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效应(Framing effect)是指人们对一个客观上相同问题的不同描述导致了不同的决策判断。框架效应的概念由Tversky和Kahneman于1981年首次提出。
属性框架
当一个事物的关键属性被贴上正面标签时,我们会倾向于对它做出更好的评价。
就广告传播来说,“双十一”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的购物狂欢,主要原因就是为双十一期间的消费贴上了正面标签,例如狂欢、实惠、百亿补贴。
目标框架
当一个信息被贴上存在潜在损失的标签时,这个信息会对人们有更大的说服力,大多数人因为厌恶损失而愿意尽量避免损失,而不是获得收益。
就网购而言,网络购物中同样是支出88元,大多数人比起买80元的东西,支付8元运费,更愿意选择凑单免运费,这正是由于,我们将“多出来的运费”视为了“不必要的损失”。这也是框架效应在传播学实践中的体现。
风险选择框架
比起可能实现有利结果的方案,我们更倾向于选择可以避免不利结果的方案,相比正面框架内的结果,人们更愿意在负面框架的结果下承担风险。
比如,“双十一”有“定金预售”,在“定金预售”的规则下,消费者会面临“取消订单”带来的风险,如果“不取消订单”,按时付清尾款,就会享受优惠,否则,便会损失部分定金。
因此,消费者在“避免损失”的负面框架下,更倾向于选择“定金预售”,并尽可能“不取消订单”。
比如说沙漠中只剩一杯水了,有的人会说:“就还只有一杯水了”,而有的人则会说:“幸好还有一杯水”。这不同的表述方式就是建立在我们自身长久以来形成的价值态度上。
有的人说话让人感觉朝气澎湃,有的人说话就让人感到死气沉沉,其实并不是具体细节上的原因,而是一开始框架建立时的方向就决定了。
有个基督徒问神父:神父,请问祷告的时候,可以吸烟吗?神父痛斥他:当然不可以。祷告的时候必须非常虔诚,怎么能吸烟呢。这个基督徒想了想,换了一种问法:那请问神父,吸烟的时候,可以祷告吗?神父说:当然可以,孩子,在任何时候,你都可以祷告。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问法,截然不同的答案。因为这“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表达方法,“得”或“失”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在祷告时吸烟”的表述是“失”,“在吸烟时祷告”是“得”。受“损失规避”心理的影响,神父只接受“得”,不接受“失”;
在得与失之间,人们会倾向于获得,这其实就是我们人常说的得失心。
可以这样理解框架效应:我们说的一句话或者一段话,就像是一个无形的框子或架子一样,扔进了听众或读者的脑海里,这个无形的框子或架子会影响或限制他们的思维。
他们的思维就像被框子框住,被架子架住了一样,这个无形的框子或架子最终会影响他们的判断或决策。所以叫做“框架效应”。