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的基本发展观
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发展观
基本观点:内部心理结构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不断变化就是发展
①皮亚杰用“图式”这种有组织且可重复的行为或思维模式来解释个体不断发展变化的心理结构。
②个体对环境的机能包括同化和顺应。
③同化,是指“把外界元素整合到一个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结构中”解释的过程。
④顺应,是指“同化性的图式或结构受到它所同化的元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
⑤平衡,是指图式与环境刺激之间的协调状态。
2.认知发展阶段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主要特征.
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①通过探索感知觉与运动之间的关系来获得动作经验。
②以渐渐获得客体永久性为显著标志。
③认知能力逐渐发展,从被动反应到主动探究
前运算阶段(2~7岁)
①感觉运动行为模式内化为表象或形象模式,具有符号功能。
②存在自我中心,思维具有不可逆性,儿童群体出现集体的独白
③不能进行抽象的运算思维,没有获得物体守恒的概念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①接受学校教育,认知被重组、改造。
②获得守恒概念,能借助具体事物或其表象进行逻辑思维。
③以社会为中心,意识到别人的看法,思维仍需具体事物支持
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年)
①思维超越 对具体事物的依赖,以命题的形式进行。
②推理能力提高,能进行假设性思维,接近成人水平
3.心理发展的因素
成熟
是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
练习和经验是指个体对物体施加动作过程中的练习和习得的经验的作用,与社会经验相区别.
社会经验
①是指人与人在社会环境中相互作用并传递社会文化。
②社会性的相互作用对儿童建构社会约定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平衡化
是指个体在自身不断成熟的内部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自我调节。
4.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
皮亚杰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了独特的教育观。他认为:
(1) 教育要促进儿童内部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
(2)教育应当适合儿童当前的发展阶段。
(3)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个体差异,教师的教学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匹配。
皮亚杰理论的贡献、 局限与发展
贡献:揭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某些规律,强调活动在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个体心理发展各个阶段间的质的差异等,对教育实践都具有巨大的启发
局限: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估计不足,对各阶段的年龄划分也有绝对化的倾向。新皮亚杰理论证实了儿童在特定阶段的操作能力依赖于所操作的具体任发展务,训练和社会相互作用等后天经历能够加速儿童的发展,社会文化对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等,突破了皮氏理论的局限。
问题来了:如何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的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关系?
想要答案的请在评论区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