极端压力的负面结果而成为防止自残的保护性因素。
03
以往研究表明, 较好的社会支持对个体缓解抑郁以及焦虑等不良心理有着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降低外倾性的行为问题。
有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也是也是保护青少年免受同伴伤害和自伤相关风险的关键资源。
虽然目前的文献表明,童年期忽视和社会支持是研究自伤的重要变量,但关于童年期忽视和社会支持在中学生自伤中所起的独特作用,研究还很少。
因此,需要研究者进一步探索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以了解中学生自伤行为的发生率,并且能够更好的探讨我国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研究者期待自伤青少年不仅能从内部进行心理调整,也能够借助外部力量,帮助他们减少自伤行为,建立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
以往研究只是分别从社会支持和亲子关系方面分别探讨他们在童年期忽视与自伤行为之间的关系,并未将两者共同纳入同一结构方程模型中进行探讨,
因此研究人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社会支持和亲子关系同时纳入方程中讨论他们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中的影响机制。
从个体的内部心理适应过程探讨与自伤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中的童年虐待对成年后的自我伤害行为,可以通过高消极情绪调节预期来得到缓解。
有自伤的体验回避模型产生假设,低自尊的个体对于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抱有较低的信心,因此低自尊的人希望通过自伤来缓解自己的不良情绪。
同时低自尊的个体可能导致对身体关注的减少,对自己身体的伤害漠不关心,进而促进自伤的再次发生。
自尊的依恋理论认为早期亲子之间的互动方式或依恋方式会影响个体自尊或自我概念的发展。
自我概念是自伤的一个潜在决定因素。自伤的认知——情绪模型进一步强调了自我概念在自伤中的重要性。
在多重自我状态模型中,自我概念本质上是多元的,个体的自我概念包含了多种状态或角色,它们会根据情境的需要而转换。
早期的创伤或虐待等经历会破坏这些状态的整合,以及这些状态之间顺利转换的能力,个体可能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上经历更明显和不可预测的变化。
这些情感转变可能与自伤联系在一起,自伤是一种帮助应对或调节这些不可预测变化的方式。 从外部的人际支持探讨与自伤行为之间的关系。
04
自伤的人际功能模型认为:人际情景与自伤之间有两种重要的关系。
一方面,在自伤之前一般伴随着消极的人际经历,例如发生人际冲突、父母的严厉惩罚。
另一方面,关系不良导致的自伤行为同时也伴随着期望的结果,包括陪伴、支持或来自他人的亲密,如父母更多的关心。
生活压力源的负面影响被发现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激活被抑制或抵消,社会支持通常被认为是一种保护因素。
有研究者强调了保护因素的重要性,使个体在面对逆境时顺利发展。
来自外界的社会支持影响儿童的健康发展,并有助于缓冲潜在的不良心理后果,同时这也是保护青少年免受同伴伤害和自伤相关风险的关键资源。
青少年自伤的保护因素除了社会支持之外,也有来自家庭的保护因素。
通过对童年期忽视、自尊、消极情绪调节预期和青少年自伤行为结构模型一以及童年期忽视、社会支持、亲子关系以及青少年自伤行为结构的研究表明以下内容。
一方面探讨童年期忽视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关系,进一步丰富现有的理论,为预防和改善青少年自伤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另一方面,儿童期受到忽视的青少年,对童年时期的影响可能并不显著。但随着时间的变化,这一经历造成的潜在负面影响可能会在青春期显现,对青少年身心造成影响。
因此忽视有时在某些方面比虐待的危害更大。
当前,青少年自伤行为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事件。在中国以往的研究中表明,高中生的自伤发生率为22.4%,同时自伤行为也成为自杀的潜在预测因素之一,会对青少年的身心产生极为严重的危害。
因此,研究人员不仅扩展了研究对象,有助于在初中生群体中了解自伤的发生情况;同时促使家长和社会重视青少年童年期忽视问题,对其提供合理的教育建议。
另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采用较好的干预方案对其进行干预提供一定的依据。
05
研究人员采用不同的结构方程模型对研究假设做检验,这不仅期望能从自伤青少年的内部影响因素对自伤青少年进行干预,同时也期望能对影响自伤行为的外部因素进行干预。
“双管齐下”取得更好的干预效果,帮助自伤青少年减少自伤,建立良好道德心理状态。
当个体在童年期过有较多的忽视经历时,在青少年时期则会引发更高的自伤风险,这与针对我国中学生的研究一致。
其次,社会支持在童年期忽视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童年期经历过忽视的个体,如果在发展的过程中有良好的社会支持,就会降低在青少年时期的自伤水平。
最后,研究发现,童年期忽视这一问题不能通过亲子关系的中介作用影响青少年自伤行为。以往研究表明当个体在童年期遭受忽视之后容易在青春期有更多的问题行为等,这就可能导致更差的亲子关系,进而引发亲子冲突。
有调查显示,在对有自伤行为的被试进行访谈时,研究者发现从童年期忽视经历到自伤行为的产生之间有着深刻的关系。
首先,被调查的青少年都存在童年期忽视经历。大多数的青少年在童年时期都跟随着父母一起生活,但是由于父母比较忙,家长对于青少年疏于照顾。
与此同时有被试报告自己觉得别人很快乐,自己的家庭不快乐,父母都不在身边,这进一步体现了家长对孩子情感疏于照顾。
这导致了家庭关系不和谐,家中父母双方或者父母与孩子双方存在矛盾,亲子关系较差,孩子遇到问题时基本不愿意主动寻求父母的帮助,出现遇到困难自己解决,一个人消化情绪。
其次,自伤能够缓解情绪。当情绪来临孩子无法很好的处理情绪,因此采用自伤的方式来缓解当前高唤醒而无能为力的情绪状态。
06
通常,有心理问题的儿童都将自伤作为处理情绪的第一手段,然后才会与朋友、同学交流。由于家庭关系的不和谐,自伤青少年的人际支持较弱,一般同学会给予他们学习方面的帮助、为他们提供一些建议, 很少有情感方面的支持。
在人际交往方面,家庭冲突不断、亲子关系不和谐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没有很好的、灵活处理关系的能力,优质的支持资源较少。
最后,自伤青少年对自我评价也较低。家庭中有兄弟姐妹的青少年,与兄弟姐妹相比时,自己没有突出的方面,便觉得自己比不上他人。
并且与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存在代沟,缺少有效的沟通,青少年在交往过程中也比较容易误入歧途,陷入不良的同伴关系,评价自己喜欢和差生在一起,因为他觉得好学生会看不起他。
另一方面,在这种忽视经历中,青少年表现出自己是不值得的不良观念,对自我评价较低。
研究发现,被试在主动的构建童年期忽视的深层意义,是从父母的角度理解忽视产生的。
因此我们需要引导这类青少年利用跑步、唱歌等其他积极健康的方式来缓解自己的消极情绪状态,这可以有效提升个体生命中积极的状态。
并且帮助青少年更新自己对生活经历的认知,不断在现实生活中其他方面寻找资源,对生活和自我进行积极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