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东屋脊栖霞,人杰地灵,是个处处有神话的地方。传说有一只凤凰落到栖霞城东的几座山头上鸣叫,叫出五个山村的名字。如今这些山村的人家衣食无忧,花钱不愁,真应了“凤鸣福地”的俗语。一剑破苍穹、摘取了中国女子重剑在奥运史上的第一枚金牌的孙一文,就出生在其中的一个村庄——王格庄村。
今年,孙一文又入选国际剑联运动员委员会与名人堂。家乡人都知道这个姑娘,有人说她是女剑客,有人说她是山村飞出的一只金凤凰。
小时候的孙一文,有着白皙的皮肤、修长的胳膊和腿,左邻右舍都夸她:“这丫头一定能长个大高个,是咱山村跑出来的娃呀!”或许是在山村长大的原因,孙一文自幼养成吃苦耐劳的习性,善走路、好爬山,跑步的速度比一般孩子快。
在栖霞大庆路学校上小学时,她体型苗条,动作灵敏,在体育比赛中,常拿第一。体育老师与同事们说起她来很兴奋:“这个孙一文,是一棵好体育苗子!”
不出所料,2003年,11岁的孙一文被栖霞市竞技体育运动学校选中,加入了田径队,与她同龄的体育场成为朝夕相处的伙伴,400米的砂石跑道上重叠着她的脚印,是她追逐梦想、摘银夺金的起点。
孙一文只练了两年中长跑,就被烟台击剑队的总教练慧眼识珠,挑去当击剑运动员了。
孙一文是2005年3月开始学击剑的。这个项目既需要耐力,又要有技巧,锻炼的强度和力度,比中长跑要高出几倍。开始,她很不适应,一度想退出,父亲孙洪明得知后,专门到烟台看望她,说:“孩子,开弓没有回头箭。你既然选择了这条道,就要坚定地走下去,爸爸了解你,你能行!”教练也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劝慰、训导这个山村出来的小姑娘。孙一文很快调整状态,适应了新的环境和技术,进入正常训练。她闻鸡起舞,惜时如金,训练成绩逐渐攀升。
2006年,14岁的孙一文个子已长到1.73米,技能随着个子长,她逐渐在省内及全国比赛中获奖,开始小有名气。北京奥运会期间,孙一文16岁,她在电视机前与队友们一起目不转睛地观看击剑比赛,在兴奋的拍手叫好声中,一颗逐梦奥运的种子已悄然埋下。
2013年,她入选国家击剑队,得到更规范、尖端的专业指导,果真进入了国际赛场。
盘点一下孙一文的战绩,她一步一个台阶:2013年5月,布达佩斯国际剑联女子重剑比赛团体冠军;2014年9月,韩国仁川亚运会女子重剑团体冠军;2015年7月,俄罗斯世界击剑锦标赛女子重剑团体冠军;2016年5月,里约奥运会女子重剑团体亚军、个人季军……2021年7月,东京奥运会女子重剑个人冠军!
每一次进步,都能折射出训练场上的淋漓汗水,都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如果说团体奖凭的是凝聚力,单人奖却要靠个人的智慧、状态和爆发力。孙一文印象最深的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这是她第一次登上这一级别的比赛舞台,作为队里的小队员,当时心态很轻松,只想着“争取多打两轮”。孰料风云突变,在率先进行的个人赛中,两位老将都意外被淘汰,年少的她必须扛起女子重剑这面大旗。在铜牌争夺战中,她连战四轮,最后以15:14险胜法国选手夺得奥运铜牌。
“可能是初出的牛犊不怕虎吧。”多年后,孙一文回忆起这场比赛谦逊地说,“那次是因为没有受到大家太多关注,所以我打得更自信一些。”
孙一文说:“击剑是格斗中的芭蕾,既优雅又有竞技性,通过击剑可以锻炼气质和自信心。有自信的人,才会更有魅力。”2020年1月,孙一文成为国际著名杂志——《时尚芭莎》的封面人物。一位中国运动员、一位中国姑娘的魅力,吸引着全球众多记者的约访。
运动员的黄金时光,稍纵即逝,对来自外界的各种诱惑,孙一文有着清醒的认识。她说:“我要把我最大的价值放在赛场上。”
如果说2016年里约奥运会她还是新手,5年后的东京奥运会,她已是中国女子重剑的领军人物,肩负的责任和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更令她始料不及的是,赛期迫近时,她的父亲突然旧病复发,住进医院。
陪伴病床上的父亲,是女儿应尽的孝道;去东京为国争光,更是祖国的呼唤。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孙一文百感交集,她含着眼泪,义无反顾地登上飞往东京的飞机。
孙一文深知,赛场即战场,进入战场,要立即忘掉自我。面对阅历和实力都胜于自己的对手,她神态从容,沉着应战。你来我往,互不相让,在两人打成平手的关键时刻,孙一文迅雷出击,一剑封喉!
孙一文赢了。她用中国女子重剑第一枚奥运金牌,向祖国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东京归来,孙一文又带伤参加了第十四届全运会,率队为山东队夺得重剑团体赛冠军。
几乎每年,她都会到自己练习击剑的起点——烟台击剑馆(队)和母校栖霞市竞技体育运动学校,看望恩师。
在那个有凤凰飞过的王格庄村,每到节庆,乡亲们的秧歌队都会欢唱自编的歌谣:
凤彩山下王格庄,山村飞出金凤凰。
人人爱听凤凰鸣,锣鼓咚咚声声应,
今日飞出女剑客,明日飞出航天星……(张荣起)
来源 | 烟台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