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思享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里,父母的角色,就像是照亮我们前行道路的灯塔。

他们的爱,如同坚实的支柱,默默地撑起我们的成长。然而过度的关爱,却可能转化为无止境的忧虑,使那明亮的灯塔光芒变得刺眼,让那原本坚实的支柱,给人无比压抑的感觉。

我们都耳熟能详那句话:“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但是,我们真的希望父母的爱就是这样无尽的忧虑吗?而且这样的焦虑,真的能助力孩子的成长吗?

我曾经听到一个朋友的经历,他分享道:“孩子的弱点,常常被父母无意中放大。”

比如他的邻居,一个过度保护孩子的家庭。那家人的孩子自幼体质较弱,经常病魔缠身,然而,父母和家人却像是用一层无法撕破的保护膜将他紧紧包裹。

无论是家务活动还是学校生活,他都因身体虚弱而得到了豁免。

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一种误导,因为过度的忧虑使家人将孩子的问题放大,形成了一种心理暗示,就像墨菲定律所说的:你越是担心某件事,它就越有可能发生。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怕什么来什么”。

当然,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是毋庸置疑和天经地义的,但过度的焦虑,实际上就是对孩子能力的不信任。

父母总是以防范风险为由,限制孩子的活动,但却在无形中阻碍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我们期望孩子能够优秀,但又常常为他们处理所有的事情,这种现象其实是很矛盾的。

因此,父母可以尝试给予孩子更多的机会和适宜的环境,让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尝试,这样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就能不断地学习和发展,从而在未来的生活中变得更加自信和独立。

那么到底是为什么,孩子的不听话会让父母到焦虑?又是为什么,无比焦虑的父母总是特别在意孩子是否听话?

首先,过度关注和保护孩子,源自父母强烈的控制欲。

在面对工作压力、突发事件、未来的不确定性等让生活失控的时刻,我们希望孩子成为生活中唯一可以掌控的部分。

在一些富裕的家庭中,父母可能有更多的资源和时间来关注孩子的生活,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错。然而,当关注变成过度保护,甚至妨碍了孩子的自我发展,那我们就需要深思了。

例如,富裕的家庭可以提供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应该被过度安排,失去他们自我思考和选择的机会。

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去探索和发现自己兴趣与热情的空间。

其次,父母可能因担心孩子失败而产生过度焦虑。

他们担心孩子在学业、人际关系或其他任何方面的失败,使他们过度干涉孩子的生活,甚至过度保护孩子以防止他们失败。

然而,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去尝试新的事物,并接受失败的可能性,因为失败是成长的一部分。

最后,父母可能因过度自责而产生焦虑。

如果孩子出现问题或者失败,父母往往会把责任归咎于自己,认为是自己做得不够好。

这种过度的自责感,会让父母更加焦虑、更加努力地去保护孩子,以防止孩子再次遭受伤害。但我们应该向孩子传达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每个人都会犯错,重要的是我们从错误中吸取教训,提升自我。

父母也理应让孩子知道,虽然我们无法控制生活中的一切,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反应。

总之,父母过度的焦虑情绪,可能会阻碍孩子的自我发展,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学会放手,给孩子一些自我尝试和失败的机会,让他们学会自我成长,而不是总是过度依赖父母的思考、观念和意愿。

举报/反馈

真心讲教育

97.5万获赞 1.9万粉丝
真心讲教育,温暖你我他。
教育领域创作者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